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如何对待是非之人(孔夫子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有一个叫稽康的,和另外一个竹林七贤叫山涛的,是好朋友。由于山涛后来投靠了司马氏政权,两人闹崩了。稽康就给山涛写了一个《与山巨源绝交书》,上面有一句: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这里面就有一个关于孔子“护短”的典故。

孔夫子如何对待是非之人(孔夫子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1)

话说有一次,孔子要出去办事儿。结果还没出门,就下起雨来了。也不知道当时孔子的经济状况是买不起伞,还是家里的伞坏了?总而言之,孔子没有伞防雨。下着雨不能出门,怎么办呢?孔子犯愁了。这时,孔子的学生们看到了。有人就出主意说:“夫子啊!您没伞不要紧,您可以借把伞出去。”孔子说:“我向谁借呢?你有吗?”学生笑笑说:“,我没有,但是我知道子夏有伞。子夏也是您的弟子,您向他借,他能不借给您吗?”

孔夫子如何对待是非之人(孔夫子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2)

“不行!不行!”孔子一听,连连摆手,说:“你不了解子夏这个人,他特别吝惜自己的财物。只要是他的东西,爱惜得不得了,别人只要是跟他借东西,他就心疼的不得了,不愿意借给别人。即便是碍着面子借出去了,他都会好几天睡不着觉的。他怕借出去的东西,人家给他使坏了。你说我要向他借把伞,我是他老师,他又不好意思不借给我,我要是借了,他又得两宿睡不着觉了。我不能让他担这个心啊!”孔子顿了顿又说:“与朋友相交,应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样和朋友才会长久地相处啊!你要是明知道他的短处,还非得去碰,几次下来,人家就不乐意搭理你了。”朋友们,原来我们现在所说的“护短!护短!”感情是从孔夫子这里出来的。

孔夫子如何对待是非之人(孔夫子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3)

“护短”,每个人都有,是人的一种潜意识,比如当人的身体受到病毒侵入时,体内的防御机制就会自动启动。中国人的“护短”意识,是建立在保护家人或自己的本能反应,它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了。但如果为了保护亲人、朋友或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就不允许他人进行批评、指责,甚至不许别人说出这种短处,就是一种不理性的思维了。

孔夫子如何对待是非之人(孔夫子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4)

孔子能够避免揭露别人的短处,而发扬别人的长处,可以说是孔子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了。

后世我们就把庇护亲友、爱人、自己的过失或缺点叫做,叫作“护短”。

孔夫子如何对待是非之人(孔夫子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