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还用说吗 别随便用呵呵

“呵呵”要谨慎使用

呵呵还用说吗 别随便用呵呵(1)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人们在线上交流也越来越方便,作为一个00后,时常不能理解为何有些人那么热衷于在聊天结尾或开头发一句“呵呵”,还顺带一个微笑的表情。

遇到这种情况,虽然明知对方是好意,但还是有些抵触,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呢?

“呵呵”一词曾当选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早期主要表示淡淡一笑,后期主要表示嘲讽或者无奈的笑。

呵呵还用说吗 别随便用呵呵(2)

还记得这个微笑吗,这是“呵呵”的表情包,在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

微信表情中“微信”的下半部属于抑制后的正常笑容,符合微笑的嘴部表情。

但上半部眼轮匝肌无收缩,伴随着视线向下转移,表明这个笑容不仅是假笑,而且映射出负面的心态。

“呵呵”之所以被网友评为最伤人的网络用语,甚至被戏称为“聊天终结句”,是因为大家切身体会到了影藏在其后的情感态度。

呵呵还用说吗 别随便用呵呵(3)

在异地恋中,恋人双方能联系彼此的唯一工具便是手机了,双方由于距离并不能时刻出现在对方的生活中,

所以当一方向另一方满怀期待的分享自己的生活,透过屏幕表达自己浓厚的思念,而在屏幕的那一边只缓缓的发来“呵呵”二字,心底的失落是不能言表的。

这并不是“呵呵”的错,也不是微笑这个表情有错,而是使用者敷衍的态度有错。

一方火焰般的热情,如同撞在一块冰冷的石头上,只得到了一个最简单的回响,所以这才是“呵呵”伤人的根本原因。

唐代诗僧寒山曾说“含笑乐呵呵,啼哭受殃抉”,可见古人早已借“呵呵”表达情绪上的洒脱、豁达,但日新月异的时代和网民创新求变的心理驱动了词意的迭新。

呵呵还用说吗 别随便用呵呵(4)

“呵呵”已不是原来的“呵呵”,它从最初单纯的拟声词演化得意味无穷,现在人们语塞时“呵呵”,尴尬时“呵呵”,无奈时“呵呵”,自嘲时“呵呵”,气愤却只能束手无策时也用“呵呵”。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呵呵”的意思就变得十分微妙,一方面,它的态度模棱两可,

但另一方面,其实这种潜台词大家都心知肚明,给别人一种应付差事和敷衍冷漠的感觉。

人能共情别人,都是因先得到了足够多且好的回应。那些安静又孤独的人,既不向别人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不求别人回应。

同样,他们也很难回应别人。一位看上去超安静的女子说,她封闭自己,不求别人关心,也不关心别人。

关于童年,她最常有的记忆是,妈妈痛苦,她逗妈妈,但妈妈板着脸没做任何回应。

其实很多外表冷漠的人,她的内心何尝不曾滚烫过呢?只是由于主动很多次也没有得到回应,便慢慢的收起了自己温柔罢了。

对于一些并不能了解现代网络用语意思变迁的人来说,和别人聊天时肯定会有尴尬发生,但我们知道对方并没有恶意,就应该去理解和包容,避免误会。

热情准确的回应别人,让别人感受到她于你而言的重要性,这是一种能力。

呵呵还用说吗 别随便用呵呵(5)

吉米就说过:“性情中人就是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动容,容易感动的人才幸福,时时刻刻都有细节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人。”

以上,晚安

今天记得早点睡

来自公众号:穿过森林的路

大学新闻专业就读

立志于分享有趣的热点文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