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在三国时候选刘备(从刘琰的悲剧命运)

刘备晚年雄姿英发,一举击败人生的苦主曹操,夺占汉中,稳固地据有益州,保障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根基。兼跨荆州和益州的刘备正值高光时刻,麾下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大有吞并天下中兴汉室的迹象。但是短短几年,失关羽、丢荆州,夷陵大败损兵折将,刘备集团遭遇重大挫折,而在刘备之后蜀汉退化为实力最弱的一方,内忧外患不断,人才匮乏,刘备时代的老臣几乎都销声匿迹,光芒不再。这些老臣是如何丢掉了锋芒的呢?

诸葛亮为什么在三国时候选刘备(从刘琰的悲剧命运)(1)

汉中王刘备

刘琰,字威硕。威者,权也,硕者,大也。刘琰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鲁恭王和刘备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都是汉景帝的儿子,刘琰和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同属于鲁恭王世孙,是庞大的汉室宗室成员之一。刘备任豫州刺史时,聘刘炎为从事,因为同是宗室的缘故刘备对他更是特别亲近,而且刘琰这个人非常有风度,擅长言谈,很得刘备信任。

诸葛亮为什么在三国时候选刘备(从刘琰的悲剧命运)(2)

刘琰,字威硕

刘备辗转各地,刘琰一直忠心相随,是刘备早期团队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取得益州之后,刘琰被任命为固陵郡太守,职位虽然并不是很高,但是非常重要。固陵郡是从巴郡分出来的,扼守着巴蜀的东大门鱼腹浦,也就是后来的白帝城、永安城所在的郡,将刘琰放到固陵郡可见刘备对他是十分信任和看重的。

刘禅继位后,刘琰受封都乡侯,和中都护李严的爵位相同,排名仅次于李严。然而这时李严负责镇守永安,整体负责巴郡方面的防务,刘琰却被升为中军师、后将军,跟随在诸葛亮左右出谋划策。官职升了,但是刘琰仅统兵千余人,也不带领大军作战,像在诸葛亮南征、北伐时,位居后将军及车骑将军的刘琰仅仅相当于个参谋,并没有上阵杀敌,建立功业。此外,从刘备对刘琰的使用看,刘琰这个人并不擅长军事,他更适合从政,担任地方长官,或者治中、别驾、尚书令等文官,否则跟着刘备二十多年早在军旅上历练成一员大将了。

诸葛亮为什么在三国时候选刘备(从刘琰的悲剧命运)(3)

李严

公元231年,托孤大臣李严因为北伐督运粮草失职被弹劾,在弹劾表上排名第一的就是老臣刘琰了,显然他的上表份量很重,后主刘禅不能不严办李严。考虑到这时刘琰就在诸葛亮左右,这份弹劾表很可能是诸葛亮授意刘琰上书的。李严被流放以后,仅次于李严的刘琰仍然没有得到重用,反而是权力更加集中于丞相诸葛亮身上。

第二年,在汉中的刘琰和魏延发生争执,刘琰言语荒诞,说了很多胡话。这时魏延已经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地位与刘琰基本相当。但这次矛盾最终却以刘琰主动写信检讨错误,被诸葛亮送回成都二线结束,虽然明面上没有降刘琰的官,也没有罚他的俸,但是显然继续留在前线的魏延更胜一筹。毕竟诸葛亮要北伐,魏延这样勇猛的将军比刘琰这样的座上谈客的用处大多了,诸葛亮似乎有偏袒魏延的成份在里边。

诸葛亮为什么在三国时候选刘备(从刘琰的悲剧命运)(4)

前军师魏延

论资历刘琰追随刘备要早得多,而且是宗室成员,非常受刘备信任,现在却被一个不见经传的魏延欺负,这件事对刘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自诸葛亮担任丞相以来,刘琰从有实权的太守,变成了只能提提建议的军师,即便帮助他挤掉了李严,刘琰也没有接任李严的职权,现在连魏延都能欺负到他头上,可以想见今后很难再有大的作为了。

官场失意的刘琰把这股窝囊气撒到了老婆胡氏身上,这年新春胡氏进宫向太后恭贺新春,被太后挽留在宫里住了一个月。刘琰居然怀疑老婆和后主刘禅有染,私设公堂当着五百士兵的面殴打胡氏,用鞋抽打胡氏的脸,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拿着布鞋抽着出轨的老婆,这场景放在以前的农村是常见的情形。但问题是刘琰怀疑的隔壁老王是当今的皇上,关起屋来打打谁也不知道,当着几百人打就一定会闹得满城风雨,这种情况下让皇帝的颜面何存呢?可能是刘琰真的是老糊涂了,气糊涂了。最后,刘琰被判弃市,悲剧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诸葛亮为什么在三国时候选刘备(从刘琰的悲剧命运)(5)

面非受履之地

从刘琰的任用可以看出诸葛亮当政时对旧臣的使用有这样的特点:

任用而不重用。继续给刘琰高官厚爵,但是并没有什么实权,摆在参谋军师、辅佐的位置上,没有太多表现机会,也不会晋升太快,不会出现这些老臣过于功高,无爵可封,难以驾驭的情况。赵云、陈到、吴懿等人和刘琰一样,都没有受到太大重用。

交叉任职,调离原地。刘琰在固陵太守干得挺好,继续升迁的话应该担任蜀郡太守、益州刺史、尚书令、司隶校尉等这样的职位,但诸葛亮把他派到府前任中军师,参赞军机,刘琰本不擅长军事,就是提些建议也不痛不痒,甚至可能还不如马谡。

诸葛亮为什么在三国时候选刘备(从刘琰的悲剧命运)(6)

诸葛亮

尽心调剂,避免矛盾。诸葛亮是非常爱惜人才的,无论是魏延还是刘琰还是杨仪等,都希望他们能和平相处,属下人发生矛盾时诸葛亮也是尽力调节,使各人都能相安无事。刘琰和魏延之争,诸葛亮对二人都未处罚,而是希望他们能分开冷静下,避免矛盾激化。

赏罚严明,一视同仁。诸葛亮治军用法家之术,赏罚分明,用心公平,所以即便刑法严峻,但是人无怨言。李严、刘琰、赵云这样的重臣犯法,也难以逃脱惩罚,这也使得蜀汉没有权臣出现,让皇权非常稳固。

蜀汉由于刘备的去世而迅速衰落,在主幼世乱的背景下,诸葛亮既保全了老臣旧将,又没有让他们膨胀为可能威胁皇权的权臣,保证蜀汉内部的权力平稳,凭借一己之力带领蜀汉这艘大船在飘摇的世界里继续前行,追寻着刘备匡扶汉室的残梦。

参考资料:

《三国志》《华阳国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