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避雨手抄报(雨伞千年玉米熊放学小报No.54)

伞是人类使用最普遍的工具之一,我国是最早发明伞的国家,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当时的官员使用了装在车上的伞,这些伞是用丝帛制成的。目的主要在于遮阳和昭示身份、地位。一晃几千年过去了,伞的基本结构几乎没有本质的变化,但功能种类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增加……

小鸡避雨手抄报(雨伞千年玉米熊放学小报No.54)(1)

伞是鲁班发明的?

由于伞开始为丝帛制成,价格昂贵,百姓买不起,雨天只能戴斗笠或穿蓑衣。等到了春秋时期(前770-476),传说,“无数发明之父”鲁班(也有的说是鲁班的妻子或妹妹)看到下雨的时候孩子头顶荷叶,便灵机一动,发明了可以握在手里的伞,后来,他又开动脑筋,继续改进,终于做出了又轻巧又能收张的伞,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汉代后,人们又想出了新办法,在纸上涂上较为廉价的桐油,制成雨伞。约在唐宋时,纸制油伞开始在民间得以普及。后来,又出现了油布伞。

雨伞的传播

到了唐朝,我国的伞传到了日本,被称为“唐伞”。欧洲普通人使用手提雨伞的历史很短。在17世纪,有一位叫祖纳斯的商人到中国旅行,发现中国人打着油纸伞在雨中行走,雨停后把伞一收,随身携带,十分方便,回国时便带了一把。可当他打着伞漫步在英国伦敦街头时,行人都非常惊奇,有人甚至用石块、鸡蛋击打“怪物”,使他险些丧命。但是,雨伞的好处却人人可见,终于在一片反对声中逐雨伞渐盛行起来。到 19 世纪中叶,雨伞成了欧洲人的生活必备品。

小鸡避雨手抄报(雨伞千年玉米熊放学小报No.54)(2)

折叠伞出现了

遗憾的是,早期的雨伞的伞架是固定的,携带起来很不方便。1897年,德国一家公司制造出全球第一把伞架可以收起来和弹开的雨伞。1957年,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从人体肘关节能屈能伸受到启发,想到若能根据这个原理,制造一种像人的肘关节一样能伸缩自如的折叠伞,人们携带起来就方便多了,于是,他对现行伞进行改进,设计图纸,并亲手制定出了加工工艺以及模具,果然,折叠伞一问世就深受欢迎,没多久便在世界各地流行开来。

小鸡避雨手抄报(雨伞千年玉米熊放学小报No.54)(3)

3折伞

由于正常的伞支架较长,整体较大,还不够方便,所以人们又一次对伞架进行了改良,造就了三折伞、四折伞、五折伞甚至更多折。其中三折伞对伞架进行三次弯曲,伞柄变得可收缩,开伞时先拉一下伞骨,收伞时,把伞骨折回去,折成三叠,可以方便得放在包中。三折伞结构紧凑牢固、耐用,晴雨兼用,是现在使用范围最广泛的雨伞。人们还对三折伞的材料加以改进,比如采用抗UV涂层保护使用者不受紫外线的伤害,或使用亮丽的伞面等等。

小鸡避雨手抄报(雨伞千年玉米熊放学小报No.54)(4)

音乐伞

到了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伞的样式、功能的追求也在不断求新,伞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仅为遮风挡雨,因而,多功能、新样式的伞也不断被发明出来。

比如这种貌似普通的伞,其实是由日本 Keio 大学和 IT 公司 Toa 共同研发的、有环绕立体声功能的高科技伞。它在日本传统的油纸竹伞基础上增加了微型功放和四个小喇叭,当与 iPod 或其它播放器相连后,伞中人就能享受到很立体的音乐啦。

小鸡避雨手抄报(雨伞千年玉米熊放学小报No.54)(5)

无敌抗风伞

狂风暴雨往往会把伞面刮得向上翻,影响正常使用。荷兰的发明家因此制造出了这个名为“Senz Mini”萨恩斯迷你伞。这个迷你伞获得多个设计奖项,包括2007年Red dot设计奖。它突破传统雨伞的外形,采用了颠覆性的不对称结构,看起来完全像个异类,但它既可以很好地照顾好背部,也比普通雨伞提高了前面的视线条件,更令人着迷的是,它的骨架用铝制成,有着非常强悍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可以对抗约64千米时速的强风。换句话说,只要你没拿反,10级以下的大风也不会轻易将这把伞掀起来。

以上就是今天的玉米熊阅读,感谢作者刘伟伟,我是玉米熊播报员巧克力爱巧克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