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多渺小看完颠覆你的认知(人类简史三部曲)

人类有多渺小看完颠覆你的认知(人类简史三部曲)(1)

《人类简史》三部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和《今日简史》。具体讲什么,这里也不剧透,互联网讲得太详细,也未必很多读者会感兴趣,所以本篇只谈个人感觉。三部曲虽然是畅销书,但却是一位历史学家的著作,所以褒贬不一,对此我则站在支持那边。我现在也只是看完前两本,但就已经被征服到必须说话,必须敲字扩展一下自己对这份见识的参与。

我把我在社交媒体上的原话搬出来先——“这样拥有宏大格局的书看多了,一方面觉得自己渺小,另一方面觉得自己伟大”。套用吉米·巴特勒公式,你们对应一下。我此前由于战术安排失误导致日常时间被消耗到极致,因此只能工作无法阅读。我正在伤感自己的人生太压抑了,结果就遇到这三部曲。

他们是我的菜,充满神秘主义,不夸张来说比起任何科幻电影都要充满想象力,然而却是基于现实基础演变的话题而已。像人类最终会变成上帝以及群体基因的先进改造都是非常肤浅的假设,例如直接读取人类意识或者设计主观意识直接导致该项人类优势报废,诸如此类。由于太过震撼,我无法深刻记住太多细节,但那一刻精神是豁然开朗的。

因此我要觉悟整个人类都是渺小的,更何况具体到我这个人身上。于是联想到现实存在的任何烦恼,一下子就感觉陌生。这当然不是逃避的借口,也无法提供确定参考,可是那种对我来说原本就存在的使命感提升一个档次地被激活,顺理成章开始重新认知自我。看起来就是信仰,对象即自我。那样子解读以后,我就开始同时伟大了。

《人类简史》三部曲的力度刚刚好,没有《存在与时间》或者《后形而上学思想》这样深奥到必须算没必要启蒙,并非《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夜》那样乔伊斯式的意识流,也不是《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这样简单粗暴就是个故事。这三本书结合科普和专业,就好像一节我感兴趣的历史课堂,从一开始就能消化。

读完大概对我这个级别的人来说不会影响生活,没能转化为市场营销工具,或者写出这篇读后感能招募一些广告费,但却潜移默化地增加我的认知趋势。都说贫穷限制想象力,其实未必,因为贫穷无法限制阅读,而假设一直可以超越现实。我永远相信格局会改变人生,如果自身无法兑现,只是说明个体太差劲,并不影响结论。

即便这样,我还是感觉到了开卷有益。当历史试图迫使我将社交范围缩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时,我却靠着现实提供的支持甚至超越琴棋书画达到无实际载体的意识链接上,于是连发呆和受打击都变得意味深长起来。以人为本是重要的,但当个体很难按照标准实践以后,不妨集中到自己身上。让自己变得更活跃,就是好事。

阅读《人类简史》这样的书籍,可能现实的我没有什么变化,但我永远最好的朋友——就是我自己,意识自我——却不断在升级。就像智能手机系统一样,能搭载更好使的应用。我想说,如果上帝让个体解锁的是地狱模式,那么逆转的话就非常伟大,输掉也能赚这辈子活着。

我永远唯一羡慕的人,就是我最好的朋友,那个假设中更好的我。仅供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