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基础训练4个方法:法鸣老师的圆桌杂谈

大家好,这里是微博苗主持的圆桌杂谈。

虽然头顶过滤细碎阳光的仍然是青翠绿叶,但是拂过脸庞的凉风、不再酷烈的太阳和大学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已经昭示着开学季已经到来,又是一个新的学年了。

又是一个新的学年,刚入学的法学新鲜人们怀揣着对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的陌生和向往,迷茫而兴奋;已经学习了一两年的法学生们初入法门,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或是埋首书堆,或是磨练经验;而即将毕业的法学生们,也在为实习而奔波,或是为考学而拼搏。

尤其是近两年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法学生们的学习和求职的心态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大多数法学生在大学四年卷生卷死只为求得一个硕士学历,硕士毕业后再争先恐后地争得一个稳定编制或是高薪但996的工作;优秀的人才不断向下兼容,而脱产在家的蹲考族数量日渐庞大。在一场场杀红眼的考试之间,法学生们最璀璨的校园时光不知不觉间就流逝了。这并不是个体能力不足的后果,而是个体在为时代负重前行;在没有能力改变整个时代之前,只能先把自己修炼成“六边形战士”,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搏得片刻生机。

今天的圆桌杂谈集合了大家在法学学习和求职路上的典型问题,这些问题几乎涵盖了一个法学生从入学到求职的全过程。苗苗也根据过来人们投稿的经验贴给出一些建议和想法。感谢各位苗友们的热情回复,苗苗因为你们才更有了温暖的力量,也欢迎大家和苗苗一起把这些温暖传递下去。

目 录

一、即将入学的法学生做什么准备?

二、研0假期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吗?

三、转到法学后成绩“一落千丈”,如何调整心态?有什么学习方法?

四、本科生在课下如何学习?

五、轻度抑郁症和焦虑症可以自愈吗?如何调整学习状态?

六、法硕和学硕的认可度区别,在考公中会有劣势吗?

七、有留学背景能否进入公检法?

八、础法律工作者服务证是什么?

九、考公必须入党吗?

十、北上广深中哪个最适合作为律师执业?

十一、考公是否是最优解?怎么给自己留后路?

一、即将入学的法学生做什么准备?

苗苗你好!我是马上大学的法学生,我想问一下在入学之前我做什么准备比较好(想要比较实际的建议,比如可以看哪些书,可以提前背哪些东西一类的)。还有就是作为一个法学生我应该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我是学理科出身的。

圆的基础训练4个方法:法鸣老师的圆桌杂谈(1)

@不问***艰:我的建议是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生活,实在想卷就背背单词吧[偷乐]

@武*渡:莫名有被感动到,我也是理科生,但是上学上的很随意,感觉这个学弟/学妹蛮有对专业的敬畏之心的,加油,苗苗也很棒,辛苦了

@不瘦***裙子:建议暑假好好玩吧,大学以后的寒暑假就经常有破事[苦涩] 真要学可以个人认为可以看看法哲学方面的书

@偷吃**w:旅游啊宝 人生能有多少这种毫无负担的日子

@AMC***Ea:理科生可能需要转变思维?可以看苏力老师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或者《制度是怎样炼成的》,择一即可。考试方面建议补一下文科主观题的答题套路,可以看法考/考研/高中政史,套路是一样的

@蔡蔡***超有刑:[doge][doge][doge]现在看一些培养兴趣的书吧 看看抽象的法理故事 培养法感和正义感

@缩**居:头皮护理[doge]

@奶茶***涯:俺也理科出身,建议就是如果想要好绩点保研要注重马原毛概这些课,避免拉分(本人均绩3.8,最低的课是毛概3.0)其他的话其实你语文好、记忆力不是特别糟糕都不用太担心。课业外的建议是,①大学期间多看点经典书籍;②学好英语,早点过四六级,拿点奖。

@Pap****ps会填满整个宇宙嘛:看看《政法笔记》、《送法下乡》和《法律稻草人》这类书,提前转换转换思维就行了,如果真的想做点事情可以去把驾照考了[思考]

@re****挽鸽:入门当然是看麦考密克,拉兹,卢曼,波斯纳,马克斯韦伯,凯尔森什么的[doge]

@Han****ovo:合理的怀疑,电车难题,给法科生的信(记不太清了),法学野渡,这几本

苗苗小贴士:总的一句话,学习的方法就是阅读、写作、思考。一年级已经过去半学期了,很快就会进入到二年级。二年级是最重要的一个学期,意味着是你学习的转折点,是一个大学本科学习的转折点。三年级是你的专业的转折点,因为你要进行考研或就业的选择等等,等到四年级毕业那一年或者毕业的那一刹那,就代表了你的职业的转折点。当然还不敢说是人生的转折点,也许你人生的转折点就最初的是来源于学习的转折点、专业的转折点以及职业的转折点。一年级的你们一定要通过大量的阅读,主动的去培养自己对法律的热爱和兴趣。

法律特别有意思。比如说要找到了规则中的例外,我们都说文学需要想象,实际上法学更需要想象。我有时候讲一个法条、一个案例,要举10个、20个例子,这些例子又可以区分成不同的类型,可以不停的细分。你的视野有多开阔,你的思维有多精密,你对这个行为的分类就有多么仔细。你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概括都需要精密的思维,所以法律是特别需要想象力的。但学法律的人又不能沉浸于这种精细的这种状态,要跳出这种状态,站在一个更高的社会学的角度、站在一个哲学的角度、经济学的角度去交叉的、融合的、复合的去思考法律问题,这是我们要做的。你们要能够潜伏到地下,才能够上到空中。

林维教授提出的具体建议包括阅读、写作、思考、案例研究和外语学习,可参见 林维教授对法科新生的学习建议

具体阅读何种书目,可参见

作为“新晋”法科学子,这个暑假该读什么?

二、研0假期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吗?

投稿:苗苗~想问问大家九月要到外校去读研究生,已经找了导师,但是和导师联系后就没有沟通了。请问需要和导师保持交流吗或者找老师要任务这些吗?如果需要的话请问应该怎么发比较合适呢?

@地球上****脸美少女:如果想享受最后一个悠闲假期,建议不要

@Tin***要发文:请你好好玩耍吧!

@冰**主:去年还着急得想融入师门参加组会,今年十分抗拒只想摆烂[开学季]

@lwa***ou70272:导师给我留了几个参考书目,然后我就在端午节的时候给他发了祝福短信,之后就没联系了,毕竟没见面也不知道说啥(主要还是自己水平菜不敢说[允悲])

@Hire****想喝奶茶:同情况,刚开始看到同学已经开组会了好急,后来开始感谢老师给我保留快乐假期!!开学双选前发邮件或者微信提醒一下就行,现在没事别打扰人家[doge][doge]

苗苗小贴士:查询到拟录取结果之后,需要联系和确认导师。对于部分同学而言,可能初试期间已经联系过导师,但该阶段导师往往不会给出确定的招与不招的结论,所以在顺利录取之后,需要再次跟导师确认。对于一些初试因各种原因未能联系导师的同学而言,需要抓紧时间尽快联系。早早敲定导师,早早了却心愿,然后尽早投入研究生节奏当中去。联系导师是一门艺术活,一些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简历必不可少。其一,简历模板以简洁为要,一些特别花哨、有廉价感的模板不建议选择;其二,简历要突出的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包含个人信息、教育经历(资格证书)、学术科研经历、社会实践经历、奖项和荣誉等;其三,最基本的字体、字号、行间距、空格数、排列整齐度等要规范,可以提前打印出来观察其美观度。

其次,如果有学术成果,可以附件的形式添加其中。具有多篇学术成果的,可以挑选其中最满意的一篇代表作。

最后,自荐信还是蛮重要的,大家可以试着写写。其一,自荐信不能与简历雷同,否则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其二,自荐信的核心突出要素是树立起一个谦逊、好学、懂反思、知上进的良好形象。当然,可以适当包装,但不能过度虚假,否则后果很严重。一般而言,详细的信息在简历中已清晰地罗列,此处可以挑选其中印象最深刻、收获最大或反思程度最深的一件事情来谈。在讲述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慢慢将自己的形象呈现于导师面前。当然,有的同学会说,我本科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经历,怎么办?可以利用一点时间阅读之后,谈谈导师的著作或者论文的读后感,要谈得有深度。在这些要素当中,研究生规划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其实,规划的内容不必太详细,有大致的方向指引作用即可;其三,开头和结尾要展现出对导师的尊敬,对学校的憧憬,要体现出尊师重教。

另外,我们可以求教一下老师,暑假期间干什么。一般而言,导师给你布置了暑假学习任务,基本上指导关系就可以确定下来了。一定要注意与老师的沟通,要让老师看到你在学习而不是老师布置完任务之后就了无音讯。

正式开学之后,周报或月报学习情况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本月中看过哪些书,写过哪些东西,有哪些疑问,参加过哪些论坛,发表过哪些论文等,题材不限,只要不是在无脑玩耍,都可以写写。

详情可点击:考研上岸后的一年:学术与爱情的苦,确定不尝尝?

圆的基础训练4个方法:法鸣老师的圆桌杂谈(2)

三、转到法学后成绩“一落千丈”,如何调整心态?有什么学习方法?

投稿:本人五院,转专业到法学之后成绩可以说一落千丈叉先开始我还可以安慰自己是不适应法学的学习,现在大三了回看成绩才发现真的好垃圾,几乎没有上90的,甚至喜欢的部门法考得也很烂,自信心很受挫败…一开始我以为大家可能都80 多,我考七八十应该也差不多,但后面发现真的有门门90 的同学,感觉他们平时时刻都在学习,(听法考课能听好几遍)期末复习也过好几轮。但我本人理解力不强,法考课听一次就要花很长时间了,更别说期末,看到绩点越来越低,真的好难受啊…一方面是因为透过成绩能反映出来自己其实没学好,另一方面是因为感觉自己连学习唯一的优势也没了,挺emo 的。

关于学习方法,因为我们学校期末用的马工程或者是学校老师自己编的书,我平时基本不会用,只有期末才开始翻(平时听法考的话或者一些名师的课程和马工程差别还是挺大的)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系统冲突了我一个还没学透彻就要强迫自己去背另一个整的稀里糊涂的。

想请问大家怎么解决这种矛盾另一方面,感觉上课没有学习的实感,不知道这门部门法整体的架构和体系,上课感觉是脑子过了一下但没印象,期末复习时反而突然理解了,但这个时候又得死记硬背了…想知道大家是怎么在平时学习的?关于心态,其实自己一直很焦虑。上面我说的成绩很好的同学,其实他们反而还参加了很多比赛也获奖了,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那么多时间自己光是学习就感觉耗费了绝大多数精力,政法院校资源有限竞争又很激烈,每当我想争取什么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还算差不多,但发现比我优秀的一大把。让我伤心的是,我能够拿出手的,已经是我尽最大力气获得的了…

圆的基础训练4个方法:法鸣老师的圆桌杂谈(3)

@JustF****eyFries:我专业课只有那种很水的选修90 ,其他必修啥的靠平时分也就拉到80出头。如果不保研不出国,其实期末成绩也就那样,能看得过去就行。最开始还想争个奖学金啥的。后来直接躺平了,四年一次奖学金也没拿过,只打酱油做过一次大创也没其他比赛经历。但最后还是安安心心把法考考研都过了,还是觉得这俩更重要。

@来一***肠粉:我个人觉得应对学校的期末考试,书本还是蛮重要的,法考视频学有余力也可以看看。法学教材嘛,第一遍看大家可能都是懵懵的,这时候硬着头皮读下去,然后看第二遍或者第三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透彻很多了,这时候就一边看一边动动手理理框架,画一画思维导图之类的,加强对这一门课的体系理解。

@木*铎:不要纠结。暑假补回来[打call]。要接受少部分人奔着保研去,考分极高的事实。

@ut***op:走过才会发现靠法考课程来初学法学是不太对甚至挺可怕的事情,但事实上是大多数老师即使是五院也没有很好的教学能力[微风]不如当作自己的目标是学会考试,打听重点,问学长学姐这些方法都用起来,加上平时听课 参与课堂,应该差不多。

@J*德:跟我一样。最后我发现自己主要是阅读理解能力不行,或者说法学天赋不够。法学文字逻辑性很强,又很拗口,如果不清楚法条背后的法理就很难理解并记住。切忌浮躁,花更多时间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

@不**忱:经历跟我有点像 当时因为疫情学校推迟了转专业 导致后来大二一年要学两年的专业课 每天都很累加上自己爱玩就有点得过且过了 心态跟我不太像 我比较能接受自己平庸(比较躺,看这个描述应该是准大三吧 想想自己未来要做什么 现在规划一下考研/法考/考公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还足以“改变命运”。

@桂*香_:众所周知,西政的老师喜欢把90分当100分用,我们那届全年级四年均分第一的大佬也只有90.56[允悲]。

@绯鹿**雨:一个细节,稿主一边看法考课程一边学同样的学校课程???这中间差别有多大呢,我自己法考的时候都不敢中途换跟的老师,到了后期甚至不敢换同一个老师不同的背诵教材,但博主竟然敢同时背完全不同体系编排的课程,太勇士了。

@嗷**子:我赞成!不同的老师/教材很可能就是不同的体系,脑子里不打架才怪,先择一而终,吃透了,再尝试别的吧

苗苗小贴士:很多同学,尤其是在本科时就对理论研究抱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对于考试往往采取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既然考试都是考那些无聊的知识,还不如平时多读点书,渐渐地对绩点也不敏感了。但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考试是每个人都必须迈过的一道坎,虽然没有必要纠缠着它不放,但如果你无法顺利迈过它,就无法到达你理想中的彼岸,或是要付出更多不必要的成本。因此,如果你想要继续保持那种探寻知识的奇妙状态,对于考试就必须抱起一百二十分的重视,这并不是要你把大学的时间都花在准备考试上,而是说在备考时,必须按考试自身的逻辑展开复习。也即,考试就是考试,你需要做的只是通过它,不要给它施加过多的意义。

“有时候,做一个‘懒惰’的人,恰恰意味着战略上的勤奋,意味着效率的真正提升。”苗苗曾经在数百份经验贴中广撒网,整理出一份适合期末背诵复习的思维导图运用技巧,可参见 法学生期末背诵技巧:思维导图也可以变成记忆面包

四、本科生在课下如何学习?

苗苗你好,我想问一下法学本科生在课下如何学习,是上完课通过刷题巩固知识点,还是多读书,多读论文文献,效率会更高些,学了一年了,有想迷茫[泪][泪][泪]谢谢苗苗[抱一抱]

圆的基础训练4个方法:法鸣老师的圆桌杂谈(4)

@全糖***记:一定要多读书!像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博登海默的法理学、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等等这种著名的法学名著,课下都可以读,读这些是打基础的,至于论文,个人觉得读论文是要跟着作者去思考,而不是简单汲取或者吸收作者的观点,没有老师或前辈带读的话,我们很容易把读论文变成“背观点”

@夏日的****点点:我认为是多读书,书中自己感兴趣想深入研究的内容找论文看。刷题只能应付考试

@睡不***姑娘:读书,而且不要只读论文,人文社科都要看,法学思维的基础是对社会运行机理的掌握,各种大咖的讲座视频也都可以看看

苗苗小贴士:在进入大学之前,课堂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许多同学进入大学后,也沿用着高中的学习习惯,将课堂作为学习的重点,学校可能也为了响应同学们的需求,分别开设了很多课程。课堂讲授相对于阅读教材,其实是一种相对低效的学习方式。浙江师范大学高玉老师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文科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自己读书》,这篇文章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整天忙于上课,但其实大多数的课程都只需要老师引导,自己看书学习就可以完成,并且效果要好得多。

接下来谈谈读书和读论文。我们知道,除了法律条文,法科生需要阅读的文献还包括教科书、专著、论文和案例。相对于论文,还是推荐本科生从优秀的教科书开始阅读,因为现在知网上的论文无边无际,如果没有受过专门的学术检索训练,很可能迷失在知识的海洋里。鉴赏力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上来就读最好的作品,今后接触到那些粗制滥造的文章,会有一种生理性的反感,所谓的取其上得其中,就是这个道理。但对于研究生,尤其是有读博意愿的研究生而言,读论文几乎就是“日课”,因为只有读多了,才会慢慢了解如何写。

读书,是除了实践之外,积累经验最快的路径。但是遇到问题才临时抱佛脚拼命查书,这种见招拆招式的阅读,无济于事。知识必须系统化才有价值,碎片化的内容,一时之间只会令你眼花缭乱,蒙登转向。获得系统化的知识,路径只有一个:平时的常态化阅读。

如何培养阅读习惯,寻找课堂之外的资源,可参见 清华在读公诉人的“强力阅读”习惯养成攻略;法科生自力救济2.0版:B站学习资源再盘点

五、轻度抑郁症和焦虑症可以自愈吗?如何调整学习状态?

投稿:苗苗好!在准备保研和法考的暑假查出了轻度抑郁症和焦虑症,经常烦躁、焦虑、失眠,很容易因为小事崩溃,也很难专注。目前没有吃药,也很害怕药物调节的副作用。想问问大家轻度抑郁和焦虑可以自愈吗?还有,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调整学习状态呢?

@渔**海:轻度不建议吃,副作用还是会有的,看个人体质,特别是容易嗜睡容易懒散,而且等保研过了,这些症状慢慢就好了,我自己是中度,但是从大三开始都比较稳定(前期吃药,到保研的暑假开始减,现在没吃了),也是从保研法考过来的,有时候处于短期的情绪问题阶段去医院填表也是可能会呈现心境障碍的诊断结果。

@我喜欢****秘密1:我去年也是这个阶段的时候因为我的一个抗焦虑的安眠药我吃完了但是我在学校出不去导致直接断药了,断药期间出现了戒断反应,每天凌晨五点睡,早上十点就醒了,持续差不多一个月才好的,很多药都是有副作用的,建议如果去医院的话可以主动向医生说你希望副作用小一点的药。

@我是你永远******00512:不可以自愈,听大夫话,轻症吃的药副作用不大,顶多开始的几天爱瞌睡,或者有点偏头疼,没啥大影响。女生可能还会出现经期不规律,除非是你是特殊体质,不然副作用挺小的,而且对症下药之后专注力和情绪会恢复到健康状态。

@会心想***成:轻度可以的可以的!!!可能是逼自己太紧了,可以适当给自己放松。焦虑的时候深呼吸坐在床上什么都别想就是打坐,一直深呼吸直到自己冷静下来(也可以听听佛经什么的)。当你觉得情绪不对的时候放过自己,先完成小任务,多和朋友聊天,如果有条件的话去找心理咨询说说话会好很多[爱你]

圆的基础训练4个方法:法鸣老师的圆桌杂谈(5)

@-**-1:这种都是怎么查出来的 我感觉自己不是很专注 有点容易烦躁 应该去哪查呢?

@-K***LA:三甲医院精神科,跟医生说完状态之后会做测试和一些身体检查

@矢*:我高中的时候也是,把开的药倒了后用了大半年时间走出来(不敢建议投稿人,只希望投稿人不要失去希望,现在毕竟还是轻度,与其把治愈看作是一场战斗,不如看作和自己的和平对话[抱抱][抱抱]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是异物,而也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呀,轻柔抚摸自己,拥抱包容自己,说不定会心安很多[抱抱][抱抱]

@常**农:跟我很像,轻度抑郁中度焦虑,医生开了两次药都被我扔了,我选择自己走出来,目前还在拼搏中,坚持锻炼,正念冥想,看相关书籍,听《金刚经》。

@陌路***00:身体第一,先治病吧,我也在吃药,不要等到更严重了,到时候就算过了法考保上了研,可能都会因为病情加重而休学[抱抱][抱抱],先治病吧!你这么优秀,晚一点慢一点没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自己尽力就好[心]

苗苗的小贴士:首先,如果大家感觉自己心理上和身体上出现了不适,一定要马上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去医院就诊或者去寻找心理咨询的帮助,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担忧为此打破了自己的学习进度!一定一定要积极地正视当下的问题!!

关于焦虑,从小学到高中单纯的学习经历让大部分人都坚信努力必将得到回报,然而进入大学后大家却都或多或少在某些时刻萌生一种无力感,好像努力与结果不再对等,但这才是生活的常态。个体的努力是主观的,一切外界的评价(包括成绩、他人的态度、奖项的评选等)都是客观的。我们批评唯心主义,但落到自己身上时又总是企图用主观控制客观。这并不怪我们,是社会塑造了我们这种倾向。陌生人之间只能用量化的结果才能相互评价,在他人眼里我们是由简历/成绩单上列举的数字组成的。于是渐渐的结果的重要性错误地盖过了过程的,而我们也逐渐只会用结果来评价自己,忘记了过程中的万水千山。假如所有的努力都维系于一个不确定的结果,我们一定会因此感到非常焦虑,并会无数次停下来衡量自己目前的付出与预想的结果是否对等,试图找到一个确定的办法来保证自己上岸。但正如上文所说,个体不可能控制世界,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保证我们一定取得理想的成绩。

那么努力难道毫无意义?恰恰相反,努力是我们最重要的武器,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能控制的东西只有自己。需要修正的只不过是从前的认知:不要试图去控制世界,只需努力去影响结果。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说,新教徒通过从事自己的天职来侍奉上帝,在这过程中的一切金钱与名利都不过是意外的奖赏。我们为期几个月的坚持不该被最后那一瞬间的结果定义;能取得理想结果自然很好,但漫长跋涉中的养成的自律习惯与学会的知识才是更重要的东西。结果装饰外表,过程填充内在。我们应当活在生命中的每一刻,而不仅是某些成功与失败的瞬间。

关于同辈压力,每个人的时区不同,每个人的背景基础不同,只根据结果去比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不公平的,也许我们的基础就是不同的起点,除了天赋型选手,其他人做的好是因为有过付出。所以我们看到结果的差异,也可以考虑基础、背景与目标的不同,或许我们只是不同人生路上一段的相遇者,有人想去山巅,有人想去丛林,又何必比来必去的呢?

关于失败,我们不要过多的指责自己或者用【如果当初怎样怎样,我就能怎样怎样的】句式去反思,因为或许你当时的决定与选择就是你基于当时的情况、集中自己的所有能力而做出对于当时自己“最有利的决定”了,哪怕事后发现这个决定不够完美甚至不正确,那么用成长之后的自己去评价过去的自己,不够公平。我们可以去反思【接下来我还能做什么,我应该学习哪些才能够成长】,接受自己的不足,看到差距才能够有努力的方向,当然平静的接受自己的缺点也是一种需要锻炼的能力,这与过度批评和内耗有着本质的差别。那么经过思考后,我们发现我们还可以努力,还可以有机会去变得更好,或许失败就不只有痛苦可以品味了。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所做之事也必将流于普通。天赋是父母的礼物,换句话讲是一种不劳而获,所以没必要在天赋上建立自己的自尊。自己的行动才是我们在世间留下的痕迹。你所坚持的每一秒钟都意味着战胜了自身的懒惰和外界的诱惑,即便是短短一天也已经胜利了千百次。且多低头看看脚下的路,因为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也欢迎各位小伙伴们在心态失衡的时候找苗苗聊聊天倾诉一下情绪,或者是暂时放下复习的进程,给苗苗写一篇优秀的稿件,转换一下心情。苗苗的邮箱和私信永远为需要帮助的朋友敞开。

六、法硕和学硕的认可度区别,在考公中会有劣势吗?

圆的基础训练4个方法:法鸣老师的圆桌杂谈(6)

投稿:苗苗,我想问问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学硕士在社会认可度上有很大区别吗?听说法硕考公跟学硕比起来有很大劣势是真的吗?谢谢~

@801***少女:同问,如果想进法检的话是要优先考虑学硕吗[衰]

@go***sm89810:河南差别没有,只要求研究生

@zs***xh:你可以看一下省份表,山东法本法硕和法本学硕相差不大

@抹茶***肉松饼 :研究生学历只是敲门砖,也没见哪个单位明确说不要法硕只要学硕吧[doge]主要还是看能力

@杨***儿:重庆主城某区今年省考就只要某几个方向的学硕[doge]

@枝江***草姬:经济发达地区相对限的严,法律非法甚至法律法本,在报考条件上地位会低(原来我也看a手

@-***围脖-:报告,学硕劣势专业表示还不如法硕。公务员法硕好多能报的,学硕还要限制专业。想要深入了解可以多看看感兴趣公司的招聘启事以及公务员的职位表,会比别人说更靠谱。

@抹茶***tar:啊我觉得大部分法检还好吧 就个别热门地区有限制 且一般还会精确到具体方向 不是那个方向的学硕也考不了啊

@莱***33:直接看心仪地区的公告,就比如都说985好选调,但你看清楚有些省只有十几所或二十余所有资格去省市,其他985只能下县乡,这时候就是无效985了

@百利***蕾冰:要注意是“法学”还是“法学类”,前者只能是学硕,后者学硕专硕都可以

苗苗小贴士:苗苗曾经转载过一篇优秀的回答,点出了非法本法硕的体制内就业突围路径:非法本法硕考公受限,上岸公检法路在何方?相信能够给大家不少启发。此外,可参见公务员、红圈所、进企业,法学生职场干货指南,这些讲座里也一定有考公党们需要的求职干货~

七、有留学背景能否进入公检法?

投稿:我之前看到有评论说有的地方公检法不要有过留学背景的,请问这个是真的么[作揖]?

圆的基础训练4个方法:法鸣老师的圆桌杂谈(7)

@孤独****06:涉及公共安全的岗位大都是这样,法检少一些,公安多

@pppp****ppn:是 河南省考就是这样

@Fi***师:中央纪委每年录取名单一水的海外学历

@Sno****awa丶:sh是的

@拉面***蛋:看地区

@Cco***ive:公安一般不要出国超过六个月的,法检不清楚

@看完****学习:进去也升不上去呀关键

@熬**起:真的,部委什么都会限制

@改****不出来的ID:非常正常。

@吃猫***Z:这个要看当年的政策和岗位表。海外硕回来考公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专业认证,翻译过来虽然是一样的东西,但是很有可能会被认定为不在岗位要求的专业范围内。我的好朋友英硕回来国考就遇到这个情况,导致能报的岗少之又少。法检可能要看看目标城市之前的招录政策,有的城市认可llm,但有的就不要海外背景。

苗苗小贴士:伴随着考公热,类似的求助帖不少。有苗友反馈,岗位并没有明确要求不能有留学背景,打电话联系过也说不影响报考,但是其实会暗暗被筛掉。不过这一点是无根据的,大家兼听则明。

留学生包括有出国交流经历的吗?原则上是不包括的。

法检会不会歧视双非、歧视本科生?原则上是不会的。

直系亲属因赌博/吸毒/嫖娼/……接受过刑事/行政处罚,考法院、检察院的话,政审会过不了吗?据苗了解的情况来说是很有可能的,即使成功上岗,在之后的升职中也会碰到更严格的审查。

其实这些问题最佳答案就是去联系报考单位,每个单位的要求都会略微有出入,看公告、直接打电话去询问是最稳妥的方式。

可参见 讲座|法学考公的岗位偏好与备考方法

八、础法律工作者服务证是什么?

投稿:苗~你好呀,我想问一下关于基础法律工作者服务证的事,百度没有很多关于这个证的介绍……想知道这个证是低配版法律职业资格证,只能从事民诉方面的工作还是什么东西呀[打call] ?

圆的基础训练4个方法:法鸣老师的圆桌杂谈(8)

@是旋***儿啊:法律工作者嘛。我了解不太深,但是知道这个证是当地司法局发的,一般都是挂xx街道或者乡的法律服务所,仅限于接限定范围街道乡的案子,但在我这一般市里的案子都可以接,接法律援助比较多点。 至于能不能接刑诉不太清楚,行政诉讼好像可以的。

@Y****W_:能接民事和行政的案子,刑事的不可以,也可以做民事的法律援助和包村的类似法律顾问,但是这个证我们这里是不定期考的,可能隔好几年才考一次。srds光民事类型的案子就很多啦,而且这种服务所更接地气,收费比律所稍微低一点,绝大部分人都负担得起,实在困难的符合援助条件的服务所会帮助申请法援的

九、考公必须入党吗?

投稿:苗苗,想问一下考法院和检察院需要是党员吗?大学应该入不了了,研究生可能也入不了,考这两个岗位必须是党员吗?不是党员会有什么影响吗?

@崔胜***爱猪猪诶:法检不用,监察委需要。

@笔*水:不是必须,但最好是。

@To***Lin:招考的时候不是有岗位要求嘛,留心看一下。

@sec***洒1:你查岗位报名要求呀?

@·冲**鸭·:不需要。

@Tak***ha:但是选调是需要的吧?

十、北上广深中哪个最适合作为律师执业?

圆的基础训练4个方法:法鸣老师的圆桌杂谈(9)

投稿:苗苗,有志于在一线城市当律师执业的朋友是如何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中选择的?选择的理由是啥?

@Fr***YT:既然决定去一线了,法律行业首选北京。

@嘟嘟****噗:北上发展会更好吧,但是竞争会更激烈,生活成本也更高。深圳和广州的话市场远远比不上北上,但是竞争和生活成本稍微小一些。

@真***假斗:深广优先广州,东西好吃,过得舒服。

苗苗的小贴士:苗苗有一个漂泊的故事想分享给大家:留不下的都市,回不去的故乡

十一、考公是否是最优解?怎么给自己留后路?

Q1:你好!想投稿~想问下法检是不是法学生考公的最优解,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岗位呢?

Q2:苗苗,想问一下各位法学考公的同学,考公肯定有失利的风险,但是准备考公有需要大量的时间,往往容易错过律所的招人,大家一般怎么给自己留后路呢?很担心考不上的话,其他的路也没了。

圆的基础训练4个方法:法鸣老师的圆桌杂谈(10)

@岁*酿:我在司法局,觉得工作和专业知识没什么联系。没什么挑战,目前觉得法检更好,也有可能是围城效应,希望有法院检察院的跟我交流交流[单身狗]

@法考主****过过:我们这法院忙到飞起,打字要利索,因为开庭要速录。跟庭、写文书、跟当事人沟通、归档整理、送达样样都干,10月份开始加班到年末[doge]每天一个庭算少的了,审限追着你跑,工作狂欢迎加入。

@海棠***尽:我也在司法局,上班第二天,我就想跑路了[苦涩]

@沈*圆:千万千万千万千万不要把考公当作唯一的路

@阿旺***猫:是的 会崩溃

@-波光***脖-:真的,血泪经验。能工作先工作,去律所把证拿了想考公还可以考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岗位,不然真的好愁[泪]

@白桃***呀:今年应届生,去年暑假到现在一直在考公考公,期间放弃了两个大所和一个国企……目前没上岸也没工作[苦涩]法学考公的人真的很多,而且法学岗位基本就一次招一个人。

@比*脆:法学考公的话,国考有税务海事局证监会银保监还有一些党群机关,以及某政法机关,省考可能还有纪委等,其实蛮多机关单位都会有法学对口的岗位,就看当年有没有设置了。

苗苗的小贴士:从哪些职业最受政法院校毕业生欢迎来看,考公大军在法学毕业生中仍然占据相当多的数量。经济增速减缓、人口红利殆尽、中美贸易战,再叠加持续三年多的新冠疫情,在把一代青年甩出梦想轨道的时候,时代真的连一声招呼都不打。广大青年们更需要有个东西罩在自己头顶,即使会遮蔽一些阳光,但能够为自己遮风挡雨;即使不能再感受到内心里孤勇者的冲动,但能够保障小日子的安安稳稳。编制给大家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这个安全感首先就来自于,只要你不主动违法犯罪,基本上不会失业,即使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也只是提拔受阻或降级使用,很难达到开除公职的地步。基本上不会失业就意味着,无论年终奖是否会降薪,至少编制内的每月工资收入会保持不缩水,而且到点发工资,很少拖欠。

但是,除了考公,法学生仍然有许多道路可以选择,包括但不限于律所执业、企业法务、公益组织、法律传媒行业……甚至转行。在大时代的浪潮中,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可能、也不应该存在所谓的“最优解”。编制、待遇、户口和所谓的“体面”如果更多的是带来压力和束缚,那么完全可以放下这些包袱。

至于如何在考公和求职之间做两手安排,根据苗苗现在的观察,律所招人也希望招到在入职之前就已经在该团队长期实习过的同学,律所实习和考公复习必然会相互挤占时间,因此苗苗建议大家可以根据不同职业方向的求职特点穿插安排求职的时间节点,明确求职主要方向,同时适当兼顾其他职业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