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能玩的室内聚会游戏(人间游戏四种聚会游戏)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常参加一些聚会,聚会其实是大家消遣的一个场所,那么消遣就是聚会的主要活动。你知道吗,人们在聚会的时候最喜欢玩四种交往游戏,这四种常见的游戏我在看书的时刻,总会有各种日常生活的场景浮现在眼前。快来看看你自己都在聚会中玩什么交往游戏吧。

11个能玩的室内聚会游戏(人间游戏四种聚会游戏)(1)

这不糟糕吗?

“说到不信任,这也难怪,现在现在的社会谁还能相信呢?你们猜我刚才在酒店前台发现了什么?”

这样的话是不是很熟悉?它常常出自一个点儿独立收入的中年妇女之口。带着抱怨、自以为是、甚至有点儿幸灾乐祸的恶毒,来开始这个游戏。它后面跟着的可能是:“那个对老婆那么好的男人居然带着小姑娘来开房!”“那个看着乖乖巧巧的小姑娘,这周已经第二次带着不同的男人来酒店了。”然后她会结论性地说一句:“现在这个社会没有谁值得信任。”

另外一种形式是和善的对当事人表示同情的讨论。比如谁的脸被人揍了,谁腹部做了手术和难产,然后就这些事件细节进行详细的讨论。这种事常常发生在我们办公室饮水机旁,或者闲暇的家庭妇女的聊天之中。

11个能玩的室内聚会游戏(人间游戏四种聚会游戏)(2)

这种消遣在男人之间可能会温和一点,比方说在酒吧的高脚凳上讨论政治问题或者经济问题。

这种游戏是一种消遣,他没有中场或者是爆场,但是会让人产生很多不舒服的情绪感受。因为参与这个游戏的所有人,都是我们的父母自我状态,在讨论或者批判什么。这是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情景和关系。

所以日常交往中,我们一定要避免用父母的自我状态居高临下地去和别人进行交往。

2.瑕疵游戏

在电影中,聚会的某个角落也常常会出现一个高傲的男人或者女人,他们挑剔地讨论着其他人,内容小到最琐碎和最不重要(“去年款式的帽子”),大到最讽刺(“他银行卡里存款不到700块钱”),最恶毒(“他不是纯种白人”),最深奥(“他没有读过莎士比亚”),最私密(“他勃起后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最世故(“他想证明什么吗”)。

11个能玩的室内聚会游戏(人间游戏四种聚会游戏)(3)

玩这个游戏地人源自于抑郁地儿童自我时期形成地心理地位——我不好。其实玩这个游戏的人出自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会把自己儿童心理地位转化为父母自我心理地位——他不好。这也是人际沟通心理学中经典的人的四种心理地位的其中之一。

有这种心理地位的人,他们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他们玩这个游戏的目的在于寻求安心。从沟通分析角度来看的话,其中有窥探病态的好奇心和警惕性,有时他们也会用父母自我或成人自我表面上关心来掩盖儿童自我的真正兴趣。

玩这个游戏的人,他内在的心理获益是避开抑郁感,外在的心理获益是回避可能会暴露游戏者自身的缺点的亲密关系。比如说上面描述的游戏者,他就有足够的理由拒绝一个衣着过时的女人,一个没有经济实力的男人,一个非白人,一个文盲,一个阳痿的男人或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

3.笨手笨脚的人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游戏的步骤的话是这样的:

1. 怀特不小心把高杯酒溅到聚会女主人的晚礼服上。

2. 布莱克聚会的男主人的第一反应是生气,但他知道如果他表现的生气怀特就赢了,因此布莱克克制住了自己,这带给他一种自己赢了的错觉。

3. 怀特说对不起。

4. 布莱克小声嘀咕或大声表示原谅,这更加强化了他以为自己赢了的错觉。

5. 然后怀特继续给布莱克制造其他麻烦,他不小心打碎东西见撒酒水弄得一团糟,在香烟烧到桌布,椅子腿刺穿花边窗帘和肉汁溅到地毯上之后,怀特的儿童自我变得很兴奋。

在这个游戏中游戏者很享受做这些事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谅解。发起游戏的人无论怎样其实都会赢,如果布莱克表示愤怒,怀特就觉得自己有足够的理由对其愤怒进行回击,如果布莱克克制住自己,怀特就会伺机享乐。

11个能玩的室内聚会游戏(人间游戏四种聚会游戏)(4)

但这个游戏真正的回报并不在于破坏的快乐,而在于他能获得原谅。

所以对抗这个游戏的做法是不给游戏者想要的谅解。在怀特说完对不起后,布莱克不是嘀咕着说没关系,而是说今晚你可以让我妻子难堪,破坏家具,弄脏地毯,但请不要说对不起。这个时候布莱克不是宽宏大量的父母自我,而是客观地承认自我,从一开始就对邀请怀特参加聚会承担全部责任。

4.你为什么不?是的——但是。

这个游戏也是在任何形式的团体和聚会当中最常见的游戏,举个例子说明这个游戏的主要特征。

怀特说:“我丈夫总是坚持自己来修补家里的东西,但他从来没有修好过什么。”

布莱克说:“他为什么不去学一下木工课程呢?”

怀特说:“是啊,但他没有时间。”

布莱克说:“你为什么不给他买一点好的工具呢?”

怀特说:“是啊,但是他不知道怎样使用这些工具。”

瑞德说:“你为什么不请个木匠来做这些事情呢?”

怀特说:“是啊,但那样花费太大了。”

布朗说:“你为什么就这样接受他做事情的方式呢?”

怀特说:“是啊,但如果这样的话,总有一天整栋房子都会塌下来”

看完这个案例,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宛然一笑,因为这种事情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生很多次。那我们来看看玩这个游戏的人的心理分析。

每个人都以“你为什么不”作为开头,怀特对每个人的回应都是“是的,但是”来表示拒绝。玩这个游戏厉害的人,可以一直挡住他人的建议,直到所有人都缴械投降,这样一来怀特便赢了。笔者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朋友,其实最后他内心也是崩溃的。

从表面上看,玩这个游戏的人是为了寻求信息或者解决方案,实际上他只是为了让儿童自我感到自我满意和安心。仅从对话的文字上来看,游戏者似乎处于成人的自我状态之中,但在真实情境下,我们可以观察到怀特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无能的儿童自我状态。其他人则因此转入睿智的父母自我状态之中,为了让怀特受益而急切地分享自己的智慧经验。

玩这个游戏的人基本原则是:任何建议都不接受,所以父母的自我状态永远不会成功。对玩游戏的人来说,游戏的每一步都很好玩,并且每一步本身就会因拒绝他人的建议而带来一丝愉悦感,不过游戏的真正报偿是在其他所有人因绞尽脑汁而疲于去想还有什么解决办法之后所出现的沉默或者是掩饰沉默。

11个能玩的室内聚会游戏(人间游戏四种聚会游戏)(5)

对游戏者而言他就赢了,因为结果表明他们都没有办法。

反抗这个游戏的方法,就是不给他建议。如果他说某某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对他的回应就是应该是:“那太糟糕了。”这样的回应会让游戏者陷入迷惑甚至引发交错沟通,这样怀特就会表现出挫败感。

玩这个游戏的人一般都是一种弱者的心态,他内心深处也有深深的不安,他以为这么做会获得心安。然而现实是,不能解决事情带来的不安和这个游戏会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大家都不愿意给予他任何帮助而走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