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人文历史(图像文字发源地)

山东日照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了大口尊上的“刻划文字”,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城墙、城壕遗址,铜渣的发现证明已经有了铜器,玉制礼器的大量出土,诸多文明要素已经显现,表明日照地区最初意义的文明已经形成。

陵阳河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陵阳河自东向西穿过遗址北部注入沭河,许多遗迹即在河床中,因河流历年冲刷而破坏,遗址面积近50万平方米。1992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发现于1957年,实际是最早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遗址, 1960年前后采集到4个刻有“图像文字”的大口尊。1963年、1977年、1979年山东省博物馆和莒县文管所联合对陵阳河遗址进行三次发掘。共发现墓葬51座,出土随葬品两千余件,出土的随葬品有图像文字、白陶鬶、玉石器、牛角形号角、骨器以及大量酒气等重要文物。从发掘的墓葬中明显地看出贫富分化,多者达200余件,少者仅有数件。出土的陶器就达1400余件,其中高柄杯就有650多件,约占总量的45%。出土白陶鬶,玉砭石等重要文物120余件。

陵阳河最重要的发现是陶尊上的图像文字(图一),是出土图像文字最多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到目前为止已出土了8种类型13个“图像文字”,为学术界所瞩目。许多专家认为,陵阳河等遗址出土的“图像文字”为我国汉字的雏形。是目前我国出土图像文字最多的一处大汶口文化遗址。

日照人文历史(图像文字发源地)(1)

图一 大口尊

日照人文历史(图像文字发源地)(2)

图二 出土陶器上的图像文字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日照市莒县陵阳河、杭头、大朱家村大汶口晚期遗址中出土的大口尊上的刻划文字(图二),轰动了中外学术界。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陶文,已迸发出文明火花,标志着文明时代的到来。

在大型墓葬中,随葬大量的酒器及其他礼器。墓葬中出土酒具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占整个陵阳河发掘墓葬出土器物总数的30%以上。特别是用于滤酒的漏缸,说明了当时农业的发展与种植,可见日照地区的尚酒传统自古就有,这在大汶口文化中是非常罕见的现象。从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陵阳河、大朱家村、杭头等遗址处于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过渡阶段。它的发现对研究我国文字的起源、探寻我国原始社会私有制的产生、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撰稿:郭公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