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海鲸豚湾水世界端午(龙船饭中外龙观龙客)

“龙腾珠江展风采,百舸竞渡耀广州”,6月23日,2018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在珠江广州河段举行。来自全球各地4000多名运动员和122支龙舟队,在广州珠江上为市民和游客献演这场一年一度的“斗龙大戏”。

作为一种体育运动,有运动员和队伍在中国广州,尝到胜利的滋味;作为一种文化,来自世界各地志在参与龙舟运动的爱好者通过广州切磋技艺;作为一种传统,包括“龙船饭”在内的文化,被融入龙舟赛的庆贺环节中;作为一年一度的盛事,纵使天降大雨,市民依然热情观战;作为一座城市,多部门的协调组织,良好的市容及水质环境,让竞技和交流在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广州,得以进行。

汉海鲸豚湾水世界端午(龙船饭中外龙观龙客)(1)

6月23日的珠江边,有你比赛和观赛的身影?跟随金羊网的记录,回味2018年6月23日珠江广州河段的斗龙大戏吧。

传统文化叠加胜利时刻,冠军用龙船饭庆贺

23日下午4时许,2018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各单项冠军一一出炉,冠军们手捧金光闪闪的奖杯,高高扬起写着“一等奖”的旗帜,笑容满脸,“回去奖励大家大烧猪,吃龙舟饭好好贺一贺!”

黄先生是海珠区上涌活力龙舟队的领队,他告诉金羊网记者,这次比赛他们村一共出动了六百人来到现场,除了七条龙舟的选手外,很多村民开车到现场负责后勤工作。今年他们的成绩也非常喜人,七条船拿个六个奖项,去年拿到标准龙22人龙舟男子公开组亚军,今年更上一层楼在这个项目上一举夺魁。“这真是意外之喜,我原本想着最多再得亚军,没想到今年的桨手特别努力,超水准发挥,回去真要好好奖励一下他们,奖励大烧猪,吃龙舟饭,摆个二三十围贺一贺!”黄先生说,他们村的龙舟队已经参加了24届龙舟邀请赛,今年特意提前了一个月备战,每晚7点到10点训练三个小时。至于夺冠的秘诀,他笑着说:“这是秘密啦!”

汉海鲸豚湾水世界端午(龙船饭中外龙观龙客)(2)

番禺区南村镇南村村队昨天拿到彩龙竞艳一等奖,领队陈伟斌难掩骄傲,“我们已经连续12年拿一等奖啦,我们的特色就是勇猛!”说着陈伟斌摆出一个秀出双臂肌肉的威猛姿势,“我们鼓打得好,起桨也棒,节奏上更是齐心合力,这么多年前辈传承了很多技巧给我们,整条村的兄弟团结一致,当然能取得好成绩!”他透露平时即使没有比赛,“老表兄弟”也会在一起练习龙舟,为了这次的比赛更是特训了十几天,每天练习五个小时。比赛当天,村里的叔伯兄弟都过来捧场。“中午后勤团队给我们送的龙舟饭也特别香,每年不同的菜式花样,走过的街坊都流晒口水!”(记者苏荇)

不计名次,但依然热爱龙舟的他们

专业龙舟队伍朝着锦标奋斗。珠江河道上,也有热爱龙舟运动和文化,不计成绩志在参与者。

“为了喜爱的龙舟运动,他们马不停蹄到处走。”端午前夕,金羊网曾采访报道了由中外龙舟爱好者合组的“广州国际龙舟队”。6月23日,记者在队伍的休息区看到,不少队员拖着行李箱到现场。原来,不少队员刚刚在香港进行龙舟比赛,为备战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连夜赶回广州。当广州的比赛结束后,部分队员又要踏上征程,去其他地方继续比赛。

“有的队员连觉都没怎么睡,昨晚回到家今天一大早就到比赛现场了。”队员介绍说,这样的备战效果也许难出好成绩,但为了热爱的龙舟运动,特别是在广州比赛的机会,大家都不太计较。

汉海鲸豚湾水世界端午(龙船饭中外龙观龙客)(3)

同样旨在参与的,还有广州水结女子龙舟队。据了解,该团队是一帮热爱龙舟、以运动健身为目的的业余队员组成的,通过朋友“一带一”的方式,队伍逐渐壮大起来。团队为保持水平,平日还会进行“水平检测”,“最辛苦的就是单人静水两分钟测试,和两人两百测试。”为迎接端午前后的龙舟赛事,从3月底开始,她们每周末都会聚集在一起训练。受访者说,由于队员来自各行各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未必所有人都能参加集训。另外,女队员的体力也不如男队员,有时还会遇到生理期等困难,但大家都能坚持不懈地为团队付出努力。(实习生李嘉慧 记者梁怿韬)

外国选手:因为中国制造,“广州”之名在我的国家人人皆知

冠名“国际”两字,自然表明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不仅仅是本地队伍和运动员参加的比赛。本届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有22支境外队伍参赛。比赛承办地的广州,留给他们深刻印象。

“广州的珠江赛道,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比赛经历。”来自澳大利亚科摩多龙舟队的Emily教练,带着22名女子队员,到广州参加比赛。她坦言来广州比赛,能给队伍锻炼机会,“在澳大利亚时我们就听说广州珠江赛道很特别,市中心的河道,大船就挨着赛道行驶,在澳大利亚我们没有这样的比赛条件。”由于全球122支龙舟队同在广州出现,这也让在国外接触龙舟机会较少的外国队伍,有更多机会接触多样化的龙舟运动,“我们获得了使用其他队伍的船只训练的机会,这比只使用我们自己的船训练,感受不一样。”

来自英国的勇士龙舟队,是广州国际龙舟赛的“常客”之一。教练员Paul介绍,他们在两年前就曾率队到广州征战过,广州珠江赛道的特点,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一条自然河流形成的赛道,带有波浪并非静水,良好的赛会组织允许河道封闭一段时间作比赛。”Paul坦言他在英国很难有机会找到这样的赛道进行龙舟训练和比赛,故两年之后再度带队征战。在比赛之余,他还盛赞广州的市容和市民,“城市很干净,市民很热情,你看很多人今天到场给我们助威。”

“我们总是听说‘广州’这个城市,现在我们终于有机会来了。”来自孟加拉国国家龙舟队的教练Mahmudul,指着其中一名队员全身的“行头”介绍称,“他的衣服、裤子、手机,都是从广州进口的。”Mahmudul说,“广州”之名在孟加拉国人人皆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少中国制造的货物,是通过广州,源源不断运到孟加拉国。这次广州比赛,也让一众孟加拉龙舟队员,对广州“百闻不如一见”。Mahmudul说,他们第二天就要离开广州,他和队员争取比赛结束当晚,能够到珠江新城逛一逛,这样也好让远在孟加拉国的朋友家人,看到自己一身“中国制造”的出口城市长啥样。

持续治水出成果,靓水质助龙舟运动提升

广州持续多年的治水,也让龙舟运动收益。有参赛队伍坦言,好的水质,提升龙舟训练效果。

“水浮莲、垃圾、各种杂物,队员们最怕了。”参加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的广州市白云区鸦岗女子龙舟队,教练邓伟福介绍了水质和龙舟运动的关系。他表示如果水中杂物多,队员们连浆都划不了。尽管鸦岗对出的流溪河本该是良好的龙舟训练场所,惜往年水浮莲多且水中带怪味,队员们难以在家门口的流溪河训练。

“今年流溪河水浮莲,少了很多。”邓伟福告诉记者,他感觉今年流溪河的水浮莲,比往年少了80%以上。同时,流溪河的怪味也少了,这让队员们,更愿意就近在家门口训练。“不是我一个人看到的,我们的鼓手在龙舟上打鼓,有鱼儿伴随鼓声从水里跳出来,这在以前是很少见到的景象,说明水质真的比以前好了。”

与鸦岗龙舟队对水质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来自天河的车陂龙舟队,车陂村内有一条历史悠久的龙溪河(注:车陂涌),被当地村民称为母亲河,然而在几年前,母亲河却被称作了臭水沟,车陂龙舟队教练黎华坤有一形象比喻,“10年前龙溪河就像下水道里的臭污水,10年后龙溪河变成了我手里的矿泉水。”原来,龙溪河近几年一直在搞雨污分流,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全部经由管道输往污水处理厂处理,龙溪河的水质终于渐渐改善。队员们在家门口训练机会多了,自然提升龙舟运动成绩。(记者宋昀潇 实习生李嘉慧)

冒雨观龙市民热情不减,多方保障确保赛事进行

成功的龙舟赛,除了参赛者,怎么能缺少观众的加油助威?虽然6月23日广州频繁下雨,但这一点也没打消市民前往珠江两岸观赛的热情。早上8时许,在海珠区中大码头江边,记者已见围观等待龙舟赛的人群。“我家人今天比赛,来这里主要是给他打气。”围观市民郭阿姨说,“我年轻时也是划龙船的,我对它有感情,所以就过来看别人划。”观众郭先生说。

同样在早上8点,确保运动员和观众生命安全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的医疗队伍,冒雨在中大码头集结。“大型活动,主要是预防突发事件发生。”参与医疗工作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医生说。随着比赛进行,有比赛期间受了小伤的运动员,一上水后即前往医疗点上药治疗。

为保障比赛期间市容整洁,广州市城管部门6月23日动员了市直、越秀、荔湾、水上等四批次环卫工人进行保洁。时晴时雨的天气,给环卫工人带来工作压力。在中大码头运动员休息区,环卫工人叶师傅,早上8点冒雨打扫,“垃圾受潮粘在地面,就会比较难处理了;不及时打扫垃圾,会影响雨水疏通。”说着说着,叶师傅擦了擦头上的汗。记者发现,雨水和汗水,早已在叶师傅头上交融。(实习生黄丽霞 记者梁怿韬 )

图片 周巍 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