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132天增长至299天)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10月1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对十年间成都取得的生态文明成果作了介绍。

成都1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132天增长至299天)(1)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132天

增长至299天

十年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132天增长至299天,PM2.5浓度累计下降58个百分点,“窗含西岭千秋雪”胜景常现;市控以上断面优良水体率由71.1%提升至100%,黄龙溪出境断面实现“劣Ⅴ类变III类”的历史性跨越;规划建设全球最大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和全球最长的公园城市绿道,环城生态公园成为超级绿环,森林覆盖率40.3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88%,创建天府锦城、锦江公园等10个国家级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和23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区,人民群众良好生态环境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十年间

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8%

张军介绍,这十年,成都市围绕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总量从8000亿元跃升至1.99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7位,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和8个千亿级产业能级不断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围绕创新驱动策源和创造提能增效,四川天府新区综合实力迈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扎实推进,天府兴隆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中科院成都分院、成都超算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一大批“国之重器”拔节成长,国家级创新平台增至200余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7800余家,市场主体达到332万户,人才总量攀升至587.6万;围绕深化改革和扩大开发,稳步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自贸试验区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十年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8%,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62.6%,轨道交通通车里程558公里,“5 1”区域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提高至60%,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

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870件

这十年,成都市坚持推动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约谈警示、资金扣缴、暗访暗查、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在全国率先全覆盖设立乡镇环保机构,不断巩固大环保格局;用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出台《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12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落地落实河长制、“三线一单”、排污许可、生态补偿、生态赔偿、督察整改、“行刑”衔接等制度,全面完成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管制度改革,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870件、处罚金额6.75亿元;积极融入“智慧蓉城”建设,建立完善智慧生态环境、智慧工地、智慧水务等系统平台,建成大气院士(专家)工作站,健全1197个大气和208个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的天空地一体环境监测体系,大力推广卫星遥感、走航观测、在线监测、电力监控等科技监测监控手段,7日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超92%,以“智”促“治”;创新构建“碳惠天府”机制,在全国上线“碳惠天府”碳普惠公益平台,率先在副省级城市中开展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试点,加快超大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创建,14个区(市)县、193个乡镇、5个村分别创国家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成功创建51 所“环境友好型学校”、61个“绿色社区”和16个生态环保教育基地,9个区(市)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率先建立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形成13余万名注册志愿者,150余支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公益服务活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