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历代君王一览表嬴稷(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

央视热播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秦昭襄王嬴稷这个人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历史上,真实的他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在他统治时期,秦国国力日盛,对东方各国展开了积极的攻势,不断蚕食韩、魏两国的土地,占领了楚国的都城,在秦赵长平之战中取得了震慑六国的重大胜利,拥有了秦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国土面积。他善于重用各种人才,采取行之有效的外交策略,被后人称为远交近攻之祖。


秦国历代君王一览表嬴稷(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1)

秦昭襄王嬴稷

君臣同心——为秦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嬴稷 (前325年-前251年),又名则,史称秦昭襄王,一称秦昭王,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弟。嬴稷早年在燕国为质子,公元前307年,在位仅四年的秦武王因为与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鼎,折断胫骨而意外去世。秦武王去世时尚无子嗣,他的不少弟弟在各自背后的政治势力的支持下对王位有了觊觎之心。远在燕国的嬴稷在这场王位争夺战中看似没有任何优势,但他得到了秦国权臣魏冉的大力支持,成了最终胜出的那一个。魏冉是嬴稷母亲芈八子的同母异父之弟,在秦惠文王时就开始任职用事,到武王去世时,他不仅在秦国内部培植好了自己的政治势力,而且与临近的赵国关系也非常好,嬴稷从燕国回秦时,赵武灵王派人一路护送,直到把他安全送到秦国,这都是魏冉安排的。


秦国历代君王一览表嬴稷(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2)

魏冉

嬴稷虽然顺利回国继承了王位,但他那些有实力、有意图当秦王的弟弟们并不甘心,秦国很快便爆发了一场以公子壮为中心的政治风暴。公子壮实力雄厚,最有希望成为武王的继承者,从一开始就是嬴稷最有威胁力的对手,只是由于魏冉的势力过于强大,他没有贸然行动,而是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积蓄力量,到嬴稷即位的第二年,公子壮认为时机成熟了。他联合了另一位公子雍,还有好几位秦国有权势和威望的大臣、诸侯,甚至争取到了武王的母亲惠文后的支持,发动了大规模的政变,企图夺取王位。但此时,魏冉已经全面掌握了咸阳的武装力量,公子壮的政变不仅以失败告终,而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有参与政变的大臣、诸侯、公子都被诛杀,惠文后也“不得良死”,秦武王的王后也被驱逐回了她的母国魏国,嬴稷和魏冉还顺便把那些心怀不满的公子们也都消灭干净。这场政变的结果对于嬴稷来说意义重大,扫除了政敌,巩固了王位,魏冉等重臣在秦国也树立起不可动摇的威信,君臣同心,为下一步的政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叱咤风云——奠定了统一大业胜利基础


历史发展到秦昭襄王时代,天下大势已经到了分久必合的阶段。秦国凭借着孝公时期商鞅变法的成功,综合国力也已超过了其他各国。雄心勃勃的昭襄王一刻也没有停下吞并东方六国的步伐,他有效地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分化了六国的合纵势力,持续不断地进攻韩、魏、楚、赵等国,攻城略地,扩大领土面积,奠定了后来统一大业的胜利基础。在这期间发生了许多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让我们能透过历史的烟尘,清晰地看到当年那位叱咤风云的秦王的身影。


秦国历代君王一览表嬴稷(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3)

商鞅变法


秦昭襄王时期,秦楚之间数次交战,楚国总是占不到上风。秦昭襄王八年(前299年),秦王向楚怀王发出邀请,请他到武关(在今陕西省丹凤县)会盟,表示愿意归还以前占领的楚国土地,永结盟好。楚国内部以屈原、昭雎为代表的大臣们凭借着屡次被秦国欺负的教训,劝怀王不要前往,他们明确告诉楚怀王,去了肯定是中圈套,而大臣靳尚、怀王的儿子公子兰等却劝怀王去赴约。楚怀王不辨忠奸,听从了靳尚他们的话,到了武关果然中计。他见到的不是秦昭襄王,而是昭襄王的弟弟泾阳君。泾阳君连哄带骗再加上威胁,不用费太大力气就把楚怀王挟持到了咸阳。原来秦昭襄王哪是真心实意地要与楚国结盟啊!他只是略施小计就把楚国之君骗到了自己的国都,等楚怀王醒悟之后,一切都晚了。这一来秦都,楚怀王不仅自己再也没有回到祖国,落了个客死咸阳的结局,而且他的儿子楚顷襄王即位之后,朝政更加混乱不堪。秦国则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着吞并六国的事业,楚国越来越面临着亡国的危险。

到了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秦国加速了进攻楚国的步伐。这一年,秦国大将司马错攻占了楚国的黔中(今湖南吉首市),楚国被迫割让上庸、汉北的大片土地给秦国。第二年,秦将白起率军占领了楚国的鄢城(在今湖北襄樊)、邓县(也在今襄樊)、西陵(在今湖北宜昌)等地。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白起终于占领了楚国的国都郢城(今湖北江陵),楚王被迫迁都到陈地,楚国至此一蹶不振。


秦国历代君王一览表嬴稷(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4)

白起


秦昭襄王当年从燕国回秦国的途中曾得到过赵武灵王的帮助,在他当政的前二十年中,赵国对秦国表现得也相当低姿态,所以秦国尽管不断地攻韩打魏,但基本没有对赵国动过手。到了秦昭襄王二十四年(前283年),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昭襄王开始想办法对付赵国了。他给赵惠文王送信,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这块玉璧。赵惠文王既不敢拒绝,又害怕上当,幸亏有胆大刚毅的蔺相如挺身而出担当护送玉璧的任务。


秦国历代君王一览表嬴稷(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5)

蔺相如


在与蔺相如的较量中秦昭襄王没有取得预期的胜利,但从此也对赵国没有了好感,接下来的几年中,年年都断不了进攻赵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昭襄王邀请赵惠文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相会,在会上秦王请赵王鼓瑟,秦国史官记录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命令赵王鼓瑟。”秦国是想借此来羞辱赵王,没想到陪同赵王来赴会的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死要挟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竟也不敢不击。赵国史官同样记录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两国在面子之争上打成了平局,秦昭襄王没占太大的便宜。从这两件事上可以看出,赵国之所以能够对秦国稍有抵挡,全凭了蔺相如这样的人才。在后来几年的军事对峙中,秦国知道了赵国不仅有蔺相如,还有廉颇。于是秦赵长平之战时,秦昭襄王便派范雎去赵国实施反间计,使得赵孝成王不听蔺相如的劝说,解除了廉颇的兵权,导致长平之战的惨败,赵国再也没有能够与秦国相争的实力了。


秦国历代君王一览表嬴稷(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6)

长平之战


志向宏大——各方面取得很高业绩

由于秦昭襄王自身拥有宏大的志向,性格果敢,足智多谋,又能够恰当地重用魏冉、白起、范雎等难得的人才,所以在他统治时期,对外能巧妙地周旋于六国之间,离散了六国的合纵之策,采用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极大地削弱了六国的力量。对内则能有效地实行统治,稳步发展经济,使秦国的国力在连年征战中也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


秦国历代君王一览表嬴稷(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7)

范雎


据说与秦昭襄王生活于同一个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曾经考察过秦国的社会状况,尽管荀子的理论学说与秦国的施政纲领是有分歧的,但他仍然对秦国的吏治民风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秦昭襄王在外交、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业绩,预示着秦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已经为时不远了。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嬴稷去世,时年七十五岁。昭襄王的儿子秦孝文王在位仅仅三天便去世了,由孝文王的儿子子楚继位,史称秦庄襄王。庄襄王在位只有三年便也去世了,于是秦国历史上迎来开启新纪元的一任君主,他就是庄襄王的儿子嬴政,史称秦始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