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

上海滩,陆家嘴。这里已经成为上海的新地标,其纸醉金迷远非常人想象。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1)

而其之所以得名“陆家嘴”,据说来源于明朝书法家陆深。而这位陆深,则可能来自于一个古老而高贵的家族——吴郡陆氏。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2)

吴郡陆氏,大名鼎鼎的吴郡四姓(朱、张、顾、陆)之一,也名列江东四大家族之列(虞、魏、顾、陆)。其始祖据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齐宣王之弟,因其封于“陆”地而得名。汉初,其家族逐渐迁徙到吴地,并逐渐在此地生根发芽,等到汉末三国时期,陆氏已经成为了江东地区的顶级豪强家族。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3)

提到三国时期的陆氏族人,大家可能都会脱口而出陆逊陆伯言。确实,陆逊确实是这段时间里陆氏最出名的人物;但是,陆逊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出场,却是以一场围城战开始的。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天下大乱。此时袁术已在寿春称帝,派人向庐江太守陆康借粮。陆康以袁术叛逆为由予以拒绝,袁术便发兵围困庐江。在坚壁清野两年后,庐江城破,陆康发愤而卒,庐江城中的陆氏族人也死亡过半。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4)

此时年方十岁的陆逊作为陆康的从孙,也在庐江城中。在陆康回绝袁术,自知大祸临头时,他就让陆逊带着自己的幼子陆绩一起逃回了吴郡。而在陆康去世后,陆逊也成为了吴郡陆氏的领头人物。

在这里多说陆绩几句:陆绩也是进过二十四孝的,虽然他的行为实在称不上是有多孝顺(陆绩怀橘,即他去袁术那里做客,临走前揣怀里几个橘子走,被人发现了说是要带回去给母亲吃)。和陆逊一起逃走后,年纪轻轻的陆绩在孙吴政坛上倒是闪耀过一阵,但是一直没得到重用,三十三岁就死在了郁林太守任上。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5)

而之所以得不到孙策兄弟的重用,除了直接原因抗言直谏(“以直道见惮”)外,恐怕还有一个不能说也不必说的原因:当年围城二年逼死无数陆氏族人的,正是孙策。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6)

说起来,这也正是一桩三输的局:陆康拼死守城,最终城破身死;袁术大逆不道,最终也众叛亲离;而孙策围攻庐江前,袁术给他画了个饼,说庐江城打下来就是你的,结果最后却根本没兑现。不得已下,孙策只能带人回到江东,重谋发展。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7)

之前我们就说过,孙氏家族虽然出身江东,却并不是豪门大族,根基不牢;而要想立足江东开创帝业,就必须依赖本地大家族的力量。这些家族里,当然包括势力最为强大的陆氏。其拉拢对象,首当其冲当然是陆逊。

拉拢陆逊,一是因为他是此时陆家实际的话事人,二是因为他毕竟不是陆康的直系亲属,有些事情要好说些。于是,二十一岁的陆逊便进入了孙权的幕府,还迎娶了孙策的女儿,成了孙家的女婿。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8)

尽管如此,大多数人还是在读《三国演义》至襄樊之战时,他写信恭维关羽才知道江东有此人。实际上,正史上陆逊崭露头角的时候也差不多就在这时候,那么此前他在干什么呢?他在打山越。

如果说,合肥是孙吴政权的地狱副本的话,那么山越就是它的福利局。所谓山越,指的是东南山区大大小小占山为王的头目。他们有的是尚未被汉人同化的越人苗裔,也有的是因拒绝向官府服役而啸聚山林的地主武装。无论哪种,对孙吴的将领来说,打山越是一件很容易刷军功的事情。而作为士族领袖的陆逊相比于其他将军可能就更具优势——因为这些山越头目说到底还是和吴地的世家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陆逊出马,半拉半打,效果就会好很多。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9)

而陆逊之所以会接替吕蒙,也是为了实现孙氏政权江东化的目的:为了在这里扎根,孙吴的上层结构必须从当年的淮泗旧部逐步更新为江东子弟。因此,作为生于北方却长于江东的吕蒙,就是用以过渡的角色;而等到吕蒙去世后,孙吴的上游统帅就自然而然地换成了江东士族的代表陆逊。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10)

有关陆逊在襄樊、夷陵两场大战的作用,正史和演义中都有记载,无须多言;此战后,他也成为了孙吴军队的头面人物(大将军),并且获得了孙权的印玺,负责对蜀汉联络文书的建议和审校工作。在外任荆州牧数十年后,他还接任了顾雍(吴郡顾氏),担任孙吴丞相。

有的时候,官员外任未必是坏事,调到中央也不一定是好事。很不幸的是,陆逊就是如此。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11)

调任丞相不久,陆逊就牵涉到了“南鲁党争”,这是孙权的两个儿子(太子和鲁王)之间的政治斗争。此事本来与陆逊无关,然而他的几个外甥全都是太子党,他自己也在风口浪尖上屡次上书进谏,最终被孙权下诏严厉诘责,忧愤而死。

有趣的是,陆逊虽然因涉及南鲁党争而死,其子陆抗却依然能得以保全,并且在孙权时期就继续得到任用。孙权去世后,尽管东吴政局动荡,陆抗的官却依然越做越大,孙皓继位后他被任为镇军大将军,继续镇守荆州。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12)

在这里多说一句,孙吴政权的不地道是一以贯之的。四十多年前,在关羽威震华夏的时候,他们就在背后偷袭过刘备势力;而当蜀汉行将灭亡时,他们又派陆抗进攻巴东,想要借此机会并吞蜀汉旧地,最终被婴城固守的巴东太守罗宪击退。

陆抗在荆州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与西晋的羊祜在荆州的拉锯战。有趣的是,他们虽然是相互对垒的双方,却始终都没爆发大规模摩擦: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13)

每到秋收的时候,两国军民都自己收自己的粮食,谁也不越界打草谷,偶尔有牲畜越界的,喊一声对面的就能给你送回来;

到了打猎的时节(其实就是互相搞军事演习),要是碰到猎物受伤后流窜到对面去的,双方也都能互相送回来;

陆抗一直身体不好,羊祜听说了就让人把自己常吃的药带给他,说这是洛阳开的,不错。陆抗手下人都怕药里有毒,陆抗则是哈哈一笑,一饮而尽。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14)

双方在荆州这块舞台上互相采取了所有除了武力冲突外的手段,表面上看起来偃武修文,互相彬彬有礼;实际上则是在每一个细节争夺人心,不率先开第一枪。而在相互明争暗斗了几年后,陆抗先顶不住,死了。

陆抗的身体状况恰如东吴的国运,已经无可挽回。陆抗去世后四年,老对手羊祜也去世了;又过了两年,司马炎决议伐吴,陆抗的两个儿子(陆晏、陆景)战死,另外两个儿子陆机和陆云被作为战利品带到洛阳。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15)

陆氏的军事能耐,从陆逊到陆抗就已经掉了一档(陆逊能攻,陆抗只能守),而到陆晏这一辈就更差。陆晏、陆景完全抵挡不住西晋的水军,而陆机、陆云则根本不懂打仗。相反,他们谈玄论道的本事倒是一代更比一代强,陆氏兄弟和顾氏的顾荣三人,被共同视为本次伐吴过程中取得的最大人才,受到了京城名士圈的一致欢迎。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16)

然而一个人能说不代表能打,尤其是当他还自诩能打的时候。陆机兄弟名气再大,也难掩自己是亡国之臣的事实。他们在洛阳的名利场里更多的是被拿来点缀太平的吉祥物,而不是真的经天纬地之才。顾荣看得很透,所以很早就跑回了老家,后来还成了东晋的开国元勋;而沉溺于洛阳名利场的陆机兄弟,最终也难逃身死族灭的结局。

八王之乱兴起后,陆机兄弟站在了成都王司马颖这边。彼时司马颖身边的人都对这个南方来的小子不满,怂恿司马颖让他去带兵,结果一战大败;败后的陆机又得罪了司马颖的亲信宦官,结果最后和弟弟一起被夷灭三族。

吴郡简介 吴郡陆氏沉浮录(17)

陆机、陆云死后,陆氏便在此后的两晋南北朝中逐渐淹没无名,其身份地位不但不能与南渡的士族比肩,连江东原来的朱、顾甚至相对次之的纪都难以匹敌。

不过入唐后,吴郡陆氏再次复兴,出了不少名人甚至宰相(比如陆贽、陆九渊、陆游等)。而今天仍然闪耀在黄浦江滩的陆家嘴,也仍然在向人们诉说着这个千年望族的兴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