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民俗旅游(相比其他美女之乡)

临洮,古称狄道,地处甘肃省中部,是黄河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临洮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自秦昭王设陇西郡以来,临洮长期是郡、道、府、州、县治所在地,成为历代多民族争战、融合的地区,连接西域少数民族的桥头堡。

临洮有着闻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还有战国秦长城起点、老子飞升地、貂蝉故里、汉代古墓群、唐代哥舒翰纪功碑等历史文化遗迹。

临洮县民俗旅游(相比其他美女之乡)(1)

坦白讲,临洮的确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可放在时代背景下,现实意义却苍白无力。

临洮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瘠的黄土,老旧的街巷,群众曾长期纠结于脱贫的各种思虑。

临洮是省会兰州的南大门,县城距兰州80公里,是欧亚大陆桥经济带辐射圈内重点县区、“兰白都市经济圈”内重要节点城市。

但相比沿海发达地区,前些年的临洮似乎停滞在西北一隅。

临洮县民俗旅游(相比其他美女之乡)(2)

贫穷不是宿命,苦熬不如苦干。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此时,感慨愁肠,万重思量都没有意义。

洮河,一条古老的河,它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一百多公里绵延穿临洮县城而过,年过境水量46亿立方米,属国家一级保护水系。

上善若水,人类临水而居。沿着洮河这条风情线,临洮布局了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甘肃临洮体育训练基地、千姿岗貂蝉冰雪佳园等项目,累计投资十几亿元。

临洮县民俗旅游(相比其他美女之乡)(3)

临洮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寺洼遗址考古挖掘取得重大成果, “狄道乡韵”、岳麓山、平长人家等核心景区陆续建成,龙门镇五里铺村跻身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去年,临洮还举办了中国首届赏石文化节、第四届紫斑牡丹文化旅游节等品牌节会活动,“世界的马家窑·马家窑的世界”文化品牌影响力更加彰显。

说起临洮,就要说马家窑文化,这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其遗址就在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的麻峪沟口。

临洮县民俗旅游(相比其他美女之乡)(4)

1924年,一个叫安特生的瑞典地质学家,在这里发现马家窑遗址。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陆续发现40多万件陶片、陶器、石器等,这是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实物,按专业说法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这些物品图案多样、题材丰富、花纹精美、构思灵妙,成为华夏彩陶艺术的登峰造极代表作。

临洮虽然地处西北,这里却是花卉之乡,城市绿化率达11.5%,曾先后在各类花博会上获得70多个奖项,县城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和“省级园林城市”。

临洮县民俗旅游(相比其他美女之乡)(5)

临洮,也是美女貂蝉的故里。《三国志》里讲,貂蝉向王允介绍,贱妾本姓任,家长是吕布,自临洮关相失。结果王允来个一女嫁二夫,竟然将其许配给董卓,吕布得知后,提剑入堂宰了董卓。

临洮出“美女”,名不虚传。这里的大街上的女孩子,清纯朴素纯天然,这应该是临洮确是貂蝉故里的最好佐证,地域基因就摆在那儿。

也许是吸取了貂蝉的教训,这里的年轻女子结婚之后,一般就不再外出务工。或者离家创业,都喜欢守在故乡临洮。

也许对她们而言,照顾家里老小是天经地义,比赚钱更重要,赚钱也是为了更好地守好家。

临洮留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世风民情敦厚。我们的传统文明,可能在这些所谓的经济贫困地区,被完好保存了下来。

临洮县民俗旅游(相比其他美女之乡)(6)

随着临洮国家亚高原训练基地的规划建设,临洮又成为国家田径之乡,逐步发展成为广大城市人群休闲度假、避暑纳凉、观光旅游的理想之地。

现在,临洮的中铺工业园成为甘肃省重要的装配式建筑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恒通热力也跻身为亿元级企业,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在这里建设了实验室,填补了甘肃省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技术研发应用的空白。

临洮太石镇境内,正打造25平方公里的“兰州南部生活基地”,为各地人士来临洮投资搭建良好的平台。

临洮县民俗旅游(相比其他美女之乡)(7)

临洮是个神奇的地方,战国时期的秦长城,起点就是新添乡三十墩南坪北庄,沿万长岭而下,奔腾于万山之巅。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里还有哥舒翰纪功碑,当地人称“石碑观”,碑座共为五层,正面刻隶书十二行,据说碑文为唐明皇御笔,字体秀丽。现存70余字,是国内民间唯一的唐明皇手迹。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临洮正奋进,期待四海朋。

其实,这里未必真贫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