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中小学教育未来发展 为教育的更美好未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沈蒙和

25岁的陈雯霞,是景宁中学高三英语老师,扎着利落的马尾辫走在校园里,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学生都爱喊她的英文名字Felicia。

2020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的她,其实也是景宁中学2016届毕业生,本学期是入职母校的第三个学年,刚获得丽水市教师业务水平考试的一等奖,成了学校的骄傲,也让学生们引以为豪。

县城中小学教育未来发展 为教育的更美好未来(1)

留不住人也招不到人,县中曾进入低谷

“相信‘县中崛起’计划实施后,我们校园里会有更多优秀的老师。”校长夏建民信心满满。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印发了《浙江省山区26县和海岛县“县中崛起”行动计划》,加强薄弱地区的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推进全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包括招生管理、教师管理、县中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县中对口帮扶、优化学生培养环境、创建现代化高中学校、分类办学、提高县中经费投入水平、教科研指导等九方面措施,力度空前。

景宁中学,就是这份“县中崛起”行动计划的对象之一。

县城中小学教育未来发展 为教育的更美好未来(2)

在此工作了20多年的夏建民向钱报记者坦言,这些年来,县中最缺的是人——生源不断流失,优秀老师留不住,甚至不愿来。“从前,我们去师范大学招聘会上设摊,经常门可罗雀。我只好尝试打‘感情牌’,在招聘会前,自掏腰包请优秀的师范毕业生们吃饭。但景宁这样的县城条件,确实没法跟大城市比。即便如此,也很难招到好老师。”

师资跟不上,生源更加留不住。2011年,景宁中学进入最低谷——当年高考仅3名学生考生重点线,被外界称为“可以散伙的学校”。

当时的校长陈战耕和年级段长夏建民等老师们都急了,不拼不行!加强学校管理,提高老师素质,和顶尖高中结对,给老师找老师……那几年,这所县中真是用上了一切能用的办法。

陈雯霞就是在那时,第一次来到景宁中学,成为一名高一新生。

新鲜血液输入,县中走出低谷

2013年的夏天,还是初三生的陈雯霞和所有同龄人一样,纠结去哪儿念高中。“我问了一圈周围的同学,他们的想法都是能去外面读就去,因为当时在多数本地人眼中,外面的师资力量等各方面条件都比景宁中学好,连中考录取分数线都要高出几十分甚至上百分。”她回忆。

但陈雯霞很快意识到,传说和现实有距离,她很难适应外面的高中,于是转学回到家门口的景宁中学。有父母的陪伴,也有老师的倾囊相授,她的学习状态越来越好。

县城中小学教育未来发展 为教育的更美好未来(3)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陈雯霞冲进了丽水市前六十名,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更令她意外的是,寒假某一天,校长和老师专程来家访,鼓励她再接再厉,还送上了奖学金、牛奶和食用油等年货。“当时又激动又开心,就想着未来不能辜负学校的期望。”她告诉钱报记者,这样的“喜访”后来还成了学校一项传统。

在景宁中学读书的三年,陈雯霞明确感觉到了学校的变化,无论老师的教育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状态,都不断提高。所以,能进入理想大学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社会对这所县中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而在夏建民看来,学校的师资逐步稳定,而且不断有新鲜血液输入,是让景宁中学接下来10年能逐步走出低谷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培养农村教师,省内部分高校从那时起面向欠发达地区招收定向师范生,即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这意味着,景宁的优秀学子可以通过这条路读师范,毕业后再反哺家乡。

一系列行动计划,成就双向奔赴

2016年的夏天,陈雯霞在高考志愿表上,填上了杭师大定向师范生。

其实,陈雯霞早早就锁定了师范专业:“因为无论是从我的兴趣而言,还是从我的个人条件、家庭等因素方面来说,当老师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当时她还有一个选择,是湖南师范大学,因为已经通过了面试,成绩也符合要求,只要填报就一定能上。同样是读师范,这个选择比定向师范生有更多可能性,可陈雯霞左思右想,还是填了杭师大的师范定向,毕业回景宁教书。

“一是因为可以减免学费;二是因为明确了未来的工作,更有规划性;三是能回母校工作,和敬爱的老师们成为‘战友’。”陈霞雯解释说。所以,尽管在外看遍大千世界的繁华,但是如今重回景宁工作,她也从未后悔。“在母校工作,我有一种家的感觉。”

“家”的牵绊,在她大学四年求学生涯中,始终都在。景宁中学近年重视师资培养,不光是给新入职的老师办了“致远班”,定期培训,连定向师范生大学在读期间,也要接受定期考核。每年寒暑假,这些定向师范生都要到景宁中学分享自己求学期间的收获。像陈雯霞就拿过定向生汇报一等奖。

县城中小学教育未来发展 为教育的更美好未来(4)

重回母校,换了一个身份,陈雯霞最深刻的感受是:当老师真不容易,尤其在县中,更加感恩原来的老师们。入职第三年,师傅对她的评价是:有爱,耐心,爱生如子,精力充沛。“我本身是景宁教育的受益人,对这所学校的一切深怀感恩,期待成为更好的自己,照亮更多的他们。”陈老师说。

对于学校现状,陈雯霞最大的期待,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支持。这同样也是校长夏建民的期待,通过“县中崛起”行动计划,或许马上就会实现。

钱报记者在这份行动计划上看到,接下来将有如下举措:禁止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县中非正常调动校长和教师;为山区26县和海岛县培养一批省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并实行“戴帽下达、人走帽留”的管理机制;组织省内优质普通高中与县中开展联合办学或对口帮扶,确保每所薄弱县中至少有1所优质普通高中结对帮扶、协同发展;大力实施“银龄讲学计划”,省统一组织聘请身体健康的高中优秀退休教师到县中任教……

据了解,景宁中学即将和省内一所顶尖高中开展联合办学。

县中崛起,其实是一场双向奔赴,学校自身要努力,也需要外力支持,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