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兰河传的感想(小城故事多-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是黑龙江支流松花江的支流,这有一座小城,是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洛神”的女作家萧红的故乡矛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让我带您一起看看呼兰河传吧,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读呼兰河传的感想?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读呼兰河传的感想(小城故事多-读呼兰河传有感)

读呼兰河传的感想

呼兰河,是黑龙江支流松花江的支流,这有一座小城,是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洛神”的女作家萧红的故乡。矛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让我带您一起看看呼兰河传吧。

呼兰河传里第一个人物故事:小团圆媳妇,在大伙儿的一片呼声中“老胡家的团圆媳妇来了,快去看吧”,饭都顾不上吃也要急着去看一个小团圆媳妇,其实只是一个才12岁的女孩!因为这孩子太大方了,长的也高,太健康了,大家都评价“不像个团圆媳妇”,悲剧从此开始,“那家开始打起团圆媳妇了,要给她一个下马威”要立个规矩,天天的打,到了冬天,那个团圆媳妇疯了,只会呵呵的笑了,她婆婆又开始给她驱鬼了,小团圆媳妇经历了挨打,跳神,热水烫驱鬼,最终奄奄一息,这个原本的无比健康的孩子死了!无人问津!因为传统就这样,“她来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她婆婆在团圆媳妇死后这样给自己开罪,真是封建罪恶的陋习,令人触目惊心!

故事里的第二个人物有二伯,是个忠家勤奋的打工者。作者说“我的有二伯,性情真古怪”, “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喜欢跟大黄狗谈天,可他跟人在一起,一句话也没有”,有二伯孤独的跟小动物对话,安慰着他无法满足的孤独的精神世界。他勤奋干活,却依然穷困,不得已偷住人家的东西卖点钱,他热爱生活,愿意带着小主人去逛公园,他对生存的这个世界也是无奈到骂骂咧咧的泄泄私愤,兔羔子便是有二伯的口头禅,小萧红问他“兔羔子是大白兔吗”,有二伯说“你们家里没好东西,尽是些耗子,从上到下,都是良心长在肋条上,大人是大耗子,小孩是小耗子”,这是不是对封建社会剥削的最好的暗喻 ,他们是硕鼠!

再来看看磨坊里上演的冯嘴子的爱情童话。自由恋爱在那个时代是一道十足的茶余饭后的谈资,冯嘴子和赶车老板的女儿王大姑娘私自结婚生子了,轰动了小城,好奇的人源源不断的的来看那对睡在草房里的母子:一个产妇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却没有一个人给那个“好像小孩儿睡在喜鹊窝里”的婴儿一床铺盖!

沉重的封建社会下,被洗脑的小城人就像是“东二道街上的那个大泥坑,“不管是下雨还是天晴,总有人或者牲畜被困在里面,大伙儿想办法解决这个泥坑时,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若说用土泥来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

比起上面故事的沉重,在呼兰河传这个多彩的风土画上,也有比较轻快的故事 ,那就是小萧红祖父的园子。这里有一段对自由最美好的描述,不信您听:“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萧红幼年丧母 ,父亲再娶,在寂寞的童年里,祖父对萧红的疼爱,和这个园子里的生机勃勃的植物和那些飞舞的蝴蝶是这个小女孩唯一的慰藉。

初识萧红是看了为纪念其诞辰百年而拍摄的电影,随后便把她的作品都一一找来细读,无论是《生死场》,《呼兰河传》还是《小城三月》对人物和事物的描述都是入木三分,推荐您读一读萧红的呼兰河传 ,看下催人泪下的小团圆媳妇,末了逛一逛祖父的园子,看看那些旋转飞舞的蝴蝶,那些自由自在的黄瓜,您对人生的感悟又会不一样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