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还有哪些难题待突破 大咖共话三电产业

中新经纬10月21日电 (吴晓薇)21日,中新经纬主办“行业主升浪”专题会议第五期活动,本期主题为“三电”系统持续创新,带领新能源汽车乘风破浪,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三电还有哪些难题待突破 大咖共话三电产业?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三电还有哪些难题待突破 大咖共话三电产业

三电还有哪些难题待突破 大咖共话三电产业

中新经纬10月21日电 (吴晓薇)21日,中新经纬主办“行业主升浪”专题会议第五期活动,本期主题为“三电”系统持续创新,带领新能源汽车乘风破浪。

  近来,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特征,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并拉动车市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大超预期下,上游的“三电”系统产业将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在21日举行的“行业主升浪”专题线上交流会上,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一起共话趋势,破局产业控成本、提能效等专业问题。该活动由中国新闻社财经新媒体中新经纬主办。

  “新能源汽车今年的发展大大超过了预期。与此同时,传统汽车的销量在下滑。”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汽车分析师张翔指出,今年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300万辆,对上游拉动非常大。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下,“三电”系统行业迎来利好。

  “三电”系统包括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控制器三部分,也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电池是整个“三电”系统的心脏。

  据张翔介绍,目前,电池的成本约占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的40%,部分高端车型的电池成本占比可能超过50%。再加上驱动电机和整车控制器,“三电”系统的成本占比可以达到整车的60%,甚至更高。

  然而,原材料成本上涨和“缺芯”问题成为行业需要共同面临的难题。

  “由于整个行业快速发展导致供应链波动,特别是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已经不是一家企业或一个行业的问题,可能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应对。”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来旭春说。

  面对芯片短缺问题,张翔表示,其实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依赖度不是太大,真正受到重大影响的是智能汽车。

  行业该如何控成本?与会嘉宾共同指出,关键在于创新。

  以“三电”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电池为例,生产环节涉及两个层面的创新。一是材料创新,二是动力电池结构创新。

  事实上,为了降成本、增加话语权,不少车企着手自建供应链。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下脱颖而出,“三电”企业该做些什么?

  来旭春认为,关键要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对我们来说,就是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做好工艺跟产品结构上的一些创新,做好制造业。我相信把自身产品做好,品牌价值自然会显现。”

  “提高效能最主要的一个手段还是技术创新。”张翔说,动力电池这个领域,最近一两年的变化很明显。最开始新能源电池采用磷酸铁锂和锰酸锂,三元锂电池比较成熟以后,迅速占领乘用车市场。在刀片电池优化磷酸铁锂结构之后,今年8月份,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又超过了三元锂电池。技术创新会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提高能效。在技术创新迭代的过程中,如果谁跟不上,很可能就处于劣势地位。(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