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

国家Ⅰ级濒危物种|细叶石斛和线叶石斛的辨识鉴赏与保护现状


文:花木君

前面我们介绍过,不少石斛品种的分组和命名是用叶片形状命名的,比如分组有顶叶组、心叶组、剑叶组、禾叶组、草叶组、圆柱叶组等等,命名则有针叶石斛、剑叶石斛、刀叶石斛、线叶石斛、细叶石斛等等,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其中石斛组的两种:细叶石斛和线叶石斛。

一、细叶石斛(Dendrobium hancockii Rolfe)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1)

【株叶】附生或岩生草本,茎直立,质地较硬,圆柱形或有时基部上方有数个节间膨大而形成纺锤形,长达80厘米,粗2-20毫米,通常分枝,具纵槽或条棱,干后深黄色或橙黄色,有光泽,节间长达4.7厘米。叶通常3-6枚,互生于主茎和分枝的上部,狭长圆形,长3-10厘米,宽3-6毫米,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基部具革质鞘。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2)

【花序】总状花序长1-2.5厘米,具1-2朵花,花序柄长5-10毫米;花苞片膜质,卵形,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淡黄绿色,子房稍扩大;花质地厚,稍具香气,开展,金黄色,仅唇瓣侧裂片内侧具少数红色条纹;中萼片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具7条脉;侧萼片卵状披针形,与中萼片等长,但稍较狭,先端急尖,具7条脉;萼囊短圆锥形。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3)

【花】花瓣斜倒卵形或近椭圆形,与中萼片等长而较宽,先端锐尖,具7条脉,唇瓣长宽相等,1-2厘米,基部具1个胼胝体,中部3裂;侧裂片围抱蕊柱,近半圆形,先端圆形;中裂片近扁圆形或肾状圆形,先端锐尖;唇盘通常浅绿色,从两侧裂片之间到中裂片上密布短乳突状毛;蕊柱齿近三角形,先端短而钝;药帽斜圆锥形,表面光滑,前面具3条脊,前端边缘具细齿。花期5-6月。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4)

【产地】细叶石斛分布于中国陕西秦岭以南、甘肃南部、河南、湖北东南部、湖南东南部、广西西北部、四川南部至东北部,贵州南部至西南部,云南东南部,生于海拔700-15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山谷岩石上。

二、线叶石斛原变种和变种

1、原变种:线叶石斛(Dendrobiumaurantiacum Rchb. f. var. aurantiacum)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5)

【株叶】附生草本,茎纤细,圆柱形,通常长25-35厘米,粗2-4毫米,不分枝,具多数节;节间长2.5-4厘米,干后淡黄色或黄褐色。叶革质,线形或狭长圆形,长8-10厘米,宽0.4-1.4厘米,先端钝并且微凹或有时近锐尖而一侧稍钩转,基部具鞘;叶鞘紧抱于茎。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6)

【花序】总状花序侧生于去年生落了叶的茎上端,长约1厘米,通常1-2朵花,有时3朵;花序柄近直立,长0.5厘米,基部套迭3-4枚鞘;鞘纸质,浅白色,杯状或筒状,基部的较短,向上逐渐变长;花苞片膜质,浅白色,舟状,先端钝;花梗和子房长约3厘米;花橘黄色,开展;中萼片长圆状椭圆形,先端钝,全缘,具5条脉;侧萼片长圆形,等长于中萼片而稍较狭,先端钝,基部稍歪斜,具5条脉;萼囊圆锥形。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7)

【花】花瓣椭圆形或宽椭圆状倒卵形,长2.4-2.6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钝,全缘,具3条脉,侧边的主脉具分枝;唇瓣近圆形,基部具长约3毫米的爪并且其内面有时具数条红色条纹,中部以下两侧围抱蕊柱,上面密布绒毛,边缘具不整齐的细齿,唇盘无任何斑块;药帽狭圆锥形,光滑,前端近截形。花期5-6月。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8)

【产地】线叶石斛产我国台湾、四川中南部、云南东南部至西北部,生于海拔达2600米的高山阔叶林中树干上。另外印度东北部、缅甸也有分布。

2、变种:叠鞘石斛(Dendrobiumaurantiacum var. denneanum),又名紫斑金兰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9)

叠鞘石斛与原变种线叶石斛的区别在于:植株明显较粗壮,茎粗4毫米以上,叶宽1.8-4.5厘米,花序长5-14厘米,花苞片长1.8-3厘米,唇瓣上面具一个大的紫色斑块。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10)

叠鞘石斛产海南(坝王岭)、广西西南至西北部、贵州南部至西南部、云南东南部至西北部,生于海拔600-2500米的山地疏林中树干上。另外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也有分布。

3、变种:双斑叠鞘石斛(Dendrobiumaurantiacum var. zhaojuense)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11)

双板叠鞘石斛在植株体态上十分相似于原变种,主要区别在于:双板叠鞘石斛花的萼片上部具淡紫色晕,唇瓣上面的唇盘两侧各具1个紫色斑块。双板叠鞘石斛是我国特有的的石斛品种,产四川南部至中部(昭觉、康定),生于海拔1700-1800米的山谷岩石上。

三、细叶石斛和线叶石斛的辨识鉴赏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12)

细叶石斛是分布地域最为广泛的石斛品种之一,从秦岭以南到东南亚皆有分布。细叶石斛株形高大,可长达80公分,生存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常分枝,犹如竹子,花色金黄,雍容华贵,而且具有香气,因而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13)

线叶石斛是目前在我国分布的石斛属品种里面,大花种类中最为纤细的,并且以前认为是我国特有的石斛品种,仅仅分布在台湾、四川、云南等地,后来在印度、缅甸陆续发现。然而其变种双板叠鞘石斛则是我国特有的石斛品种,目前为止尚未在国外发现,因而特别珍稀。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14)

线叶石斛原变种和变种的区别,主要在于唇瓣色斑,线叶石斛的唇瓣基部有数条红色条纹,然而唇盘是没有色斑的;叠鞘石斛唇瓣有一个大的紫色色斑;双叠鞘石斛唇盘两侧则各有一个紫色色斑,很容易辨识。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15)

线叶石斛原变种和变种,株形低矮纤细,然而花朵相对较大,属于细杆大花种类,并且花色橘黄,非常显眼,引人注目,其变种叠鞘石斛唇瓣有一整块紫色斑块,双板叠鞘石斛则有两块紫斑,更显得非常娇艳,因而具有较高园艺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石斛品种。

四、细叶石斛和线叶石斛的保护现状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16)

细叶石斛分布广泛,然而由于人为采掘以及生境恶化,使得野生数量急剧下降,如今已经面临濒危境地;细叶石斛分布地狭窄,野生数量本来稀少,其中双叠鞘石斛还是我国特有的石斛品种,因而急需采取保护措施。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17)

在最新版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讨论稿)中,这四种石斛都被列为国家Ⅰ级濒危重点保护。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即华盛顿公约CITES)中,细叶石斛被列为附录Ⅱ,贸易受到许可证管制。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细叶石斛评定为濒危(EN),双斑叠鞘石斛则为易危(VU)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18)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19)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20)

2020-10-23易花得木

野生石斛生长条件(国家Ⅰ级濒危物种)(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