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水各层次名称(隧道防水施工工艺及流程)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综合难度和规模最大的隧道工程,该工程于2011年1月正式开工,西人工岛长度为625m,最宽处190m,面积9.7万平方米。外包防水设计为喷涂聚脲防水涂料,该材料特点:附着力好、高强度、高弹性,连续无接缝,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老化性,使用喷涂聚脲防水涂料作防腐、防水层是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手段。

一、岛隧工程外包防水范围及构造层次

喷涂聚脲防水涂料范围为所有 5.5m标高以下的结构(不包括 5.5m板顶面)迎水面,包括外侧墙表面、 4m标高板顶面等。详见图1、图2。

隧道防水各层次名称(隧道防水施工工艺及流程)(1)

图1 4m标高截面防水构造图

隧道防水各层次名称(隧道防水施工工艺及流程)(2)

图2 5.5m标高截面防水构造图

(图:变形缝处外贴式止水带聚脲涂层构造)

2) 阴阳角处聚脲涂层构造

阴角处平、立面各30cm范围内聚脲涂层厚度为2mm,阳角处平、立面各20cm范围内聚脲涂层厚度为2mm。

隧道防水各层次名称(隧道防水施工工艺及流程)(3)

隧道防水各层次名称(隧道防水施工工艺及流程)(4)

(图:阴阳角处聚脲图层构造)

3) 收头处防水

顶部收头至 5.5板顶边缘(非变形缝处涂层不需加厚),需设置低模量聚氨酯密封胶封边;底部收头需至底板倒角下口。

隧道防水各层次名称(隧道防水施工工艺及流程)(5)

(图:变形缝收头处聚脲涂层构造)

隧道防水各层次名称(隧道防水施工工艺及流程)(6)

(图:底部收头处聚脲图层构造)

4) 变形缝顶部及底部

都需在收头处设置低模量聚氨酯密封胶封边,底部收头只需至底板倒角上口。变形缝底部收头处聚脲涂层构造见图。

隧道防水各层次名称(隧道防水施工工艺及流程)(7)

(图:变形缝收头处聚脲涂层构造)

5) 侧墙顶部

回填土面以上, 5.5m标高以下部分,聚脲涂层需加厚至2mm,并需设置聚乙烯泡沫保护板,厚度l0mm。

隧道防水各层次名称(隧道防水施工工艺及流程)(8)

(图:侧墙顶部回填土面处构造图)

6) 搭接施工

喷涂聚脲防水涂层两次施工间隔在6小时以上,需要搭接连成一体的部位,在第一次施工时应预留出15~20cm的操作面同后续防水层进行可靠的搭接。施工后续防水层前,应对已施工的防水层边缘15cm宽度范围内的涂层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保证原有防水层表面清洁、干燥、无油污及其他污染物。采用高固含聚氨酯搭接底涂,对原有防水层表面15cm范围内做预处理,在4~24小时之内喷涂后续防水层,后续防水层与原有防水层搭接宽度至少l0cm。

6. 聚脲涂层修补

当喷涂聚脲完成一个面的施工时,必须及时检查,如发现有针孔时及时采用少量手刮聚脲材料按比例用手工快速调制封堵针孔。

隧道防水各层次名称(隧道防水施工工艺及流程)(9)

如果在喷涂过程中出现小于250cm2的鼓包,修补涂层时,先剔除鼓包,清除损伤及粘结不牢的涂层,并将缺陷部位边缘100mm范围内的涂层及基层打毛清理干净,涂高固含聚氨酯配套底涂。底涂固化后,采用少量手刮聚脲材料按比例用手工修补至设计厚度。

对于大于250cm的鼓包及破损处,应剔除至混凝土基层,重新刮涂基层处理剂、按设计要求厚度喷涂聚脲涂层,喷涂聚脲涂层之前应采用高固含聚氨酯配套底涂对原有防水层表面进行处理。 防止重新喷涂的涂层与原聚脲涂层界面粘结不牢而产生分层。

文章转载非原创,侵权联系小编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