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宏观经济先行指标(预判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

预判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同步指标与滞后指标

经济形势如何?这是很多经济人关注的话题。于是有人蔑视道,看看就业率、居民消费、工厂库存数据都是肉眼可见可判断。其实不然,这些属于滞后指标分析者如果参照后知后觉。

如何分析宏观经济先行指标(预判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1)

按照与生产指标变化是否一致,将统计指标大体分为三大类,即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来预判宏观经济。三项指标你可能听过,但未必能分清,更记不住。

先行指标

先行指标是指在宏观经济波动达到高峰或低谷前,超前出现峰或谷的指标,简单说就是那些会先于生产指标变化的指标,尤其是对后期消费者信心指数、采购经理指数PMI、库存变化和订单变化等一些预警指标。经济周期有很多先行指标包括失业率、原材料价格、证券市场价格、消费者、采购经理信心指数、银行信贷总额等,其中证券市场价格还包括其他能够反应公众预期的资本市场价格或利率。

如何分析宏观经济先行指标(预判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2)

宏观经济指标概览

我先举例比较贴近生产经济的几大先行指标。经济人一般比较关注统计局发布的每月社融和信贷数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两个直接关系着老板投资后期的开工量、实物量这些关联数据,这是第一个先行指标。其参考值一般可见央妈发布数据。

实物量我们听到的可能较少,但是其包含的用电量、货运量、发电量会计、经理和老板们一定不陌生。

每次经济周期,领先性指标大约领先一到三个月。

第二先行指标是订单PMI指数,订单数增加,预示着市场需求增加,企业就会根据市场需求的增加而扩大生产规模。因为订单周期1-3月存在,比如眼下忙着欧洲过冬八件套转运的可能已经来不及。

第三个关联度高的先行指标是利率。利率作用到经济运行也是相对滞后,比如降息,刺激经济、刺激房地产也有时间过程。

第四个先行指标是房地产销售数据,房地产销售上涨,开发商加快拿地推盘投资。当代经济中十次危机,八次房地产危机,其关系着上下游56个行业产业链经济,房地产逻辑变了产业链预兆自然也转变了。

同步指标

同步指标其达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与总体经济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大致相同的指标。它可描述总体经济的运行轨迹,确定总体经济运行的高峰或低谷位置。

如何分析宏观经济先行指标(预判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3)

主要的经济同步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工业总产值、设备利用率等。

滞后指标

滞后指标伴随经济的涨落而变化的指标。其峰与谷出现的时间与经济运行峰与谷出现的时间一致,综合反映了经济总体所处状态。

从经济意义上分析,该指标应与其基准循环有明显同步特征;与基准循环峰值接近,如商品销售额、劳动力失业率等指标,峰值差别在2-3个月以内。

滞后指标包括:社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企业生产库存、失业率,库存量,银行未收回贷款规模等。

如何分析宏观经济先行指标(预判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4)

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大体可以概括同步指标参考值为统计局发布每月报告数据。目前九月社融数据回升,但传导到居民就业、物价指标明显好转还有时间表,四季度消费数据将会有小幅回升。(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