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叫声意味着什么(猫的叫声你听懂了吗)

每天在收容所工作的时候, 最幸福的时刻就是一群猫咪围着我嗷嗷叫着要吃的,虽然总是戏称它们是一群"莫得感情的吃饭机器",但喂食的时候被群猫环绕确实是很幸福的体验,甚至有猫咪吃饭的时候还会发出嗷呜嗷呜听起来就吃的很香的声音。

猫的叫声意味着什么(猫的叫声你听懂了吗)(1)

久而久之铲屎官心里就多了这样一个疑问:猫咪的不同叫声会有不同的含义吗?

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别说,不同的猫叫声还真的有它们代表的不同意义:研究学家认为,动物之间会存在一些社会化的行为,它们会通过声音气味动作眼神来进行交流。比如说狼和狮子的群体捕猎行为。

但对于和人类日日相处的宠物来说,除了要和同类交流,还要和奇异的无毛两脚兽(人类)沟通。和人类分享信息,管理、控制人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狗狗在和人类相处的过程中读懂了人类的一些肢体语言,例如人类的手势、头部的动作以及眼神。有人发现,狗狗察言观色的能力和3岁的小朋友差不多。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狗狗会通过特定训练变得"聪明"、"通人性"。

那么猫咪呢,猫咪是如何与人类进行沟通的呢?

猫的叫声意味着什么(猫的叫声你听懂了吗)(2)

科学家发现猫咪主要用叫声和人类沟通。

科学家曾经把猫咪的叫声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嘴巴闭起来时发出的声音",比如呼噜呼噜的声音;第二类是嘴巴一直张着发出的声音,比如嘶嘶声和"哈"声;最后一类就是嘴巴张开再闭合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喵喵叫。

一般猫咪发出哈嘶的声音主要是害怕的表现,进而想虚张声势,产生警告效果。被威胁或者逼急了却不知所措时候都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所以我们这里重点分析一下其他两类叫声。

第一类发声:呼噜声

实际上呼噜声是猫假声带震动时发出的声音。从医学的角度看,猫喉的骨架由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组成。喉腔分为3个部分,上部是喉前庭,尾缘是假声带。假声带和真声带之间的空腔是喉腔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是声带和软骨环之间的空腔,十分狭窄。猫的呼噜声就是假声带震动时,通过喉腔共鸣而发出声响。德国动物行为学家Paul Leyhausen认为猫通过呼噜声表明自己没有威胁的意图。苏赛克斯大学的科学家则发现,猫咪的呼噜是它们向主人要求食物的一种方式。

猫的叫声意味着什么(猫的叫声你听懂了吗)(3)

不管是人和猫之间,还是猫和猫之间都有这样的呼噜。小猫咪生下来就会呼噜,当成年猫遇到家庭成员,在玩耍、打滚或者交配的时候也容易发出呼噜。但不光如此,生物声学研究者伊丽莎白·冯·穆更塔勒在《动物区系通讯》(Fauna Communications)上提出过猫科动物可能通过发出"咕噜"声进行自我治疗。

她写道:"猫的呼噜声频率一般在20到140赫兹之间,对骨骼生长、骨折愈合、缓解疼痛、消除肿胀、治疗伤口、肌肉的生长和修复以及肌腱修复,关节活动和缓解呼吸困难均有有益效果。一些动物研究组织通过采集和研究猎豹,美洲狮,薮猫,豹猫和家猫等许多猫科动物的"咕噜"声,发现猫科动物的"咕噜"声的频率正好在促进骨骼生长合成代谢的频率范围内。"这也是比较有名的"治疗假说"

第二类发声:喵喵叫的含义?

令人震惊的一点是:猫咪的"喵喵"叫声,大多是叫给人类听的。也就是说:猫是为了人类,才有了一套"喵声"的语言。除了家猫以外,在猫科动物中,大约有40种天生就会喵喵叫,包括欧洲野猫(Felis silvestris silvestris)、狞猫(caracal)、虎猫(Leopardus wiedii),还有猞猁。

不过,家猫都明白,喵喵喵是对人类专用的语言,因为猫咪之间一般不轻易喵喵喵,没有接触过人类的野猫也不太会喵喵喵。

猫的叫声意味着什么(猫的叫声你听懂了吗)(4)

研究学家Bradshaw在观察猫科动物行为的时候发现,猫是很安静的动物,通常要数百个小时,研究人员们才能观测到野生种群中的喵星人发出一声喵叫。然而我们知道,由人类所饲养的猫发出喵喵的叫声的频率非常高。我们曾经都以为这是猫的常用沟通方式——然而事实是,猫是为了让饲养它们的人更好的理解它们,才故意发展出一套喵喵叫的体系。

事实上,每只猫"喵喵"叫的含义都是不同的。每一只猫都会根据自己的主人开发一套独特的"喵"语。2003年康奈尔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这件事。在五天中,研究人员录下了12只不同猫每天的叫声,然后将这些录音放给主人们听。结果显示,只有猫主人能听懂自己的猫的叫声,或者是"我无聊了陪我玩",或者是"我要吃东西",而其他的猫对这些事的表达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一声"喵"都是猫在和你互动的过程中习得的、为了获取你注意力学会的。它们可能在尝试不同叫声后,选择了最能引起你特定注意力的叫声,称为你们之间的习惯。所以市面上那些猫语翻译器都是骗人的,因为根本不存在一种通用的翻译方式。

猫的叫声意味着什么(猫的叫声你听懂了吗)(5)

猫咪为什么要用喵喵叫和人类沟通,而不是用它们常用的体味呢?

实际上,包括猫科动物在内,陆地食肉动物都非常依赖嗅觉进行交流。通过气味信号进行沟通交流的话,可以避免互相直接冲突,而且嗅觉信号停留的时间也比视觉和动作更久。

如果家中饲养了两只或两只以上的猫咪,我们就能观察到,家养猫咪常用腺体和同类交流。比如,猫咪经常用挠或者蹭的方式留下自己的体味,因为它们的爪子和身体各处有许多腺体。

然而这在人类身上行不通,因为和猫咪相比,人类的嗅觉实在是太迟钝了。人类并不能分辨猫咪身上不同腺体留下的各种气味。至于猫咪屁股上腺体——肛门腺(anal gland)分泌物特有的气味,在人类闻着和猫尿是差不多的。也可以说:人类嗅觉的迟钝造成了不少误会。

猫的叫声意味着什么(猫的叫声你听懂了吗)(6)

▲ 一只个性独立的猫正在自力更生地按摩屁股附近的腺体

大家可能看过猫咪"震惊"的表情,还有许多动物呲牙咧嘴的搞怪表情,实际上它们在做一个特殊的动作——裂唇嗅(flehmen response)。裂唇嗅就是帮助它们闻别的动物留下的气味的重要方式。

猫的叫声意味着什么(猫的叫声你听懂了吗)(7)

▲ 这个经典的表情并不是震惊的意思,而是猫咪的裂唇嗅

人类不理解裂唇嗅的意思,还一厢情愿地以为它们在做鬼脸,这是因为人类没有裂唇嗅的器官——犁鼻器。除了鱼类以外,大多数脊椎动物,如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都有犁鼻器。犁鼻器是一种成对的管状器官,一般长在鼻中隔(就是2个鼻孔间的那个板)的底部,或者口腔上颚处。

猫的叫声意味着什么(猫的叫声你听懂了吗)(8)

▲ 猫的犁鼻器(红框内)

犁鼻器上有许多神经元,它们可以检测外激素(也叫费洛蒙,分泌到体外给同类吸的激素),也可以用来追踪猎物信息。犁鼻器内的神经元可以把信息直接、快速地发送到下丘脑中,给大脑进行分析。蛇吐信就是蛇把环境中的分子运送给犁鼻器进行分析的动作。

因为外激素的主要功能就是向别人发送信号,但是人类的视觉和听力已经很好了,所以不需要再来一个犁鼻器做辅助,因此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的犁鼻器也就慢慢退化了。人类的犁鼻器不太可能具有闻外激素的功能。

猫的叫声意味着什么(猫的叫声你听懂了吗)(9)

▲ 人类退化的犁鼻器,就是那个小黑点

猫咪是怎么知道喵喵叫会引起人类的反应呢?

虽然喵喵叫对猫咪来说可能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但是却很有用,因为就连没有养猫经验的人类听到喵喵叫时也根本无法把持住自己,会有服侍猫咪的强烈冲动。有多年铲屎经验的人还能区分自家喵喵喵的不同意思,比如是饿了,还是要陪玩,准确率高达40%。

猫咪很可能是发现,喵喵叫之后人类会伺候它吃东西,或者过来关心自己,所以才把喵喵叫和人类的关注联系到了一起。

关于某些小猫刚刚出生就会喵喵叫的问题,其实在中文中,我们把小猫刚出生的时候的叫声,和猫咪人类社会化之后的喵统称为"喵",不过在某些语言中,是有对小猫出生的叫声,和与人类生活后的叫声作了区别的。

在英文中,小猫的叫声是mew,而猫咪社会化之后的叫声是meow。虽然听起来很像,但我想这是因为以猫咪的喉咙构造条件,想要发出足够引人注意(或者引起猫妈妈注意)的声音,就只能是这种喵的声音了。所以mew和meow才会这么类似吧。

Bradshaw, J. W. S., & Cameron-Beaumont, C. L. (2000). The signaling repertoire of the domestic cat and its undomesticated relatives. In D. C. Turner & P. Bateson (Eds.), The domestic cat: The biology of its behaviour (2nd ed., pp. 67–93).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Meredith, Michael. "Human vomeronasal organ func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best and worst cases." Chemical senses 26.4 (2001): 433-445.

Nicastro, Nicholas. "Perceptual and Acoustic Evidence for Species-Level Differences in Meow Vocalizations by Domestic Cats (Felis catus} and African Wild Cats (Felis silvestris lybic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18.3 (2004): 287.

Nicastro, Nicholas, and Michael J. Owren. "Classification of domestic cat (Felis catus) vocalizations by naive and experienced human listener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17.1 (2003): 44.

Bradshaw, J. (2014). Cat sense: How the new feline science can make you a better friend to your pet. Basic Books.

Hulick, J. (2015). How to Speak Cat: A Guide to Decoding Cat Language by Aline Alexander Newman (review). Bulletin of the Center for Children's Books,68(8), 414-414.

Nicastro, N., & Owren, M. J. (2003). Classification of domestic cat (Felis catus) vocalizations by naive and experienced human listener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17(1), 4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