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中元节下元节(中元节是如何起源的)

一年又一年,今又逢中元。提起中元节可能有些朋友会有一些陌生,但它的众多别称你肯定能听说过一二,如:七月半、鬼节、吉祥月、盂兰盆节、施孤……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何为中元节下元节(中元节是如何起源的)(1)

在上古时期,人们以靠天吃饭的“小农生产”为生存依靠,而在那时候上古先人认为能否决定他们生存下去的因素主要是与神灵的护佑有关的。所以,当时的古人认为祭祀时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种与神灵沟通的方式方法。

何为中元节下元节(中元节是如何起源的)(2)

“中元节”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征用。佛教中的七月,原为一个佛的欢喜月,而非“鬼节”。但为何七月的盂兰盆节成为“鬼节”呢?在《易经》中,数字“七”代表的是一个变化之数,更是一个带有什么色彩的数字。比如:人有七情,色有七色,彩虹有七色,古人还认为,“七岁”开始接受教育,“十四岁”近日青春期,“二十一岁”身体发育成熟……。所以七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阶段性的变化,七是阳数、是天数、是变化之数。所以古人选择在农历七月是个吉祥月,是孝亲月。

何为中元节下元节(中元节是如何起源的)(3)

而在佛经《盂兰盆经》中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与当时仍然存有的孝道观念暗合,后被推崇“三教同源说”的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提倡,将其定为一个民俗节日,当时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发生了变化,发展为荐亡度鬼。

下面谈谈中元节的习俗,中元节因不同地域习俗也有较大差异,但大多都有以下习俗节日中,汉族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迷信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尤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何为中元节下元节(中元节是如何起源的)(4)

放小船,按照满族的习俗,七月十五要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祖先以及庆祝一年的收获。届时,身处异乡的同胞将缅怀亲人、思念家乡的心愿付诸顺流而下的小船,以示寄托。又相传七月十五日为祖先回家的日子。所以各家各户,不论贫富,都要准备钱币、果脯、美酒以及时令之物祭祀祖先。

说完了中元节,再谈谈更令人陌生上元节和下元节。这“三元”据说来自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何为中元节下元节(中元节是如何起源的)(5)

元宵燃灯放烟火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而上元节就是妇孺皆知的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上元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且上元节的名称也渐渐被元宵节给取代,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汤圆更是成为了节日里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

最后说一说下元节,每年的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

何为中元节下元节(中元节是如何起源的)(6)

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又河北《宣化县新志》:“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其习俗较少,下元这一天,村民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有的地方也存在祭拜祖先和祈求家人风调雨顺的活动。

何为中元节下元节(中元节是如何起源的)(7)

总结一下,无论是“三元节”的哪一个节日,都是我国传统文化节日 ,需要我们认识了解并得以传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