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芸娘深度分析(多次被公婆驱逐家门)

细心的书友可能会发现,《浮生六记》这本书的内容、风格跟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有很多相似之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浮生六记芸娘深度分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浮生六记芸娘深度分析(多次被公婆驱逐家门)

浮生六记芸娘深度分析

细心的书友可能会发现,《浮生六记》这本书的内容、风格跟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有很多相似之处。

原因在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十分相近。沈复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正是曹雪芹去世的前一年。两个人性格也比较相似,都属于素性放达、不拘一格的性情中人,早年都曾经阔过,但到了中年和晚年,都穷困潦倒,经常得依靠朋友接济。

那个时代,出过一系列以女性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比如,冒襄怀念其妾的《影梅庵忆语》,写秦淮八艳的《板桥杂记》,以及“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红楼梦》。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开始真正地尊重女性、欣赏女性、同情女性。我们在阅读《浮生六记》的同时,也可以比照着这些作品,进行比对阅读。

今天,我们不得不翻开《浮生六记》最让人心痛的部分——芸娘之死。

1

在关键时刻,芸娘的闺蜜华夫人救芸娘于水火之中,芸娘终于离开了那个让她压抑的家庭,事情似乎又有了一些转机。

芸娘对于物质没有任何欲望,她一直想过的生活,就是能够和自己所爱的人生活在最靠近自然的地方,一起读书,一起赏花,自给自足,与世无争,所以当她到了乡下待了20多天,没有了那么大的压力,她的身体已经恢复了很多。

比芸娘更甚,沈复对于钱财简直就是没有概念。如果不是芸娘替他想着,他自己都已经不记得,他的姐夫曾经找他借过钱。

此时两个人已经在华夫人家过完年,长期寄居也不是长久之计,而沈复的囊中空空,于是芸娘让沈复去靖江找他姐夫,把钱要回来。

沈复才出门没多久,钱就花光了。落难的秦琼还可以卖马,《水浒传》里不得志的杨志还可以卖祖传的宝刀,而落难的沈复身上已经没有任何宝贝,只能思量着把身上的衬衣卖了。

正月十六的江南,寒风阵阵,这时候的沈复进退两难,惨然落泪,算是体会到了没钱的痛苦。幸好遇到一个之前在衙门里曾经救助过的老翁,老翁把他送到靖江,他才得以见到他姐夫,拿到二十块银圆,才回到华夫人家。

志同道合的沈复夫妇俩一心想过着陶渊明式的生活,然而连生存都没办法保障,谈什么诗酒田园?

沈复不是没有抱负,却不能施展,沈复也不是没有才华,却没有舞台。由于缺乏上升渠道,再加上文人的清高和孤傲,有不屑于学习一些生存技能,他们最终倒在了自己视为粪土的钱财上,并且还搭上了妻子儿女一生的幸福。

这是沈复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所有文人们的悲哀。

2

沈复终于有了一些觉悟,他前去邗江拜访在做官的故交,终于在衙门里谋得一份代掌笔墨文书的工作,并在邗江租了一间房子,将芸娘接了过来,华夫人跟芸娘约定:他年如果有条件,一定要比邻而居。华夫人还赠给芸娘一个叫阿双的奴仆。

这年的十月,沈复和芸娘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家,正要图谋和儿女重聚。没想到,芸娘到邗江不到一个月,沈复就赶上衙门裁员,立足未稳的沈复也被辞退。芸娘千方百计为沈复谋划,始终没有抱怨过沈复,但她内心熬煎,旧病复发。第二年,家里已经又到了揭不开锅的时候,沈复再次踏上去靖江找姐夫的路途。拿到钱之后,沈复急速赶回家中,没想到阿双卷了家里的钱财逃走了。

芸娘本来就病得不轻,再加上阿双的背叛,病情更加重了,她生平最受不得别人背叛,憨园的背叛如此,阿双的背叛也是如此。

芸娘太了解自己了。她的病因失去娘家人而起,再加上思虑过度,一心想着怎么努力做个好媳妇,但最终天不遂人愿。

她一生所想,就是希望能够一家和谐,游览于泉石之间,像当年在沧浪亭、萧爽楼那样的地方开心地生活、聚会,即使受苦受穷,也觉得心甘情愿。那样的烟火神仙,她已经享受过一时,她已经不再奢求享受一世了。

芸娘这一辈子太苦了,她幼年孤苦,嫁给沈复之后,遭人非议,一直以来战战兢兢,几次被公婆逐出,幸好有沈复一直不离不弃,夫唱妇随二十三年,她已经觉得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了。

她知道大势已去,拒绝请医生来诊治,只为了为她丈夫省一些钱,早点回到父母身边,她想着,自己终于不再是他们一家人的了。

《浮生六记》这段,令人为之泪下:

“芸娘执着我的手,看上去还有话要说,但只能断续说‘来世’二字了。忽然她开始急速喘气,住了口,两目瞪望着我。我千呼万唤,她已不能说话了,两行眼泪,涔涔流溢。一会儿,她的喘息渐渐细弱,眼泪逐渐干了。”

嘉庆八年三月三十日,芸娘灵魂缥缈,香消玉殒,一代佳人,就此长逝。

3

芸娘之死常常让我想起林黛玉之死。

沈复说芸娘虽然是个女流,但具备男子的襟怀、才学和见识,《红楼梦》开篇也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

《浮生六记》里芸娘死前断断续续地说着是来世。《红楼梦》里讲到黛玉之死,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 不作声了。

相比而言,芸娘还算是幸运的,有沈复陪在身边,还能有来世的期待。而黛玉却至死也没能明白宝玉的心。

芸娘死后不久,沈复的父亲也病亡,沈复的弟弟想独占家产,让讨债人来登门纠缠。沈复对弟弟说:“我既然是空手回来的,如今仍空着受走就是了!”说完,返身进了灵堂,不觉大哭,于是入内叩首,辞别了母亲和女儿,准备去做方外求道之人了。

黛玉死后,宝玉时疯时傻,《红楼梦》文末,宝玉被一僧一道左右夹住飘然登岸而去,闻其作歌云“归大荒”:“我所居兮,清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逝兮,我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贾政追之不及,“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而已。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无论是《浮生六记》里的的芸娘,还是《红楼梦》里的黛玉,她们似乎都只活在文学作品里。但是,她们有着高贵的精神世界、她们一往情深、她们风姿绰约,这样的女子,她们活在了我们的心里。

芸娘,走好。

作者:李砍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