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赋(武汉大学赋)

北京大学赋(武汉大学赋)(1)

武汉鸿渐,珞珈樱丰。克协汉家之雄业,允符武大之懋功(1)。群元以化,邦本其隆。涵四海,会八风。崇明在内,兴教居中。方家咸萃,庠序昭融。昔者弘毅明诚,杂然曰异;今之自强求是,信尔斯(2)。

稽古参今,驱于国泰;陶风敦教,图厥自强。思学舍之初,肇开亹亹;化东湖之水,并作汤汤。百年信善,多士允臧。人文显耀,意蕴含藏。崇杰俊,纳圭璋。勋勒石,业流芳。若鲲鹏之正举,非裨灶之可量(3)。会兹嘉绩,荐乃龙骧。继往贤之懿范,开来学而重(4)。

于是临花径,荡波涟。迎山黛,破渚烟。水因山而甚翠,山因水而逾鲜。何如渊明,隐遁南山之愿;向使伯虎,不辞花下之眠(5)。诚山水之神工,钟灵毓秀;信乾坤之优渥,诞杰育贤。身之远去,魂亦所牵。上善敦行,令之翼翼;德音勉力,终以乾乾。东湖之鸿勋,当于滋养;武大之壮魄,自在中

至若林海闻涛,珞珈览翠。空弥淡馥,秋桂之芳袭盈盈;霞散朱丹,春樱之枝繁累累。殿宇琳玢,楼台列次。中外纷呈,古今咸萃。信能气吐身轻,心驰神醉。鉴鹏志于高天,涵荆楚之厚

构梁之木,十载可成;治国之才,百年乃树。浇风之策,在以胶庠;弘化之兴,关乎国祚。于是学者云来,名家长驻。耀先习文考音,孟石审美成趣(6)。由理及文,在盛在昌;因材施教,以陶以

是则业乃精,行不惰。万众齐心,千帆竞舸。海到无边岸即天,山登绝顶峰为(7)。

岂效燕雀安以榆枋,一似潜龙腾于渊壑。内修繁类,齐诸贤之所长;外涉异邦,探学海之广博。自强弘毅,卿自远来而乐耽;求是拓新,吾当上下而求索。乃曰:武大精神,珞珈雄

于是苏门啸,流水琴(8)。尤砥砺,复行吟。长风壮志,海岳开襟(9)。达则建功而济世,学应博古而通今。德观贤者,身守良箴。长怀武大,永镌吾

北京大学赋(武汉大学赋)(2)

【注释】

赋依《平水韵》,“同光天地,铸我魄心”这几个韵字全用黑体字加粗。

全赋严格依照律赋规定的声律对仗、限韵、马蹄韵等规矩做赋。

(1)武大教授,兼副校长吴于廑于1950年曾提出对武汉大学旧名“学大汉,武立国”的解读。

(2)国立武汉大学时期的校训为:明、诚、弘、毅。

(3)裨灶:春秋时郑国大夫与鲁大夫梓慎并称。梓慎于昭公二十四年日食时预测将有水灾,结果大旱。裨灶于昭公二十八年预测郑国将再次发生火灾,后来也不验。

(4)宋.朱熹《朱子全书·周子书》:“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

(5)明.唐伯虎《桃花庵歌》:“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6)耀先:即语言文字学家黄焯,字耀先。孟石:即美学家朱光潜,笔名孟实。

(7)引林则徐少年时的巧对佳话:“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典故。

(8)苏门啸喻高士情趣。流水琴即指高山流水之奏,亦喻高士情趣。

(9)海岳:此处指代湖(东湖)与山(珞珈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