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岁了能学小提琴(我开始学习小提琴)

妮妮,92年,从事互联网行业3年,爱好小提琴1年。

01

生活安定下来后,没什么特长的我总想培养一项兴趣爱好。

初次接触小提琴,它微微反光的木头材质就让我觉得古典而高雅,两个f型音孔就好像西洋人的胡子,琴身的曲线又十分曼妙。

这个乐器太美了,我心想。

我一开始只抱着体验新事物的想法,并不是有心要学它。

我在老板的指导下,试着拉响第一个音时,老板似乎比我还激动,因为我没有让我手上这把琴发出任何杀鸡声。

老板夸奖我的手部很柔软,适合学小提琴。

当时我并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忽悠我,但通过与小提琴的短暂接触,我想,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乐器。

后来我才知道,手部的适度放松对于小提琴演奏确实很重要。

02

一开始得从右手握弓学起。

作为初学者的我,通过握住铅笔水平、竖直摆动的老方法来练习。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会它,上班时都有意无意拿只笔上下摆动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内,我便掌握了正确的握弓姿势。

我的进步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让我心花怒放。

每个周末,我会都抽一天去上小提琴课,这大概是我一周最快乐的时光。

老师在课上会检查之前布置的作业,然后教我新的内容,又给我布置新的作业。

作业一开始都是简单的曲子或练习曲。

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告诉罗娣阿姨》,因为后来我看英剧《神探夏洛克》的时候,剧中夏洛克和他妹妹拉了这首曲子。

当时甭提有多激动了,我心里在大声呐喊:啊,这首我练过!

但是我对小提琴的热情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减弱,上课的频率变低了,从一周一次变成两周一次。

我遇到了瓶颈。

渐渐地,我感觉这就是一个大坑,在对这个乐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就往里跳了。

小提琴实在太难了,如果我当初知道它这么难,我可能会打退堂鼓。

它需要我每天练习,这极度考验我的耐心;它不是定音乐器,音准很难找准,挑战着我的听力;它技巧很复杂,入门需要很长时间,冲击着我的自信心。

我真想说,我太难了。

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不为别的,就为我交了学费,不去上课,我心疼钱。

我就是如此现实的一个人。

我去的那个琴行有很多学吉他的,每次我去上课,琴行的小姐姐就对那群学吉他的人说:“人家学小提琴都坚持下来了,你们有什么理由不坚持?”

妈呀,我都成榜样了,我暗自高兴。

因为练琴练得频繁,左手常常需要按弦,我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都长了一层茧。

但我对此十分乐意,每次一摸到这层茧,我就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这是我努力过的象征。

刚开始学琴的几天,我还幻想着去地铁站卖艺,把琴盒打开摆在地上,自顾自地拉着琴,就像街头艺术家那样。

现在我已经不敢想了,没有个三五年,估计根本拿不出手,能把音拉准,我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我把小提琴描述得这么难,并不是要把对这个乐器感兴趣的人劝退。

事实上,有了小提琴,我的生活更快乐了。

它让我明白美好的事物背后,也有别人看不见的艰辛。

三十多岁了能学小提琴(我开始学习小提琴)(1)

03

别人听说我在学小提琴,都以为很“高大上”。

其实练习的过程,真的很枯燥。

先要打开琴盒把琴弓拿出来旋紧。

琴弓尾部有一个旋钮可以调整松紧,每次练完需要把弓子旋松,否则琴弓容易坏。

演奏时旋紧,但不能过紧,否则也容易坏。

弓子的毛一般是用被刷成白色的马尾做的。

旋紧琴弓后,便把松香涂在琴弓上。

松香可以加大琴弓与琴弦之间的摩擦力,使演奏出来的声音更好听。

一般一块松香买来可以用几年的时间。

接着,需要调音。

小提琴的弦从右往左越来越粗,音高也越来越低。

从右往左数第二根弦发出的声音是标准音,即A,一般从这根弦开始调。

调好音后,就可以把肩托放在琴和肩膀之间,开始练习。

一般我会先练习一段时间空弦,再练习一段时间音阶,接着就开始练曲子了。

练习空弦和音阶其实特别无聊,但这又是必须的,否则基础不牢靠。

练琴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能打扰别人,晚上10点半之后我不会再练琴,早上也不会太早练习,以免影响别人休息。

学习小提琴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了古典音乐。

当老师把《天空之城》等一些流行的曲子教给我的时候,我表示“抗议”,我更喜欢古典的曲子。

小提琴虽然是古典乐器,但也可以用它演奏流行歌,这也是很多小提琴爱好者喜欢做的,但古典音乐更复杂,也更有魅力。

凭着兴趣,我自己去了解了很多可能我要很多年后才能学会的技巧,看了海菲兹、帕尔曼等名家的演奏视频,也知道了帕格尼尼等疯狂的作曲家。

了解得越多,越感到自己在音乐领域犹如沧海一粟般渺小。

但坚持了这么久,我体会到培养一个爱好或者长期坚持一个兴趣的意义并不在于掌握一项技能,而是通过反复练习,培养自己的人格和毅力,在失败的挫折和枯燥的练习中坚定内心,超越自我。

注:本文配图由作者提供。

今日小知识:

西方古典音乐主要被分为三大时期。

一是巴洛克时期,以复调音乐为主,代表人物巴赫。

二是古典主义时期,确立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音乐形式,代表人物贝多芬、莫扎特。

三是浪漫主义时期,更注重精神世界和情感表达,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肖邦。

这是伍识的第 62 个故事

很高兴遇见你和你的故事

公众号“伍识”欢迎来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