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个人情绪管理与性格训练妙法)

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个人情绪管理与性格训练妙法)(1)

经过训练,每个人都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成就和一生是否幸福,是受情绪和性格影响的,很多过着平淡生活的普通人却有着非常高的幸福指数,同时也有很多基础相当好的“未来精英”一生都郁郁寡欢,有人甚至选择偏激的方式。

经过长期观察,通过系统化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通过专业的情绪管理和性格训练,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幸福感,也可以称之为“通过改变认知使自己获得幸福”。

情绪的分类——

心理学方面,常用“感性”和“理性”来区分人的情绪与性格。这只是两个最基本的标签,虽然说也有明显“感性”或明显“理性”的人,但是,大多数人的情绪都会经常处在两种“标签”之外的模糊地带,有时表现得感性,有时却又很理性,有时在感性中突然出现理性,而有时却在保持理性中突然变得感情用事。

所以,我们完全不必把自己标签化,只要做出一些基本的判断,看看自己总体上比较倾向于哪一种就可以了。

首先,我们需要认同的是:经常化的情绪状态,与性格有关。或者说,受性格特点影响,使人经常表现出某种情绪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性格是因,情绪是果。

接下来,我们就知道要管理情绪,就要从性格训练入手。

当然,孩童时期多注意性格塑造肯定是有非常正确的。从价值和贡献角度来说,每一种性格的人都有可能成就惊天动地地伟业,无论你是热情开朗的,还是封闭内向的,亦或变化不定的,甚至性格越古怪的人越有可能具备奇才异禀,善加引导完全有可能创造巨大的文艺成就,甚至成为成功的企业家。格鲁夫说过: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虽说指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不正常,但也反映出成功者一定是具有明显的性格特点的。

对于成年人甚至中老年人来说,性格训练与情绪管理也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我们愿意做。

情绪源于性格,性格作用于情绪的基础是认知和价值判断——

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个人情绪管理与性格训练妙法)(2)

情绪受别人言行操控是不值得的

上面讲到性格会影响情绪反应,而性格本身无所谓对与不对,好或不好,性格作用于情绪不是用手推车车就向前走那么简单,而是从认知与价值判断出发,通过情绪来产生行为。好比推车,头脑里面先有一个总体判断:把车推向哪里?怎么推才能推得动?怎样用力才能使车按照希望的路线走?有了这些潜意识的判断,才会实施推车的行为。

而性格影响情绪时,也有一个快速的、潜意识的头脑判断过程,判断的依据就是我们的认知和价值观。

比如,对方跟我们讲一句话时,我们的意识中会快速对这句话做出分析判断——对方是对我的批评指责?还是肯定赞扬?是实事求是?还是脱离了实际?是讨好我?还是讽刺我?

有了这个初步的判断,不同性格的人就会采取不同的反应。

性格直率的人,会直接对这句话做出回应,认为对方在批评指责自己的就会感到很生气、很愤怒,甚至会马上否定对方的批评指责,常见的做法是回击对方批评的不对,或者找出不是自己责任的证据,当然也有可能怒骂、动手;认为对方在肯定赞扬自己的会感到很舒服很得意,会马上对对方产生亲切感,表现出笑一笑、说句谦虚的话、脸上本来僵硬的肌肉瞬间变得轻松……

性格懦弱的人,听到这句话时,往往不会直接做出反应,而会想很多。听到批评指责的,会做出一系列联想——对方是不是一直对我有意见?说这句话是不是有潜台词或下一步对我不利的举措?听到肯定赞扬的各方面,在感觉美滋滋的同时,还会联想——对方是不是对我有好感?是不是要重用我?是不是把我当成亲近的人了……

当然也会有其它性格特点的人产生其它的反应,不一而足。

这些情绪反应的经历很多人都有,人们喜欢听好话、讨厌被批评,就是这个道理。

性格背后的主人是思想——

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个人情绪管理与性格训练妙法)(3)

认识并改变自己的思想

我们都知道大脑是用来思考的,平常人很少认真去想大脑思考的机理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往往坚持“我就是这么想的”“我认为……”“据我的经验……”,这是多数人思考、判断的过程,并与性格特点相结合,产生相应的情绪,并因为情绪而采取相应的行为。

只要用心想一想,我们都可以发现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的判断都不一样,由此产生的态度也不会一样。比如说最近比较热门的联想事件、恒大事件、江歌诉讼事件、新冠疫情事件、美国制裁事件,既有主流的观点,也有不一样的声音,在自由发声的互联网上,这种真实性对于分析判断人的思考、性格、情绪、行为是非常有参考意义的。

回过头来说,每个人的思想认知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所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佛陀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你头脑中怎么认识的、怎么想的,就通过性格这个工具渠道表现出来,作用于情绪后,产生你的行为。这就是整个作用原理。

喜欢观察人、研究人的人,最大的乐趣是根据每个人的行为语言回溯分析那个人的性格和思想是什么样的,再对不同人做对比,就有非常多的发现。

怎样管理情绪和训练性格——

老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天生,是会遗传的。所以,我们从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往往很容易能够判断出其父母亲是什么样的人,并由此联想到其父母的修养是好还是差、教育水平是高还是低、身份地位与层次是什么样的……

这只是表面现象,切不可作为唯一的评判依据,因为性格是可以训练而改变的。

与其它任何专业化的训练一样,训练性格也需要一套系统的方法和长时间的坚持,以及选择帮助性格转变的环境,这样就会通过训练性格来管理情绪。

如果性格不改变,情绪就只能被控制而随时有可能面临失控的危险。

关于性格训练,以后逐步展开细细地讲述,今天在这里,只介绍几个简单的办法。

一是成年人要坚定地形成并接受一些基本的正确认识。

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个人情绪管理与性格训练妙法)(4)

接受并形成正确的认知

比如认识到自己和其他人一样,也是平常人,也会有很多缺点不足,可以减少很多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性格,就会在感觉别人没尊重自己时不会情绪化地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再比如人们常说的要知足常乐,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充满不确定性不必担心,只要用心过好当下每一分钟,就会减少很多悔意和忧虑,变得珍视现在快乐面对身边一切。

还比如说要相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就会减少一些嫉妒心,就能在面对人有我无、人强我弱时心理保持一些坦然。

二是成年人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个人情绪管理与性格训练妙法)(5)

三观正的人情绪很少受别人影响

职场上会有很多烦心事,如果纠缠其中,就会让自己总是不高兴。换个角度想,老板、同事、下属的任何行为都是正常的,那是他们的事,与自己无关,尤其是要认识到“几乎所有的老板都是一样的”“任何单位的职场都是复杂的,只要存在利益之争就不会有单纯的同事关系”,我们的心态就能平和许多。即所谓相信“存在就是合理的”。

家庭中也会有很多麻烦与争执,往往我们会出于“我是为你好”而生气,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一个人,就先改变自己,一定会发现每个人的改变都不是外力作用结果,而是自己真心想改变时才会改变。小孩子因为心智成长期会有很多逆反行为令家长生气失望甚至做出冲动之举,如果家长认识到每一个小孩子都是这样的,他们的成长过程必然会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行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最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马上就能变得心平气和,会采取孩子能接受的方法与孩子沟通。

三是要学会断舍离。

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个人情绪管理与性格训练妙法)(6)

看重自己的生命质量,远离干扰

这里的断舍离,是指斩断没有价值的关系,舍弃不值得维持的人和关系,离开让自己不开心的人和事。

人的烦恼都源于欲望,而欲望无非就是权、钱、色、位。不是这些不好,而是自己要对自己有个基本判断,如果能够得到,就下番苦功夫努力争取,包括用计谋用手段,但千万不要用情绪用冲动;如果没那个能力得到,就放下。佛陀讲“贪、嗔、痴、慢、疑”是五毒,服了这五毒中的任何一毒都是病人,是病人就会有许多匪夷所思的想法和行为;远离这五毒,就是个健康的人。

我不提倡无欲无求,物质确实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感和满足,物质就是供人们享受的。但是,我建议的是面对物质追求时,用行动、用努力、用计谋,而不是情绪化、冲动化。

互联网的今天,给了每个人赚钱的平等机会,流量为王的时代,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只要不违法能保证你自己的安全,你的赚钱之道就无可厚非。

从情绪角度说,与其生气,不如行动。

从大道理角度说,与期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

更多细致分析,以后接着慢慢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