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汇总)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汇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汇总

人教版 第五单元 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角、三条边。(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或△ABC)

2、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看最小两条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

5、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6、三角形分类:

(1)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形三角形;

(2)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 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 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6、 解方程的书写格式:解方程前要先写一个“解”字和冒号;一步一脱式,每算一步,等号都要上、下对齐;表示未知数的字母一般都要放在等号的左侧。

7、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8、 能运用减法、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未知数是减数、除数的方程。

9、 看图列方程的关键是看懂图意,从中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在列方程时,把未知数尽量放在等式左边。

10、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②设未知数

③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④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⑤检验方程的解,并写出答语。

11、检验方程的解就是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看方程两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求得的值就是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方程的解。

12、易错点:

解方程(关系混乱不明确,要求记忆):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