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的孩子有什么下场(高明的家长悦纳孩子的缺点)

听话的孩子有什么下场(高明的家长悦纳孩子的缺点)(1)

图片来源:启加家庭教育APP

生活中,常常见到一个人自夸自说或者他人评价其曰“刀子嘴,豆腐心”,意思是指这个人虽然看起来对人不好,说话尖酸刻薄,但他的心肠是好的,是出于善意。那么刀子嘴、豆腐心型的家长是否能够得到孩子的理解呢?

先来看这样的真实例子,咨询启加的是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这位母亲告诉启加的老师,小毅是一个17岁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眼中,小毅成绩不错,内向话不多。可是小毅却因为母亲的一句话跳楼自杀了。原来,小毅由于成绩一直不错,家里人也都挺关照他。妈妈曾经承诺小毅期末考试考得好就给买他4000多的戴尔笔记本电脑,结果小毅考了全班第二名,家里人一合计,给小毅买了6000多的苹果笔记本电脑。可是没出一星期,还没混个眼熟,电脑就被小毅撒上了茶水,导致内部线路短路,需要返厂维修。小毅妈妈生气地厉声呵斥他:“从小就毛手毛脚,从来都改不掉你的臭毛病!”小毅属于内向、乖巧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犯了错,内心的痛苦和愧疚也只是压抑在心中,很少外露。当第二天小毅因为早上起得晚而被妈妈责备时,小毅压抑的情绪最终爆发了。他当着妈妈的面,从六楼跳下自杀身亡。此后,小毅的妈妈一直难以走出小毅跳楼的阴影,她自责自己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的暴脾气,不能好好地说话。在接近半年的时间里,小毅妈妈一直失眠、做梦,并且越来越严重。小毅的爸爸帮助(小毅)妈妈预约了启加平台的心理咨询。

接受咨询的老师告诉小毅的妈妈,一个人心理的健康成长,并不仅仅取决于他表现的多么优秀出众,更取决于他是否可以承受自己的平庸和缺点,接纳并拥抱不完美的自我。可是单靠孩子的醒悟达到自我悦纳往往是不够的,更需要家长的引导、启发和示范。家长悦纳孩子,孩子才能悦纳自我。从小毅的妈妈不能接纳小毅的缺点以及小毅选择跳楼自杀可以看出,小毅“继承”了妈妈对待缺点的看法,即他也不能接受自己毛手毛脚的缺点,担心自己因为这个毛病受到妈妈的批评,更不愿因为自己的疏忽使家人承受负面情绪。于是妈妈的焦虑转化成了小毅的焦虑,妈妈的愤怒转变为小毅的愤怒。小毅不能从妈妈对待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态度上学会正面面对错误,最终无法承受压力的小毅选择了自我毁灭。

为什么我们可以确定小毅跳楼主要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而不是出于对妈妈批评的反抗呢?因为小毅自始至终都没有向爸妈回应或解释,他知道自己做错了,感到了愧疚。一个做错了事并且感到愧疚的乖孩子是没有理由去埋怨家长的批评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承受家长的指责,化解家长的负面情绪。当他没有能力净化家长的负面情绪,也没有办法稀释自己的痛苦时,死亡是唯一的出路。

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佛洛依德曾指出,人具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本能,它使人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死本能使人走向死亡。家长不悦纳孩子,否定孩子的缺点,对于认知不成熟的孩子来说,极容易受到死本能的驱使走向毁灭。许多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应该承受更多挫折教育。启加认为,如果家长也跟现代的孩子一起长大,未必心理承受能力就比其他孩子强,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为什么以前的人那么有精神毅力,这不只是通过挫折训练就可以解决的;第二,挫折训练是训练抗挫折能力,而不是训练抗折磨能力。小毅已经把电脑弄坏了,他也不希望自己的电脑被弄坏,这本身已经属于一种挫折,如果家长再冷嘲热讽,这无异于精神虐待。小毅的妈妈应该训练小毅如何应对自己弄坏电脑这件挫折,而不是迫使小毅把情绪聚焦于应付家长的责备。

一流的家长悦纳孩子的缺点,二流的家长忽视孩子的缺点,三流的家长聚焦孩子的缺点。启加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悦纳自家孩子,做一流的家长。

启加家庭教育,更高明地教育孩子,给孩子美好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