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自芳菲(幽兰尽芳馨)

新四军女战士李又兰走完了她93年的人生路,走在一个初春的日子她静穆得如一株兰花,碧绿的枝叶迎着料峭的春意,淡淡的花蕾吐露出清雅的幽香,微风拂过,馨气撒满人间我撩开记忆的帷帘,仿佛又见到她那春花展露的笑脸,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幽兰自芳菲?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幽兰自芳菲(幽兰尽芳馨)

幽兰自芳菲

新四军女战士李又兰走完了她93年的人生路,走在一个初春的日子。她静穆得如一株兰花,碧绿的枝叶迎着料峭的春意,淡淡的花蕾吐露出清雅的幽香,微风拂过,馨气撒满人间。我撩开记忆的帷帘,仿佛又见到她那春花展露的笑脸。

那是在20多年前,一个烟花三月的季节,我迈进张爱萍将军那座翠绿幽篁的庭院,李又兰阿姨接待了我们,那年,她虽说已年近七旬,但依然腰板挺直,神采奕奕。墙上挂着一张黑白照片,相片里一位穿着新四军军装的女兵在油菜花中笑得如兰花般灿烂,她就是眼前的李又兰阿姨,同行的人还告诉我,她是宁波人,是小港李家人氏,我顿时有一种亲切感!

李又兰1919年出生在浙江镇海小港李家,是民族实业家、辛亥革命镇海起义领导者李善祥之女。1938年初,她带领弟弟、妹妹等十人一起投奔抗日队伍,几经波折,最后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经周恩来同志介绍,赴皖南参加了新四军。在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时,大家称她为“新四军中一枝花”,名副其实,她一生追求光明,有着坚定的信念,为此坚韧不拔。

1943年,为粉碎苏北伪军二万余人对盐阜地区进行疯狂“扫荡”的阴谋,根据地投入了紧张的反“扫荡”的准备工作。李又兰的丈夫张爱萍奉命主持根据地党政军的一切工作,坚持原地斗争。可是这时,李又兰却已有身孕。为了不拖累身负重任的爱人,让他一心无挂地带兵打仗,李又兰只好暂时在东海县的八大家隐蔽下来。在敌机对八大家的一次大规模的轰炸后,侥幸躲过一劫的李又兰徒步走了几个晚上的夜路,寻找到位于盐东的师政治部。不久,又和几位战友乘货船到上海。

始料不及,一到上海,护送他们的李毅便被捕了。李又兰无处可去,流落街头,思前想后,决定回宁波老家。几经辗转,她终于回到家乡,在母亲的照看下,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张翔。临别时张爱萍、李又兰夫妻俩曾订了一个“君子协定”:一、孩子出世后,抚育的重担由李又兰承担,不以家庭事务牵扯张爱萍带兵杀敌、驱寇兴邦的精力;二、正直自立、好学、有所作为是孩子成长的目标,也是李又兰教育的重点;三、夫妻俩任何时候都不以任何理由溺爱孩子。

在与敌伪紧张频繁的转战之余,张爱萍不可能不牵挂与思念怀孕的妻子。直到七八个月后,从新四军浙东纵队政委谭启龙发来的一份电报中,张爱萍才获悉爱妻的下落。一年半后,李又兰才辗转回到张爱萍身边。

一天,李又兰在给张爱萍洗衣服时,发现他上衣口袋里的记事本的扉面上写了一句话:“如果我在战场上牺牲,请通知我的爱妻李又兰……”下边便是李又兰宁波娘家的详细地址。在生死关头,他惦记的依然是妻子。看到这里,李又兰默默地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战争年代聚少离多,他们婚后生活,多半是在思念与期盼中度过的。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依然恩爱如初,生死相依,患难与共。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丈夫张爱萍将军担任原子弹试验现场总指挥,李又兰承受着多大的困难,是人们难于想象的。这样的任务保密性很强,丈夫到底在哪里,李又兰一无所知。张爱萍偶尔回来北京汇报工作,也是来去匆匆,最多就是一个电话“不回家了”,就又赶往大西北。李又兰只好发动孩子们上街买点吃的,送到火车站,让张爱萍带去。而张爱萍却经常把家里带来的食品送给其他同志。长期受到保密规定的约束,来自生活的寂寞以及牵挂经常袭扰着李又兰,但她始终坚信困难一定会过去的!包括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初期,战场上多少次出生入死的张爱萍将军却被莫名关进了监狱,李又兰便四处奔波,八方申告,终于使将军获得了自由。

难怪张爱萍将军对夫人李又兰常怀深深的感激之情,他曾做过一首《诉衷情·和又兰》:“岁月如流四十年,往事常流连。战火沉冤伤患,相依风雪寒。山雨过,月高悬,夜不眠。同携相扶,步履优健,晚香满园”。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之情。这位出身宁波的新四军女战士性格温柔,举止典雅,秀外慧中,知书达理;她的品格、人格如同兰花的风采,高洁淡雅,坚贞不渝;她从不在意装扮,也不追求服饰的名牌,却依然尽显着她美丽的容貌和高雅、高贵、高尚的气质。

——马秀山摘自《人民日报》(2012年5月14日第24版撰文黄港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