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草在农村春天遍地都是(没想到有这么大的用处)

如果不是那年我腿上的那个毒疮,如果不是祖母从门楼的杂货堆里翻出那把苦艾,当时我还真不知道苦艾竟有如此大的用处,更不知道我还要忍受多长时间被毒疮侵袭的苦痛。

这种草在农村春天遍地都是(没想到有这么大的用处)(1)

那年,我六岁。那是一个金色的秋天,我的腿上突然长出一个毒疮来。那毒疮状如鸡蛋,红肿胀疼,每迈动一步都要皱一下眉头。一天,祖母发现了我腿上的毒疮,吃惊地问:"娃呀,你咋不早吭气呢!"她忙不迭地搬出一挂梯子,搭在门楼上,小心翼翼地爬上门楼,翻出一把干苦艾。她让我坐在凳子上,在那把干苦艾上滴了几滴麻油,然后把苦艾点燃了。我看见苦艾升起一股袅袅青烟,接着我闻见了阵阵浓郁的气味,那气味香中有苦、苦中含香,直透肺腑。祖母把冒着青烟的苦艾凑近我腿上的毒疮,慢慢来回环绕炙熏。我感觉腿上的毒疮立刻有一种痒痒地灼疼,同时伴着一种舒服的感觉。我问祖母:"这是啥东西?"祖母说:"这是苦艾。别看它不起眼,用处大着呐!能祛毒气,治百病,小到火眼肿疼,大到癫痫中风。"我好奇地问:"这是真的?"祖母说:"当然是真的了。你没见你爷爷每年的端午节都要割艾呀!"祖母用艾叶给我熏炙了五六次,那毒疮竟奇迹般地消失。我开始对苦艾产生了敬佩的感情。

这种草在农村春天遍地都是(没想到有这么大的用处)(2)

我的家乡在豫西山区,满山遍野都生长着齐腰深的苦艾。一个初夏的早上,我和祖母是田野里放牛。祖母指着一片蒿草对我说:"这就是苦艾。"我走上前去,仔细看了又看,发现苦艾根本不讲究地理环境,有的生长在田埂边,有的长在石头缝里,生苗成丛,其茎自直,其叶四布,丛丛都长得异常茂盛。我双手揽住一丛苦艾,把脸贴上去,闻了又闻,好香!我对祖母说:"既然苦艾能治病,咱割它回家吧?"祖母说:"眼下不能割,割艾要等到端午节这天早晨,最好是天亮之前。"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在天亮之前割艾?"祖母说:"这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规矩,我也说不清,据说是天亮以后割艾,药力就下降了。"

这种草在农村春天遍地都是(没想到有这么大的用处)(3)

我对祖母的解释并不满意,天亮之前与天亮之后有什么区别,苦艾的药力真的在一瞬间会下降?可是,我见大人们在每年的端午节那天,总是天不亮就上山割艾了。记得有一年的端午节,天没有亮,我还在酣睡,祖母一边摇晃我,一边说:"快起来,跟我上山割苦艾!"听说割苦艾,我一骨碌爬起来,揉揉睡眼惺忪的眼睛,穿上鞋子,跟着祖母走进了漆黑的田野。田野里已经有许多人影在晃动,那是早起的人们已经在割苦艾了。祖母和我割下一大捆沾满露水的苦艾,回到家时,天才大亮。祖母坐在院子里,把割回的苦艾像辫头发辫子一样,细心地辫起来,然后一串串地挂在房檐下,于是满院子都有了香气。因为苦艾的香气很特别,所以每年的端午节,家乡女孩子做香串的时候,总要往香串里塞一些艾叶。香串做成后,挂在床头,那香气氤氲缭绕,经久不散。端午节除了做香串塞入艾叶,我们家乡的人家还把艾叶挂在自家门上,因为艾叶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可见,古人在门楣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盛夏的夜晚,暑热难耐,又遭蚊蝇肆虐时,取一把苦艾点燃了,那蚊蝇立刻销声匿迹。这也许就是《本草纲目》上说的"艾叶驱诸虫"之功效吧。

这种草在农村春天遍地都是(没想到有这么大的用处)(4)

《本草纲目》曰:"艾叶,味苦,微温,无毒……"艾叶不但可以祛病医痛,而且可做菜肴,以食医病。唐代医药学家孟诜撰写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中,把艾蒿的食疗作用加以补充:"春月采嫩艾作菜食,或和面做混沌如弹子,吞三五枚,以饭压之,治一切恶气……"可见,苦艾在人们是生活中无处不在。

去年端午节的早晨,我晨练回来,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香味,"苦艾!"我的潜意识了立刻跳出这个字眼。我驻足向四周搜寻,一个六十多岁的乡下大伯面前摆放着一把一把的苦艾。我走上前去,拿起一把苦艾放在鼻子上,贪婪地吮吸着,我周身有了一种清爽的惬意。"买几把吧?别看这艾草不起眼,用处不小,能驱蚊蝇呢!"这位大伯扬起脸对我说。我想起了祖母的话。

这种草在农村春天遍地都是(没想到有这么大的用处)(5)

是啊!世界上有很多不起眼的东西,曾经不被人们注意,有的人甚至诅咒它、践踏它。孰不知,它对人类、社会却有着不可低估的功绩,千万不要蔑视它、亵渎它,比如苦艾。

我不加思索地买下几把苦艾,嗅着苦艾的香气,反复咀嚼着卖艾老人的话:"别看这艾草不起眼,用处不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