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不好的人有什么表现(优柔寡断的人是)

人的性格各有不同,有的人坚定果断,遇上事情能很果断地做出决策;有的人优柔寡断,遇到事情犹豫不决,思前想后,好半天也得不出一个结果。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篇》中说道:“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什么叫“中正之官”呢?

《中国社会通史》指出:“两汉实行察举制,待选人士要经过考察后才能向朝廷推荐。魏晋以后,察举制逐渐被九品中正制所取代,各州郡有声望的人担任‘中正’,负责评定当地士人的品级,朝廷依照士人品级授官录用。

所以中正之官必须是是非分明、有主见、有决策的人才。

唐代的《内经》学家王冰解释“中正之官”时说:“刚正果决,故官为中正;直而不疑,故决断出焉。

胆不好的人有什么表现(优柔寡断的人是)(1)

由此可见,胆就好比一个是非分明、有主见的管理者,由它来做出决断。所以胆气足的人坚定果断,胆气虚的人就会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那由什么来决定胆气充足与否呢?这主要取决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

肝为脏,胆为腑,肝胆互为表里,二者的联系非常密切。如果肝的疏泄功能不正常,肝的气不能输入到胆,胆的精气就不足,自然就会胆虚。

所以平时情绪多变、肝郁气滞的人往往优柔寡断,而平时就豁达开朗,肝气条达舒畅的人,遇事情也比较果断。

胆不好的人有什么表现(优柔寡断的人是)(2)

我国历史上戊戌变法的烈士之一谭嗣同曾在狱中留下这样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种为了天下人谋幸福而自我牺牲的精神,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从诗句中我们也可以想到,正是有如高山一般雄厚的肝胆之气的人,才做得出这么勇敢的决断。

有个朋友正值壮年,因为个人感情问题导致情绪多变,遇事犹豫不决,他经常打电话问我:这件事该怎么办,那件事该怎么办,我这么做会怎么样……

到入冬的时候,他告诉我,近来他感到大腿两侧肢体麻木,且麻木感一直延伸到小腿。

最初坐久了才会这样,后来发展到不管是坐着、走着,还是躺着,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天气越冷情况越严重,还伴有轻微的腿部疼痛,但说不清是肌肉痛还是骨头痛。

胆不好的人有什么表现(优柔寡断的人是)(3)

腿的外侧是足少阳胆经循行之处,是胆腑与肢体密切关联的通道。这位朋友就是因为情绪不佳,肝郁气滞,肝不能输精到胆,胆气虚了,性格才会变得犹豫不决。

时间一长,胆的经络也瘀滞,经络中气血少了,沿着胆经分布的大腿两侧得不到气血的滋养,就出现肢体麻木。

正如《黄帝内经·痹论篇》所说:“皮肤不营,故为不仁。”不仁就是肢体麻木的意思。

我告诉这位朋友,每天可用手掌搓腿部的胆经,也就是两腿的外侧,从大腿根部搓到小腿外踝,基本上就是沿着裤缝的位置。搓几遍后再敲打,用拳头从上敲打到下。

同时我建议他在当地找中医师进行中药调理。他按照这样治疗了一段时间之后,腿部两侧的麻木感就消失了。

胆不好的人有什么表现(优柔寡断的人是)(4)

敲打胆经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地疏通经络的方法,也是可以补充胆气的方法。

胆属于六腑之一。《黄帝内经·五脏别论篇》中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意思是,六腑的养生要注意使其传导功能正常,使其保持通畅,不能“满”。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生活压力太大,有许多情绪不畅快的时候,也有许多前思后想不能决断的时候,这样就有许多不通畅的气和血蓄积到经络中,使胆经中蓄积满了代谢废物。

搓和敲打胆经是疏导胆经的方法。搓可以疏导郁滞的气血,敲打可以震荡、激发经络的正气,使蓄积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平时心情不畅快,性格犹豫不决的人可以时常搓和敲打胆经,这样等于给自己做了个自我保健。

胆不好的人有什么表现(优柔寡断的人是)(5)

搓胆经的方法是:先用手掌根部从臀部胯骨后方开始,沿着腿部裤缝的位置从上往下搓,一直搓到足外踝,搓6~9遍后再点按胆经的井穴足窍阴,力度以痛为止。足窍阴在足第四趾的外侧,距离指甲外缘0.1寸。

敲打胆经的方法是:手握空心拳,用小指那一侧敲打腿部的胆经,位置与上面介绍的相同,一般敲打次数不拘泥,工作间隙和睡觉前都可以敲打,力度以酸、胀、麻、微痛为止。

犹豫不决本来是为了考虑得更周全,人人都有不能决断的时候。但是过度的犹豫不决就会给精神造成困扰,使气血郁滞、经络郁滞,所以我们必须要有目的地培养果断的意识,思前想后的结果未必是最好的。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说到的“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才是最符合自然的心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