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回中,称贾宝玉之类正邪两赋之人(红楼梦第二回中)

贾雨村和甄士隐一样,皆为红楼梦开篇即提到的人物。脂砚斋曾言:“雨村者,村言粗语也,言以村粗之言演出一段假话也。”可见,其为全书提纲挈领式的重要人物。因此,贾雨村每一次的登场都显得尤为关键,无论是信步一走,还是随口一言,也许都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之笔。

红楼梦第二回中,称贾宝玉之类正邪两赋之人(红楼梦第二回中)(1)

说到这,可能很多朋友会跟我一样一下子便想到了小说第二回中提及的那个智通寺。说是有一天,这贾雨村饭后无事,便走到了城外散步,结果忽然就来到了“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只见眼前“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寺门上又写有一副破旧的对联,曰: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贾雨村见了,略显好奇,便径直走了进去。结果就看到了一个龙钟老僧在那煮粥,贾雨村想和他说两句话,可偏巧这个老僧又聋又昏,连话也说不清。贾雨村觉得不耐烦,便离开了。

初看这段情节,若是不加以留意的话,其实是很容易忽视的。因为从表面上来看,这个突然出现的智通寺龙钟老僧跟全书的故事走向没有任何关系,即使将他删了,也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然而,细细想来,这难道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吗?所有人都知道,曹雪芹笔下无一废笔,他难道就看不出此段情节的多余性吗?显然,事出反常必有妖。曹雪芹此举,必然藏着一层很深的寓意。而要解开这层寓意,通读原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脂砚斋的批语。

红楼梦第二回中,称贾宝玉之类正邪两赋之人(红楼梦第二回中)(2)

脂砚斋在这段情节中的批语有不少,但真正有用的就两句话。一句是在智通寺三字后面,曰:谁为智者?又谁能通?,另一句则是在对联的后面,曰: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

要想理解这两句话,需要先仔细分析一下原文中的几个细节。

首先是寺庙的地点,原文中用“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来形容,其意非常明显,为了突出寺庙的隐秘性。然后是寺庙的外貌,说是其“门巷倾颓,墙垣朽败”,显然,与前文一样,此句也是在突出寺庙古老、隐秘的特点。

最后则是智通寺这个寺名,及寺门上的那句对联,二者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因此这里不加赘述。重点主要在于谁是智者,以及对联中的含义在暗示谁?根据脂砚斋的批语,后面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其实就是借规劝世人回头是岸之名暗示宁荣二府注定走向衰亡的悲惨命运。

那么,回到前一个问题,智通寺三字中的智者到底是谁?其实,结合寺庙的地点及外貌来看,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这个智者便是龙钟老僧。一座远离尘世的隐秘、破败寺庙内,住着一位又聋又昏、连话也说不清的老僧。试问,他为何到这里来?他从前经历过什么?显然,只有历经凡尘俗事的人,才能看透俗世凡尘的一切,才能甘愿来到荒野竹林间,而这是不是就是大彻大悟后的智者呢(这里其实也暗伏了贾府败落宝玉出家的这条线)?

红楼梦第二回中,称贾宝玉之类正邪两赋之人(红楼梦第二回中)(3)

当然,贾雨村所看到的龙钟老僧其实压根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而是曹雪芹虚构出的一批象征智者的幻影(事实上,整座智通寺皆为幻影)。也正因如此,贾雨村这个置身尘世中的俗人才无法与之交流,并最终不耐烦的离开了。

细细想来,曹雪芹的此种安排实在是妙不可言啊。前有甄士隐梦到赤霞宫,后有贾雨村行经智通寺,两人一前一后的强烈对比,不正照应了全书的主旨“真事隐去,假语村言”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