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耕地撂荒台账(巩义芝田镇百亩玉米充积泥水)

新京报讯(记者 赵利新)9月28日,记者从河南省郑州巩义市芝田镇稍柴村当地得知,伊洛河河滩有百亩以上玉米田地积有淤泥、积水,农户们收割设备、运输车辆无法进入农田。据芝田镇政府消息,从19日伊洛河普遍涨水至今,河堤内农田水位有2米仍属于危险地段,暂时还无法进行收割,希望村民们首先注意自己人身安全,待洪峰过后、河水稳定,再全面投入开展秋收工作。

当地多位村民告诉记者,在今年7月下旬和8月下旬的两场大雨中,玉米地开始受影响,尤其在9月下旬,随着伊洛河水位上涨,大量泥水涌入玉米地,致使庄稼减收,现在玉米地里全是淤泥,车辆无法进入,要收玉米只能靠人工掰,然后再凭人力运。记者从一位村民提供的视频看到,淤泥厚度没过胶鞋鞋面,秸秆间能看到清晰水洼,有玉米穗发霉变白。

建立耕地撂荒台账(巩义芝田镇百亩玉米充积泥水)(1)

9月23日,稍柴村部分农田被淹。受访者供图

王雷今年66岁,和67岁的老伴儿一起包了58亩地,他告诉记者,和老伴儿两个人在玉米地里连掰了两天,至今一共收了2.9亩地,但能收获到家的玉米还不到1000斤,“我们去地里一看,很多玉米都已经发芽了,没法要;而且不少玉米掉在淤泥里,发芽变臭,也没法要。将近三亩玉米,才收了1000斤,在家里摊开一看,里面还有不少发芽的。”

村民们说,中秋节前后收玉米,国庆节种小麦,今年的小麦,大概不能如期种了。“淤泥一进田地,车子进不去,全凭人收,我们老两口包了58亩地,哪儿有那么大能力收?”王雷告诉记者,自家地是2.96亩,从去年开始包地,一亩地地租一年是500元,每亩地肥料、药剂、种子等花的钱也有几百块,总之,今年种地损失较大。

建立耕地撂荒台账(巩义芝田镇百亩玉米充积泥水)(2)

建立耕地撂荒台账(巩义芝田镇百亩玉米充积泥水)(3)

9月27日,稍柴村部分玉米发霉、农田淤泥堆积。受访者供图

紧挨着受灾玉米地的是张垒的家庭农场。“我农场有60亩果园受灾,10亩杜仲树苗全部被淹,11亩莲藕园被冲毁,需重新挖池塘,其余树苗被淹数量有5000棵以上。看护房进水一米半,里面所有家电、农机等都被水泡毁,外面修的水利设施也损毁了。”张垒说。

据芝田镇政府回复,9月19日,芝田镇政府收到《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全力做好过境洪水防御工作的通知》(郑防指[2021]年73号文件)和《巩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做好伊洛河洪水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巩防指[2021]年10号文件),受降雨影响,伊洛河普遍涨水,据预报19日11时前后洛河故县水库入库最大流量将达到3000立方米每秒,伊河陆浑水库入库最大流量将达到3000立方米每秒。要求沿伊洛河各镇组织对河堤进行24小时专人值守和不间断巡查,重点做好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伊洛河全段全面禁止人员进入河道,防止事故发生。

据芝田镇政府回复,镇政府第一时间召开沿河各村支书会议并传达会议精神,迅速行动。19日17点前转移出14家合作社和其他经营单位,49名群众,19台机械设备。安排河堤各路口设立巡防队员进行24小时值守。9月19日19点左右伊洛河水位上涨,有水流和淤泥从伊洛河北石段河道漫入农田,镇政府建议,村民们要首先注意人身安全。

据芝田镇政府回复,针对北石村沿河农田受灾情况,芝田镇政府已组织村委进行摸排统计,并积极和农委对接,及时上报受灾情况,争取补贴政策;同时组织村干部和党员成立志愿者队伍,待洪峰过后河水稳定,全面投入开展秋收工作。

9月28日13时20分,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发布洪水蓝色预警:预计洛河白马寺水文站将于9月28日22时前后出现26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洪峰量,伊洛河黑石关水文站将于29日8时前后出现28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洪峰量;按照《黄河水情预警发布管理办法》,伊洛河下游河段达到洪水蓝色预警标准。

(应受访人要求,张垒、王雷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唐峥 校对 付春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