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根本不是十三朝古都(地标70年二)

西安根本不是十三朝古都(地标70年二)(1)

本文由“吾球商业地理”总编王千马所作,首发于“吴晓波频道”。略有增补。

那个时候的长安(西安),无疑是课本上的“网红”:它壮观,“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它美丽,“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它祥和,““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当然它也有离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更有别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吴晓波正是通过这一首首诗歌认识了长安,并充满了向往。1990年初,他第一次从北京坐火车到了西安。到西安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直奔西安的城墙而去,穿过城门,就像穿越了无尽的历史。后来,他又去了好几次。

也有不少人像吴晓波这样被这座“十三朝古都”给吸引而来。但是,让人略有失望的是,和北京这个古都越发年轻、现代不同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所喜欢的那个长安,像是活在课本上,活在我们的记忆当中,而和当代的关系不大。

1993年,贾平凹首次发表的《废都》,尽管没有指名道姓,但里面的“西京”,还是让人联想到了西安。2006到2016年,更是被人称为西安“失去的十年”。

长安,真的成了远去的风景吗?

有“东西”的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在长安于朱元璋手中有了另外一个名字“西安”之前,它代表的是一段旖旎而又壮观的历史。尽管到汉高祖刘邦才正式设置了长安县,并将国都迁移至此,但汉唐时的声威,很快让它成为了世界城市中的焦点。

这是一座有着中轴线、方方正正的城,位于汉长安城的东南。从一副巨大的古城图,吴晓波可以看到,它是按照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规划思想,和讲究稳定与均衡的建筑风格而建,主要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等组成。其中,宫城是皇宫,皇城是政府跟衙门,至于外郭城,主要生活的是官僚,以及一般的平头百姓。

它的总面积大约为八十四平方公里,相当于后世西安古城区的八倍之多。比同时期欧洲最大的城市——君士坦丁堡,还要大整整7倍。

也就是这个外郭城,被南北走向的11条大街,以及东西走向的14条大街,给画成了一个个“格子”。中间的一条朱雀大街,将长安城分为东西两个部分。难怪白居易曾形象地把这种布局称之为“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这些“格子”在当时被称为“坊”。虽然它的总数有108、110、109三次变化,但根据美好的愿望,以及某种数字崇拜,大家最常用的还是108坊。

西安根本不是十三朝古都(地标70年二)(2)

【图说:方方正正的唐长安,体现了大一统】

有人推算,当时一个坊差不多有八千到一万人口,那么,在盛唐时期,长安城的总人口差不多有百万。

在规模和人口之外,更让人惊异的是,还有两个超级的商场——“东西两市”,出现在了这些坊之间。所谓市,是指商品进行交换的地方和场所。这说明,工商业发展到唐朝,已呈繁荣的趋势。

尤其是西市,占地1600多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有酒肆、衣行、药店、绢行、铁铺、珠宝店等220多个行业。出入其中的,不仅有众多平民,还有更多来自西域、日本、韩国等地的国际客商。此外还聚集了大量的“胡姬”、各国艺人、舞者戏子……从中可以看出,盛唐的国际化程度。

西安根本不是十三朝古都(地标70年二)(3)

【图说:万国来朝】

相比较西市,东市在规模上不相上下,但由于靠近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所以相对严肃,和高大上。

某种意义上,它其实就是政府采购的场所。后来东西市分开,西市注重对外贸易,东市负责政府采购。

让吴晓波有些惊叹的是,按照一行有300多家商铺的概数,东西市相加便有15万左右,再按照一家商铺起码有3个人,那么整个东西市就有40多万人在做生意。这也意味着,整个长安城有将近一半的人,都在跟商业打交道。

正因为无数人在东西市进进出出,买卖砍价,“买东西”也就此成为中国人对“购买”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与此同时,我们把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称之为“行当”,如360行行行出状元。

但它对中国商业的影响不止于此。吴晓波在研究中发现,“东西两市的很多制度在今天依旧有很大的延续性。比如说两市里面有一种角色叫牙人,在今天就相当于经纪人。”

另外,为了方便交易,这里还开设有专供客商寄存钱财并兼营高利贷的柜坊,以及出现了类似今天汇票的飞钱。

不得不说,盛唐的气象,让西安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这里的商贸制度,开了中国的先河。直到今天,国外的中国城,不叫明人街、清人街,而叫唐人街,足以证明当年的长安,实力的辐射距离之广,之深入。

它无疑是布罗代尔的“钟摆”摆到东方的时代。在两汉时期,“世界时间”在东方的西安、洛阳,以及西方的罗马城,但到公元6世纪之后,中国独享“世界时间”长达一千年之久。

然而,从13世纪开始,西方的进步声浪越来越响,到18世纪,“世界时间”的钟摆彻底离开了中国。伴随这个钟摆的离开,加上中国内部的演化,西安一落千丈。

西安再造下的回流

1981年生的贾琦,是地道的西安人。很小的时候,西安的样子对他来说是古色古香的,木塔、晨钟,而颜色则是蓝色的。他记得今天位于繁华地段的西工大,在当年属于市郊,四周转望,看到的都是山,蔚蓝的天,以及绿油油的小麦。

1999年,他出国,整整十年,他又从国外回到了西安。之所以没有选择京沪,在于那一堵堵城墙,已经成了他骨子里的血脉,让他不由自主地听从了家乡的召唤。但让他惊喜的是,西安变得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全是高楼大厦,其实比国外建得一点不差。”

不过,此时的西安,已经失去首都这一地位多年,加上偏离东部沿海,很难得到沿海发展的红利,虽然也有一定的发展,但还是让人感叹“英雄末路”。

2016年,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中,西安仅仅位列第26位,而在实际利用外资上,这一年也只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2个,比成都少196个。

这显然不是一座“十三朝古都”所应有,也甘愿接受的结局。

2017年,在西安当地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时任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抛出了振聋发聩的“西安十问”,从西安的工业为什么不大不强;同处内陆的成都能发展起民营经济,西安为什么不能;地处中国大地原点,拥有航空、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为什么西安的开放经济发展缓慢……等十个方面,来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无疑,这既体现西安当地对自身病症的清晰认知,也表达出了对超越发展的迫切期望。

此前,王永康曾在西安的城墙上转了一圈,捡起了27个烟头。

西安根本不是十三朝古都(地标70年二)(4)

【图说:从小事入手做大事】

在打响“烟头革命”第一枪之后,西安又开始将创新视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将西安“打造成硬科技之都”,并举全市之力打造“全球硬科技大会”。

2017年月,第一届硬科技大会在西安召开,以“11 硬科技改变世界,硬科技引领未来,硬科技发展西安”为主题,以硬科技产业“八路军”为重点,分别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以及智能制造。

与此同时,西安开始在营商环境上大做文章,尝试跳出“城墙思维”规划大西安。除了轰轰烈烈地抢人才,还将2018年确定为西安的营商环境提升年,“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多次出现在西安政府文件中,也更多地为人人所熟知。

西安根本不是十三朝古都(地标70年二)(5)

【图说:从《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7-2021)》,看西安雄心】

“升格”第九个全国中心城市,则成为西安又一个巨大的利好。此前,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纷纷入围。但三座位于华北、两座位于华东,一座位于华南,另两座位于西南,广大的东北和西北地区根本没有国家中心城市,西安的入围,显著地改善了这种“不平均”,同时也是对这块古老的大地的认可。

尽管沿海依旧是中国着力的重点,但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作为西北至关重要的城市,西安能否维持自己的面子,并急速提升自己的里子,对维护西北繁荣稳定至关重要,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西北对外开放的功能。

这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提升,还有创业空间的扩容。今天的西安,核实常住人口已破千万。某种意义上,正是西安的知耻后勇、奋发图强,吸引了诸多人才进入,以及贾琦式的回流,与此同时,让这里的每个人,对这座城更有自信。

把秦始皇的口音,发扬光大

让西安“突然”一下子在全国走红的,是抖音上那首《西安人的歌》,以及永兴坊的摔碗酒。5块钱一碗米酒,吴晓波一饮而尽,然后再“咣当”一声砸下去,似乎烦恼全无。很多人为了“咣当”这一声,特意千里迢迢地跑到西安。

这种风俗源自陕西岚皋的巴人部落的待客礼仪。永兴坊将它挖掘出来,进行了全新的包装,结果抖红了西安。

西安根本不是十三朝古都(地标70年二)(6)

【图说:喝了摔碗酒,家里啥都有;喝了摔碗酒,山都抖一抖;喝了摔碗酒,财神跟你走】

除了摔碗酒之外,这个曾经有魏征居住的里坊,还有6个与文化相关的演艺场,有原创音乐表演,还有传统的非遗的文化演出,比如华阴老腔。

也许是看到了抖音对城市形象推广的巨大价值,2018年4月,西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与抖音签约,借助抖音平台包装推广西安文旅产业。这也让创新动作频频的西安,成为第一个与抖音签订战略协议的城市。

本土乐队黑撒则对西安成为一座抖音之城很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抖音上火的那些摔碗酒、毛笔书之类的,对西安人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

相反,西安更值得关注的还有很多,比如说到城墙底下去打卡,去大雁塔打卡,“但后来我觉得西安被抖火之后也挺好,这样会吸引很多人来玩,喝了摔碗酒之后,说不准转身就去了大雁塔。”

作为西安的一张文化名片,黑撒无疑是一支很“土”的摇滚乐队——演出时唱的是陕西话,而乐队名也来自秦腔里的一个角色,有点像张飞、鲁智深、李逵那种凶凶的感觉,但是在玩票之后,他们现在以推广陕西方言为目的,“让很多年轻人通过唱我们的歌、听我们的歌,能学些方言,”这支乐队还有个大“野心”:出来把秦始皇的口音发扬光大。

这其实是经济提升之后,人们的心理开始回归,进而有了一种自信,“这个自信首先体现在文化上,叫文化自信。”吴晓波说。

往大了说,它其实源于中国的“回归”。随着钟摆开始从另一个世界再次回摆,这个国度开始重新发现自己。

作为当年的“中国形象代表”,西安的自豪感来得尤其强烈。这也让它于两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化基因,在众多年轻人的意识中,被重新唤醒,而且被极力维护。

黑撒决定就留在西安这个城市做音乐,除了这地方有音乐土壤之外,“像《醉长安》那首歌如果不在西安的话就不一定能做得出来。”

贾琦也没想过再离开西安。他现在做的是科技加文化的事,比如说用VR、AR技术,复原兵马俑,或者唐时的那个城门——它们都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以后这些兵马俑中一定会出现某个虚拟偶像,赶得上易烊千玺。”

瑞士腕表品牌宝珀早早便对西安“示好”,2005年,它就进入西安市场了。这里是宝珀在北京、上海、成都之后的第四个直营城市。

在这之前,海外奢侈品牌很少到一个很传统,很古老的城市去做一些秀,或路演,但西安显然改变了它们那种固有的看法。

事实上,西方的那种强势的商品文化,和中华文化之间的互动,在当下已经不会再产生那种违和感。相反,国外的品牌要想进入中国,就必须要尊重中国文化,和中国的本土文化相结合。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赢得中国消费者,特别是新中产消费者的认同和喜欢。

西安根本不是十三朝古都(地标70年二)(7)

【图说:2019年4月开跑的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

今天的西安,依旧在不断地更新中。尽管它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在商业运营的思维上依旧不及江浙,但它有着别人不及的底气。

在这里,你可能会看到传统和创新,还有时尚的交融,这让它变得越来越特别,和其它城市越来越不一样。

正像当年的“万国来朝”那样,吴晓波也相信,它一定会变成当下一个特别重要的文化复兴的物理起点。

——————————————————————————————————

西安根本不是十三朝古都(地标70年二)(8)

《地标70年》,由吴晓波发起、吴晓波频道联合西瓜视频、今日头条出品的首档经济地理纪录片。于2019年出品。“我们在中国地图上找到12个地点,用经济地理纪录片《地标70年》呈现它们与这个国家的生动关系,每周五20:00更新。”

“吾球商业地理”与界面新闻、ZAKER、秦朔朋友圈、正和岛、创业黑马、一点资讯、单向街、梨视频、二更同为《地标70年》的合作媒体,参与这一纪录片重新发现中国的进程。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