曹操与刘备讨伐袁术(借与袁术的封丘之战)

曹操与刘备讨伐袁术(借与袁术的封丘之战)(1)

封丘,位于张邈统治的陈留郡的一个县。曹操以兖州牧的名义,在封丘打败袁术,并追击半个陈留,获得了陈留郡的控制权。

而在回师时,顺势进入了济阴郡的治所定陶。

袁术被“逼”进入陈留

四年(193年)春,(曹操)军鄄城。荆州牧刘表断术粮道,(袁)术引军入陈留。--《三国志·武帝纪》

193年正月(《资治通鉴》),曹操驻军到刚得到(上篇有详细论述)的鄄城,觊觎济阴、陈留两郡。

袁术被刘表夺走大本营南阳,率军进入陈留郡。

因为袁术打不过刘表,所以袁术去打更强大的袁绍、曹操?

他哪来的自信?这个逻辑似乎有问题。

曹操与刘备讨伐袁术(借与袁术的封丘之战)(2)

结合《武帝纪》的上一句看看。

袁术与(袁)绍有隙,(袁)术求援于公孙瓒,(公孙)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袁)绍。太祖与(袁)绍会击,皆破之。--《三国志·武帝纪》

“求援”只请公孙瓒、陶谦帮他干活,他自己只管在南阳逍遥,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吧!

会不会袁术也已经带兵北上,结果老家被刘表端了呢?

这样他不会觉得是自己打不过刘表,也不会怕更强大的袁绍、曹操。

袁术为刘表所逼,引兵屯封丘。--《资治通鉴》

袁术被刘表逼得出兵陈留,这样直接理解,逻辑也有问题。

曹操与刘备讨伐袁术(借与袁术的封丘之战)(3)

(丢南阳时袁术已在北上途中)

司马光团队的解读,应该也是认为袁术已在出兵的路上。

当袁术得知公孙瓒、陶谦等援军已被打败,选择退兵才是合理的。但又得知老家回不去了,退无可退,被“逼”得只能继续进军。

袁术大军构成及外援

(袁术)昔将金元休(金尚)向兖州,甫诣封丘,为曹操逆所拒破,流离迸走,几至灭亡。--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英雄记》

金尚是王允掌权时派出的兖州刺史,他的人马跟着袁术一起北上。

这也说明袁术北上提前是有充分准备的,还打算让金尚接管兖州,并不是仓皇举家转移。

(袁术)屯封丘,黑山余贼及於夫罗等佐之。--《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与刘备讨伐袁术(借与袁术的封丘之战)(4)

他的外援有黑山军,还有南匈奴雇佣军於夫罗部。

此时在邻近陈留的黑山军河内大本营,还有位李傕控制的朝廷派来的冀州刺史壶寿。(裴注《三国志·袁绍传》引《英雄记》)

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相助,让袁术觉得尚能一战。

袁术军粮问题

从孙坚隆重派长史公仇称领兵到豫州各郡督促军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可以看出袁术集团采取的是州郡征粮措施。

失去了大本营的袁术,失去了大本营后续的粮食供给,到豫州诸郡征粮也需要时间,暂时只能依靠随军粮草。

征集运送粮草的时间问题,决定了袁术将采取的战术,及无法长久作战,一溃千里的根本原因。

曹操与刘备讨伐袁术(借与袁术的封丘之战)(5)

袁术屯驻封丘的原因

袁术大军能一路跑到陈留北部的封丘,要么是陈留太守张邈抵抗不力,要么就与这位好友有所默契。

张邈见袁绍越来越骄横,就多次直言相劝,引得袁绍让曹操杀张邈,曹操不肯。后来张邈兵败,又准备投奔袁术。(《三国志·张邈传》)

总之,袁术进陈留的整个过程,张邈仿佛不存在一般,对袁术没构成任何威胁。

北上的袁术,突然来了个转攻为守,屯驻封丘(今河南省新乡市东南部)。

(袁)术使将刘详屯匡亭。--《三国志·武帝纪》

然后派大将刘详驻扎在匡亭(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采取了守势。

我们看看封丘、匡亭的位置。

曹操与刘备讨伐袁术(借与袁术的封丘之战)(6)

(封丘周边地形)

封丘背靠古运河狼汤渠,南临濮水。既可依托濮水防守北边东郡的曹操、袁绍联军,又可依仗南边水路枢纽浚仪(今开封市),屯集从豫州运来的粮草。

匡亭位于封丘东北,濮水南岸,置前以护卫封丘。

两地以濮水相连交通,封丘主力可随时顺水驰援匡亭。

这个布局,一看就是想先守住,等封丘的粮草囤积得差不多了,再寻求进攻。

匡亭、封丘之战

曹操、袁绍怎么会让袁术达到目的,当然会在他粮草未齐之前,主动发起进攻。

(袁术)引军入陈留。太祖与(袁)绍合击,大破(袁)术军。--《三国志·张邈传》

袁绍军也是有南下陈留,参战的。

曹操与刘备讨伐袁术(借与袁术的封丘之战)(7)

(曹袁联军进军路线示意图)

太祖击(刘)详,(袁)术救之,与战,大破之。--《三国志·武帝纪》

袁术的部署很合理,但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曹袁联军采取了围城打援战术,先进攻匡亭的刘详,袁术按照事先的战术安排去救,结果遭到大败。

(袁)术退保封丘,(曹袁联军)遂围之,未合,(袁)术走襄邑。--《三国志·武帝纪》

于是,袁术退守封丘城,曹袁联军就布置围城。

这有个要命的问题啊!即使城池再坚固,守兵再多,粮草不足的话,怎么守?

被总把失败者想得狼狈不堪,人家袁术能两次崛起,傲视群雄,自然不会是庸才。

但粮草不足,形势所逼,只能趁联军的包围还没形成,见机就往南逃。

曹操与刘备讨伐袁术(借与袁术的封丘之战)(8)

(袁术行动路线示意图)

曹操紧追袁术的意义

袁术先逃到陈留襄邑县(今河南省睢县),见曹军追来,继续逃到陈留太寿。

(曹操)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袁术)走宁陵,(曹操)又追之,走九江。--《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继续追到太寿,这次也不围城了,去挖渠水准备灌城。

袁术又继续南逃到豫州梁国的宁陵(今河南省宁陵县),曹操继续追,将袁术赶跑。

在汉末三国那段时间,很少见到这种紧追不舍的追击。要么追击一次敌人就溃退了;要么追一两个地方,就将敌人消灭了。

袁术逃到这些地方,总是能以败兵顺利进城,要不是到封丘之前已经占领了这些地方,就是这些地方在张邈的授意下,对袁术不设防。

曹操与刘备讨伐袁术(借与袁术的封丘之战)(9)

所以,曹操的追击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所经陈留之地,以后的控制权不再在张邈手上,落到了他曹操之手。

半个陈留郡由曹操控制,此战吃亏的不只是袁术,还有陈留太守张邈,从此只能听从兖州牧曹操的号令。

曹操还军定陶

(193年)夏,太祖还军定陶。--《三国志·武帝纪》

不管之前有没有实质控制济阴郡,曹操为兖州人赶走袁术,风光正盛,从宁陵回鄄城总不能还是从陈留绕一大圈,现在借路从济阴郡回去不算过分吧!

走到济阴郡治所定陶的时候,曹操屯驻进了定陶城。

这就标志着至少到这时,曹操取得了济阴郡的控制权。

曹操与刘备讨伐袁术(借与袁术的封丘之战)(10)

总结

袁术虽是迫不得已仍然进入陈留,但他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个举动让曹操又获得了陈留、济阴两郡的控制权。

自此,兖州八郡国只剩下东端的泰山郡,不在曹操的控制范围内。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