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灭绝的巨猿(又有两种长臂猿宣布野外灭绝)

2022年咋了,真的是多灾多难的一年?生物灭绝的消息也是连续出现,这的确是让人很心疼,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努力进行对生物的保护,竟然是多次被报道出关于生物的灭绝。

首先我们来说明一下,那就是今年最受大家热议宣布灭绝的物种,无非就是我们说的长江白鲟。

已经灭绝的巨猿(又有两种长臂猿宣布野外灭绝)(1)

这种生物曾经在我国长江流域是广泛地分布,在2022年之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也再次宣布了灭绝。所以,基本上可以确定没了,就算是在我国长江流域还存在,那这个可能性也是极其的小。

而在它之后,又宣布了一种生物灭绝的消息,那就是儒艮被宣布在我国沿海区域灭绝,所以,2022年真的是灾难性一年,生物灭绝的消息是连续不断地出现。

已经灭绝的巨猿(又有两种长臂猿宣布野外灭绝)(2)

这不,在9月份,《中国灵长类动物濒危状况评估报告2022》发布,再次指出了两种生物宣布野外灭绝。所以,灭绝的消息是连续出现了,那这两种生物是什么呢?我们就来一个一个地看吧。

第一种、白掌长臂猿,白掌长臂猿是一种灵长目长臂猿科动物。这种生物长相比较特别是,那就是手、足白色或淡白色,故称白掌长臂猿之称,相当于是从外表来进行命名的。该生物体长可达76厘米左右,体重在5千克左右。

主要生活在海拔1000米到2000米的区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算是我国比较稀缺的生物种群,属于一级保护物种。

已经灭绝的巨猿(又有两种长臂猿宣布野外灭绝)(3)

该生物的听觉和嗅觉灵敏,而这种生物种群的减少,主要是因为分布区域狭窄,形成同区域中不同物种的杂交现象,加上生态系统的破坏,栖息地减少等原因,导致了该生物种群的减少。而我国在进行对这种生物的已知分布区及周边地区适宜栖息地进行了系统调查。

野外未发现有生存的种群,亦未监听到其鸣叫声,至少有10年以上未有人在野外听到其鸣叫声。

已经灭绝的巨猿(又有两种长臂猿宣布野外灭绝)(4)

所以,这种状态已经符合野外灭绝的标准了,这不,在2022年之中,只能宣布野外灭绝了。从时间上来说,的确也可以宣布了吧,真的是太遗憾了,这就是第一种生物。

第二种、北白颊长臂猿,北白颊长臂猿是一种大型长臂猿,它的外表与白掌长臂猿差别不是很大,雄性除颊部白色外,周身为黑色,白颊连到黑色的下颏并延伸到耳部。这种生物也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地区。

已经灭绝的巨猿(又有两种长臂猿宣布野外灭绝)(5)

不过,这种生物从历史性来看,在我国也是本身比较稀缺的,曾经仅在勐腊和尚勇保护区偏远地方有少量个体,而这种生物的减少,也是因为狩猎、宠物市场贸易、森林砍伐,致使该种生存受到威胁。

而这次的在野外调查的时间更久,那就是经过了15年以上的调查时间,在野外未发现有生存的种群,亦未监听到其鸣叫声,所以也只能宣布野外灭绝。

这就是第二种生物,所以,真的是太可惜了,我国这次直接宣布了两种长臂猿野外灭绝。

已经灭绝的巨猿(又有两种长臂猿宣布野外灭绝)(6)

不过话说回来,在我国宣布野外灭绝,由于这两种生物在国外也有分布,如果未来看到这些生物再次进入到我国,那么还是可能再次看到的,只是这种情况发展不太乐观,毕竟这么多年都还没有该物种的进入。

当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通过引入来进行对物种群的恢复,例如:类似普氏野马,就是通过国外的引入之后,然后在国内繁殖,终于恢复了。

已经灭绝的巨猿(又有两种长臂猿宣布野外灭绝)(7)

所以,在国外没有彻底灭绝之前,还是有希望的。同时,由于这两种生物都分布在我国云南地区,那么这对云南来说要求可能更高一点。

话说回来,云南这些年来对生态系统的维护还是比较给力的。云南在我国也是生物种群,生态系统分布较大的区域。

云南在我国是具有“动物王国”之称,在全国之中的物种数量是最大的,其中脊椎动物达1737种,占全国58.9%,鱼类高达360多种,占45.7%,昆虫就更加恐怖了,高达1万余种。

已经灭绝的巨猿(又有两种长臂猿宣布野外灭绝)(8)

而大家看到的珍禽异兽——如蜂猴、滇金丝猴、野象、野牛等生物,也是高达40多种。所以,云南真的是生物种群的集中区域。我们也期待云南的生物种群变得更大。

当然,很多人质疑,我们保护这些生物到底有什么用处?为什么要保护?简单地来说,生物是生态系统之中的一个环节,只要生物种群在不断减少,那么都可能波及到人。因为生物是维持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群体。

已经灭绝的巨猿(又有两种长臂猿宣布野外灭绝)(9)

如果它们减少了,那么生态系统也只会不断恶化,最终波及到人类的生存。不然,也不至于这么多年来,全球都在呼吁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种群的平衡发展。

所以,加大对生物种群保护,我们要尽量减少生物种群的灭绝,这样未来人类的生存空间才会更加地好,不然当生物全部灭绝了,那么人类的生存空间也将彻底被失去,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