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相遇愿你安好,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人在职场,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随遇而安,有时候并不是敷衍生活,反而却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题记

村里的二叔曾当兵在蓬莱,小时候去串门,总是跟我讲起当年镇守蓬莱黑山岛的往事。尤其是在1988年,他还亲眼目睹过“海市蜃楼”。那是最初听到关于蓬莱的故事,那时感觉蓬莱很神秘,离自己也很遥远。

有幸相遇愿你安好,邂逅相遇适我愿兮(1)

1988年蓬莱海域的海市蜃楼,下面的实景为八仙渡

记得小时候书中读到秦始皇三次东巡,都曾上岛。更增添了蓬莱访仙求药的神异色彩。

从学校毕业,本来是应聘的济南一家XY公司的岗位,入职集训完后却被分到了XY集团(蓬莱)工业园。当时一起入职的同学一听说去蓬莱,都纷纷打退堂鼓了,有的索性在试用期内就远走高飞了。

自己是从山区走出来的孩子,倒感觉没有什么心理落差。不管是省会济南,还是半岛末端的小城蓬莱,只要有一个地方落脚,能有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就行了。更何况,集团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过去工作,底薪上每人给加一百块钱的补贴。2000年对于刚毕业五百来块钱底薪的我,这一百块钱的补助还是相当可观的。

小的时候,记得山沟里来了位黄雀抽挂的算命先生,说我天地之格均为木,中间人格:在水一方。

对于海边的蓬莱,加之儿时听说的故事。我还是心之向往并怀揣梦想。

就这样扛起行李,一人从济南甸柳庄坐上通往蓬莱的依维柯,经过6个小时的颠簸到了蓬莱。

一下车,感觉这里的天真好,天蓝,海蓝。迎面扑来的是夹带着海蛎子味的清凉海风,完全没有了济南那份火炉的炙烤感。

政工科报道后第二天,书记将我们这些今年入职的召集在一起开了个动员会。这时才知,我们这个专业的人要到车间实习至少一年。根据各个车间实习生的表现及车间主任的评价,最终才能决定上调研究所的时间。

金工车间,车铣刨磨钳,设备全部摸一遍。磨一把车刀,原来是书本上那抽象的主偏角,副偏角,刃偏角,在车间师傅的指导下,自己也能三下五除二上手磨出来。焊接车间,氩弧焊,激光焊,钎焊,点焊,每一道焊接工序都实战后,才知这一个成品上,原来有这么多焊点。机修车间,面对各种疑难杂症,老维修师望闻问切,犹如扁鹊行医。关键时候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故障原因。跟在这些工匠身边久了,我才知道。机床导轨最平的面不是磨出来的,是靠老师傅的刮刀刮出来的。在园区3000万新设备引进的过程中,有幸参与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数控设备的调试。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了什么叫,“绝知此事要躬行”。

由学校跨到社会的这一阶段,我是一个被“戍边者”。但从自己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角度,我又是一个幸运者。

刚到一车间实习不久,车间技术员徐姐休产假。我被临时替补到这个位置,每天与研究所接触的机会多起来。发图,工艺,设计变更,改图,都得自己去研究所跑。一来二去,研究所的人不到两周也就混了个脸熟,包括那两个不苟言笑的老头:所长和副所长,有时在车间碰面了也能唠上两句。

古人云,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就是。

认识ZJ是在一个偶然的时间。忽然有一天,一踏进研究所的门发现上班的人多出了七八个。一问才知,原来这些去上海参加博览会调研学习的技术骨干刚回来上班。在往车间发图时,发现一张图面漏标了加工精度符号,我看设计审核签字是ZJ,就问晒图的大姐ZJ是谁?大姐隔着窗指了指副所长旁边那位扎着马尾辫的。我就直接找了过去,她先是惊讶的看了下我,接着看了一遍图纸又翻看了下左上角的工艺,然后不情愿的在图面上添上了漏掉的加工符号,旁边签上了ZJ和日期。

自己拿着图面一边往车间走,一边想。技术骨干牛什么牛,设计审核的东西一样不是会出错。不过发现图面上的ZJ签字写的很漂亮。

晚上在食堂吃饭时,车间办公室里坐我对面的阿东哥端着快餐杯凑了过来。问我,“今天是不是去研究所捅什么篓子了?”

问得我一头雾水。东哥却挨我坐下娓娓道来,“你也不想想,当着所长副所长的面,你跟人家讲图面错了,多掉价的事,而且人家还是个女孩子,就不能委婉点……”

在接下来的聊天中,得知ZJ原来也是单身。公司内外不知有多少介绍对象的,都没成的。

于是每天下午打卡的时间,我都会卡着研究所下班的时间才下去打卡。

于是食堂中午打饭,我总会排在那个熟悉的马尾辫后面。

有幸相遇愿你安好,邂逅相遇适我愿兮(2)

2005年5月23日,一起在蓬莱抹直口看到的海市蜃楼

第二次不期而遇,是在钟楼东路拐角处的“抹直口书房”。

北面临海的这个小城,几乎感觉不到秋天的存在,西北风一吹,基本上冬天就来了。抹直口书屋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便民书房。为了阅读方便,也是为了打发这个漫长的冬天。我加入了这个书屋的志愿者服务,每天下班后就过去,九点关门。按照索引号将归还的书归位后,大部分时间自己可以找个空位捧着一本书静读。

在一个周五的晚上,阅读累了抬头瞬间。那个熟悉的马尾映入了我的眼帘。从此在她来书屋的日子里,他的手里便多了一杯热饮。慢慢地在她的对面,我就成了一个默默的陪读者。

再后来我们由于工作随迁过三个城市,发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书房。

这个阅读的习惯,我们一直延续到今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