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自己的武术有什么(凭形意等立足北方)

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意形二表,形意一体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少数民族自己的武术有什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少数民族自己的武术有什么(凭形意等立足北方)

少数民族自己的武术有什么

独特的太谷形意拳

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意形二表,形意一体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明清时期,晋商兴起,票号汇通天下,调度上亿两白银,清代诗人龚自珍用“海内最富”形容当时山西的富庶。太谷商贾在晋商中更以资本雄厚、涉业广泛而显赫多时,在中国金融史上有过“金太谷”“中国华尔街”等称誉。随着商贸和金融的发达,镖局生意日渐兴盛,众多武林高手汇聚太谷,也为形意拳的创立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

形意拳鼻祖李老农,名飞羽,字能然,河北深州人。1836年,他慕名到山西祁县学习戴氏心意拳,1849年被太谷富商孟绋如礼聘为孟家护院保镖。在孟绋如帮助下,李老农开始对戴氏心意拳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改造创新,追求“形”与“意”的结合,形成了形意拳的雏形。

1867年,李老农离开太谷,其首传弟子车毅斋以武功称雄天下,是形意拳承上启下的核心人物,他通过与全国各地武师的搏击实践,融合中国武术拳法之长,进一步完善形意拳,创编出10套形意拳对练套路,并与贺运恒、李广亨、宋世德、宋世荣同门师兄弟5人聚首太谷,练习传授形意拳技艺,民间有“五星聚太谷”之誉。声名大振的太谷一时成为形意拳名流汇聚之地,形意拳得以在太谷兴盛。

至同治末年,即公元18世纪80年代初,形意拳的基本拳术包括五行拳、十二形拳以及单练、对练套路等已经完备,逐渐从太谷城乡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一个具有世界规模的拳术流派,与太极拳、八卦掌、少林拳并称为中国四大拳种。

形意拳有三种基本拳法:一是三体式。为形意拳基本桩式,是形意拳区别与其他拳术最主要的标志,也称三才,即天、地、人,视人体的上中下、头手足而言,即融贯天、地、人为一体。二是五行拳。以劈、崩、钻、炮、横五拳按自然界的五种属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劈拳之形似斧,性属金;钻拳之形似电,性属水;崩拳之形似箭,性属木;炮拳之形似炮,性属火;横拳之形似弹,性属土”,并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变化规律来说明拳法变化,以拳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合一。三是十二形。模仿“龙、虎、猴、马、鼍、鸡、燕、鹞、鲐、蛇、鹰、熊”十二种动物捕食或自卫的动作,并运用于拳法之中。

形意拳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象形取意,式简意深,为形意拳最主要的拳法特点,分别取龙、虎、猴等十二种动物的“腾、扑、灵、撞、云、抖、掠、翻、惊、活、爪、猛”动作,仿其法,效其技,练其功。二是内外兼修,虚实相因,注重呼吸之法,将“内练一口气”与“外练筋骨皮”相结合,出拳收拳与呼吸配合;招术虚实相生,虚招能变实招,实招可化虚招。三是劲力精巧,式法严谨,依靠全身发力,利用踝、膝、胯、腰、肩、肘、腕伸展的合力发出一点,而全身之势,守护严密,攻防之间,不露破绽。四是刚柔相济,防中寓攻。形意拳出势刚猛,收势柔和,于守势中蕴含攻击之招。

形意拳讲究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意形二表,形意一体,朴实简练,动静分明,动作严密,手脚合顺,身正步稳,快速整齐,劲力充足,稳固沉着。故有拳谚“起如钢锉,落如钩竿”“肘肘不离肋,手手不离心”“迈步如行犁,落脚若生根”等描述形意拳的技术风格。

形意拳内容丰富,不仅拳法独具特点,使用器具也五花八门,有刀、枪、剑、棍、铁笔、钹等。作为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意拳继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精华,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因其广泛流传于海内外,而极具文化交流的功能。

2007年,形意拳列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形意拳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形意拳正式走进中小学,成为太谷4万城乡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和课间操的一项重要课程。2011年,形意拳走进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课堂,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梁晓峰和他所研习的心(形)意拳

看晋中 2018-03-09 11:17: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山西省共有96个项目入选。其中,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类别,来自山西省晋中市的心意拳位列第一。

徐展历史的宏卷掣画,聚焦风起汹涌的武林,我们不难清晰地看到,心(形)意拳在宋代岳武穆首创后,经历旷世沧海的风云搏击,于明代姬际可的理性推演和智慧归纳,最终形成了深邃理论与卓越实践相融合的,可自成一体、独树一帜的拳种。

历经风云变幻,心(形)意拳几经波澜仍耀于世,经多方考证,当下流传全世界的心(形)意拳,其发源地就在山西晋中,而梁晓峰正是当下中国心(形)意武术专业委员会主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掌门人。

梁晓峰先生,山西晋中榆次人,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心意拳法国际联盟主席,中国心(形)意武术专业委员会主席,山西省晋中市摔跤柔道自由搏击协会主席,山西省晋中市心意终极格斗俱乐部主任,山西晋中市戴氏心意拳协会主席。2006年,被评为山西省武术大师、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2008年,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拳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明末山西人士姬际可

由于心意拳具有很强的攻击搏杀能力,致使后来的金、元统治者们如临悬剑,噤若寒蝉,再三严禁民间传承,同时也使心意拳的历代传人对心意拳之传承慎之又慎,讳莫如深。故南宋以后,金、元、明代鲜有其技。直至明末清初,山西平阳府蒲州诸冯(今山西永济县)人氏姬际可(字龙峰,1604—1689)访师终南山,得遇异人授予拳谱,归而依法练习,历时数载,方使斯拳重现于世。当时姬际可曾经与明末进士载廷轼(山西祁县人,系戴隆邦之叔祖)、当世大儒黄宗羲、黄百家父子以及顾炎武、傅山、郑万元等名士一道隐姓埋名,在山西祁县“丹枫阁”和江苏如皋县“水绘园”两地秘密筹划反清复明大计(时人称之为“南有水绘园,北有丹枫阁”)。后因事不如愿,方始出游天下,隐身江湖,传播技艺。经传安徽曹继武、山西戴隆邦,再传山西戴文熊,戴文熊在访遍名师,广博求学的基础上,对原心意六合拳进行了进一步充实完善,终成传世名拳。

明末清初至民国时期,心意拳的历代大师通过创建镖局、武馆、守村护院、传授技艺等形式,一方面传播光大心意武学,一方面为当局为社会和各地往来商人提供全方位安全保护服务,特别是以精湛的武艺为晋商保驾护航,“镖行天下”,促成晋商的“汇通天下”,成就了晋商数百年的辉煌。

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心意拳的历代先贤们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扶危济困,御敌外辱,通过展现自身高超的武功和诚信的人格,为中国武学史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的历史篇章:戴文熊铁膀镖行天下,李洛能北方神拳拳打四方,戴良栋力擒黄河四匪,戴明桢穴点刘十二,车毅斋天津战胜日本高手,郭云深半步崩拳打遍黄河以北,李复桢神勇技压群雄,孙福全轻取日本浪人,韩慕侠打败俄国大力士……这一系列历史故事演绎成一系列催人奋进,扬中华国威的武林传奇。

兴起:当代心(形)意翘楚梁晓峰

心意拳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内道外儒”理论为依据,博采众长,遵天人合一之理,通阴阳之变,象形取意,静动互易,刚柔相济,攻防兼备,练养并续,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学科的知识。正如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院长张明廷评价说:“它既是中华武学优秀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011年,由梁晓峰先生所著《中国心意拳行功秘法》一书,经中华书局向国内外出版发行后,立即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好评。这部曾秘不示人的武功经典秘籍公诸于世,被誉为“中华神功”的心意拳,终于撩开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概览本书后,人们不仅会为心意拳行功秘法之妙绝而赞叹,更为心意武学所蕴含中华文化之精深而钦服。它既有实战技击、启智益悟的功能,又有陶冶情操、健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特点。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亚洲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主任陈国荣指出:“《中国心意拳行功秘法》一书揭示了心意拳术与古典哲学、伦理学、天文学、兵法学、中医学、养生学等学科的因果关系……”梁晓峰先生在《中国心意拳行功秘法》一书中强调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武术的灵魂,武术的一切技击都体现着文化的内涵。心意武功的核心要旨是“性命双休、文武互根、不可偏废。‘性’是品行、性格,‘命’就是生命、身体。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雨露浸融灵魂,修炼品行,其次才是强壮体魄、御敌护身。”

据晋中体总有关人士介绍,梁晓峰先生虽秉承家学,但却并不满足所学,他不断寻访名师,不仅追随王映海、布华轩、马朝东、徐子清等武术界的前辈大师学习过戴氏心意拳、形意拳、查拳和摔跤术等传统武术,还向其他两支不同传系的手搏术传人赵玉和樊二虎(师承冯山林)学习过风格和特点不同的手搏术,并通过以武会友、学习交流、切磋技艺等形式,向武术界的其他前辈和朋友们学练过弓力拳、长拳等。多年来,他在不断地探求武学真谛的道路上,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体验,使自身的“手搏”技艺在原有基础上向前更进了一步。据多位专家考证,原《手搏术》(抄本)中只介绍有“总论”“贯气法”“筋骨论”“劲力”“手足妙法”“相扑三十六”“生死擒手”“空手入白刃”“调息”等九个篇章,单式招式较多,整编套路少,内中虽然也介绍有每趟五势共有一百零八趟的“连环对缠”,但真正把每趟五势写清的也只有七十二趟,并且多有重复。其余的三十六趟皆系只介绍了第一个动作,第二个动作以后就全是名称纲要了,故学者很难觅得其中门径。为了方便爱好者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门古老的武术,梁晓峰和他的弟子们联系新的武学实践,结合心意拳术和在晋中一带流行的弓力拳、鸳鸯脚等不同的武术拳种,在不断整理、融合和升华的基础上,参考原手搏术中“连环对缠”的传统技法,与弟子们一道再创了名动一时的“一百零八趟咬扣对缠”等单练和对练套路,其中含有“三十六路天罡连环套打”和“七十二趟地煞咬扣对缠”,并将此引入心意拳之中,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手搏术的内容,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心意拳的技法。

梁晓峰先生先后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央党校,系法学硕士研究生。梁晓峰先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功底,他潜心研究,躬身实践,秉承恩师所学,但又不固执己见,与时俱进,为道是从,他求精求实,融会贯通,虚怀若谷,不耻下问。遂成为一代心意宗师。他打破“秘技自传”“宁可失传,不可滥传”的陈规,摒弃门派之争,跳出门户之见,以宽容博大的胸怀不吝奉献秘籍,致力于心意武学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光大。

梁晓峰先生作为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心意拳代表性传承人,出于对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一片热爱之情和对弘扬祖国文化所负有的一种历史责任感,多年来,他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精准求精,勤于实践,勇于探索,颇受武术界的好评。他功力深厚、武艺超群,往来造访切磋技艺者无不钦佩,他以自身的实践验证了先辈“武事还随文事精”的著名论断,并以无可辩驳的自身功夫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功夫的风采,弘扬了祖国的传统文化……”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心意武功焕发出更加瞩目的勃勃生机。作为心意六合拳第六代嫡系传人的梁晓峰先生(从戴隆邦算起),经过数十年的修炼,自身武功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记者了解到,梁先生不仅武艺超群,更重视武德修养,他常与人说:“武艺是方法,道义才是归向。”这次记者在采访时,恰逢梁先生抱恙,其弟子黄海涛代师接受了记者采访。黄海涛说:“师傅常对我们说,习武首先要学会做人,要做一个仁义之人,厚道之人。”黄海涛对记者讲到,梁晓峰先生常对他们讲起 “一贯”、 “二和”、 “三要”、“四个坚持”、“五气”、 “六事”的六字要求来,即要求他们做到,一是要把“忠义”二字一以贯之;二是要走正道,讲和谐;三是要做到“三要”,即一要加强联系,二要互相尊重,三要互相帮助;四是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不走江湖,坚持不介入任何非健身和非竞技体育活动,坚持集中研究生命能量和道德能量;五是要讲求“五气”,即仁孝传正气、修德讲和气、见义勇为扬锐气、乐观添喜气、练功混元气,五气合一即为浩然正气;六是要做到六个正确面对,即事国以忠、事亲以孝、事人以仁、事友以义、事商以诚、事事以信这“六事”。

心(形)意拳历史上出过许多闻名遐迩的武学大家,时至今日,晋中仍然有许多优秀的武学人才,如刘根泉、布秉全、宋广华、李泰良、高保栋、吴云、杨立勇、张宁、贾保寿、陆增柱、郭云胜、李秀宁、郭瑾刚、穆金桥、高锡全、王毅、陈振家、王喜成、许初宽、白东贵、朱宙辉、宇文兵建、刘毓信、王太平等。迄今为止,梁晓峰先生弟子、再传弟子及四传弟子已逾数万余人,分布在全国及日本、英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可说是桃李满园,星河灿烂。不少弟子已武功超群,崭露头角,获得多种荣誉。据不完全统计,在其弟子和再传弟子中曾有276人次获得过国内外武术、散打、摔跤等重大赛事的冠军。

我国著名教育家、书画家王振德先生曾题词赞誉梁先生曰:“迎之不见其首,仰之不见其后,疏而无间,象而无形,厚德载物,技至无为,中华神功,幸窥一斑。梁晓峰先生武艺超群,拳精妙术,为国屡争荣光,一抒中华豪气。吾钦佩之极,书此以赠。”

中国武术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没有的中国独创,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中国武术影响中国之深,是没有其他任何一种技击能与之可比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尚武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当我们为眼下一些武术流派沦为仅仅供表演欣赏、毫无实战能力的花拳绣腿而惋惜之际,当我们对当今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沉溺于西方奢靡之风、毫无勇毅刚健的民族自尊而忧患之时,梁晓峰先生无疑会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爱国传统、倡导民族尚武精神,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网记者 温建伟)

源起:宋代抗金英雄岳飞

心意拳亦称六合拳,或心意六合拳、形意拳,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武术拳种之一,有着强身健体、技击御人等强大功能,在我国武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据古谱记载:心意拳始创于岳飞。岳飞,字鹏举,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生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死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2),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曾被南宋朝廷追谥“武穆”,追封“鄂王”。古谱记载:“岳王之艺原学于周侗,周侗所创‘周侗小母拳法’也称‘周侗锤母’,曾闻名于宋,并辗转留传至今。而周侗所学原名意拳,系五代时牛氏道人依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之理所创。后传于宋人周侗,周侗曾传艺于卢俊义、林冲、武松、史文恭、张显、王贵、岳飞等。宋人牛氏闻周侗之名,曾求师往访,至则周翁已故,遂与周侗之徒岳飞成莫逆之交,悉得岳飞所传……”

古拳谱又记载:“昔武穆(岳飞)为将,被困湖广牛头山中,日日盘桓山间,观龙虎猴马蛇等动物,或其进退有术、闪躲之灵、分闭之功、打法之能,或其步法之捷、出法之灵、头顶之敏、身法之和,遂取其特差之势,而荟萃于技术之中,以教帐下健儿,遂成劲旅,以破金人。今日心意拳所练之各种形象,即王所传也……”

由于心意拳在创立之初即是用以为征战服务的,尤其是岳飞将其娴熟的枪法、箭法之理融入心意拳中,因此,该拳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显示出了它在技击方面,特别是在近距离搏杀方面所特别拥有的优势。心意古谱记载云:“每至临敌,则但上如风响,起落似箭钻,势势如虎扑,把把落鹰捉(指折敌头颅)”,又云:“动则魂飞魄散,至则断筋折骨”,“不动则已,一动即败”。这一特点,使当时的金人畏之如虎,闻风丧胆,叹而谓之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古拳谱记载:“(岳飞)自率八百人破王善五万众于南薰门……”“只精兵锐将五百人破金兵十余万……”又据史载:“靖康元年(1126)6月,岳飞作为偏校下级军官,率百骑作‘硬探’,到榆次一代侦查金兵动静,突遇大队金军,岳飞镇定自如,策马冲入敌阵,杀死几名金兵骑将领,金兵畏胆怯而去,岳飞安身而还……”

晋中日报

布学宽年谱

2016年,形意拳名家布学宽先生幼子布秉全为其父撰写的《布学宽年谱》,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布学宽(1876—1971),字子容,祁县巩家堡村人,后定居太谷县。布学宽先生是我国武术界重量级的名人,在山西武术史上,特别是形意拳发展史上是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领军人物。在他近百年的人生岁月中,武术生涯长达八十年。他精通形意、八卦、太极、少林、鸳鸯脚等各种拳艺及健身功法,尤以形意拳见长。他毕生精研武学,勤于实践,创新发展,为造福人民大众健康事业贡献卓著。

《布学宽年谱》比较详细地记述了布学宽先生一生的主要活动经历、拳学思想以及他在武术事业上的突出贡献,按时间顺序,立体地展现了布先生献身于中华武术事业的百年人生轨迹。

此书作为太谷县政协文史资料出版,由书法家郭齐文题写书名。弓俊林、赵希宽、赵荣达等人作序。

年谱简编

1876年 (光绪二年),布学宽先生出生于山西省祁县巩家堡村。乳名双辰,字子容。父辈以务农为业。

1881年 (光绪七年)六岁,布学宽先生开始在村中本族前辈办的私塾学堂内学习文化。

1891年 (光绪十七年)十六岁,布学宽先生在村中受祁县太谷武术之风的影响,开始习拳练武,强身健体,并在同伴中晓有名气。

1893年 (光绪十九年)十八岁,布学宽先生因谋生迁居到太谷城中,先在一家酿酒缸房中做学徒,后在一家粮店内经商学做生意,但仍然坚持习拳练功。

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二十四岁,布学宽先生因酷爱武术,正式投师于在太谷的形意拳大师车毅斋先生门下,成为入室弟子之一,并系统地学习形(心)意拳术。布学宽先生天资聪明,臂力过人,练功刻苦,深受车师器重,成为车师的重要传人。

1913年 (民国二年)三十七岁,布学宽先生开始在太谷城乡间开门授徒,广传弟子门人。

1914年 (民国三年)是年,车毅斋先生逝世,享年81岁,布学宽先生和他的同门师兄弟及太谷武林界同仁参加了葬礼。

1918年 (民国七年)四十二岁,布学宽先生任太谷县体育会主任,兼授太谷县九所学校国术课。

1925年 (民国十四年)四十九岁,布学宽先生与他的同门师兄弟和弟子们积极参与发起筹建为其师车毅斋先生树立纪念碑的活动,成为至今记载形意拳发展史的重要历史文物之一。

1928年 (民国十七年)是年,同门师兄弟吕学隆先生逝世,享年72岁。

1930年 (民国十九年)五十四岁,布学宽先生,应太谷铭贤学校之聘请,担任该校武术教师,传授形意拳术。

是年,同门师兄弟李复贞先生逝世,享年75岁。

1935年 (民国二十四年)五十九岁,布学宽先生与其弟子杜级三先生积极响应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先生号召,并派杜级三先生亲赴南京请示,发起筹办太谷县国术馆,并于同年四月成立后,馆长由当时太谷县县长李腾蛟先生兼任,副馆长有布学宽、宋铁翷先生,委任宋铁翷先生负责。一年后推选布学宽先生担任馆长职务,培养出了许多承前启后的拳师和名手,将太谷县武术活动推向一个高潮阶段。

1937年 (民国二十六年)六十一岁,“七.七”事变后,日人侵入中国,不久即进入太谷,太谷铭贤学校南迁四川等地。布学宽先生应聘留铭贤学校内负责护校工作。

1948年 (民国三十七年)七十二岁,布学宽先生因年事已高,回到家中闲居,但仍以练拳自娱,并广传弟子门人。

1950年 七十四岁,解放后,布学宽先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太谷县开展体育运动。同年参加山西大学著名武术家陈盛甫教授组织筹建的山西武术研究会工作。在以后的几年中,均担任山西省历届摔跤、武术运动会的武术裁判长、副总裁判、总裁判长等职务。

1952年 七十六岁,布学宽先生因对武术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被开始选为太谷县历届人民代表,曾任太谷县人民政府委员,太谷县政协委员等职务。

1955年 七十九岁,布学宽先生积极参加筹办成立太谷县民办学校,并担任名誉校长,同时致力于太谷县戏剧的武打指导工作,并被聘为太谷县新星剧团名誉团长一职,对剧团的武打设计多有贡献。

1960年 八十四岁,布学宽先生当选为太谷县武术协会主席,在担任武协主席期间,布学宽先生不顾年迈,身体力行积极筹备组织每年元霄节太谷县的大型武术表演活动。同年,布学宽先生参加山西省形意拳编写小组工作。

1964年 八十八岁,布学宽先生为普及推广武术,以高龄之躯,奔波于太谷城乡、农村各地,使太谷县先后成立70多个武术推广站,先生此举受到同年三月来太谷县检查武术工作的国家体委副主任黄中先生的肯定,对布学宽先生推尊备致,布学宽先生并陪同黄中先生到太谷县各处武术推广站检查,并进行武术表演。同年,布学宽先生当选为中国武术协会委员。

1965年 八十九岁,布学宽先生参加山西省形意、通臂、鞭杆三种传统武术套路座谈会,为山西省传统武术挖掘整理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1966年 九十岁,“文革”开始,布学宽先生受到冲击,在动乱中,先生隐居家中,但仍坚持习拳,传授弟子门人。

1971年 九十六岁,农历十二月六日布学宽先生逝世。山西省体委给予先生高度评价:“布学宽先生是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武术名师,为发展山西武术起过明显的推动作用。”此评语概括先生的一生。

形意拳北派之车毅斋戴龙邦布学宽

车先生,名永宏,字毅斋,排行第二,人称车二师傅,系山西省太谷县桃园堡村人,后移居太谷县贾家堡。一八三三年,车先生出生在一个穷苦农民的家庭里。幼年时,因家境贫寒未上学念书。早年,在太谷富户武福蛮家当车夫,先生一生除务农外,也曾保镖护院,传授形意拳技,声望素著,远近知名,获“清华翎五品军功”之称。车先生不仅拳艺精湛,功深力厚,而且正直慷慨,平易近人,视富贵如浮云,专爱恤贫济孤,因而颇受人尊重,一九一四年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车永宏先生长的虎臂熊腰,体格健壮,臂力过人,使枪弄棒,自带三分,具有练武的先天资本。约一八五六年,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先生(世称李老农)在太谷一绅士孟綍如家保镖护院。车先生知李洛能精形意拳,经友人介绍,拜李洛能先生为师。自得名师指教后,车先生便昼夜发奋苦练,二十余年,终于在形意拳的造诣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每次与人相较无不随心所欲、手到成功,为李洛能先生最得意的门徒之一,为武林同辈中之佼佼者。据传,李洛能先生的高足弟子郭云深,长于形意五行拳中之崩拳,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之称。后听其师傅说,他不及山西的车二,便很不服气。随之跋山涉水,远道而来太谷,拜访其师弟车永宏先生。二人见面如故,寒喧之后,云深师水不喝,饭不吃,便迫不及待地要与师弟交手。当时,车先生辞谢。云深师急以崩拳直上。车先生极善顾法,只顾而不攻,云深师便紧逼车先生至墙角处。在云深师使出成名绝技发劲之时,则不见车先生,正疑惑间,车先生在云深师背后轻轻一拍曰:“师弟在这儿呢?!”就这一招,云深师连连叹服曰:“还是兄弟功夫好!”之后,云深师在太谷学习数月,拜谢辞去。

戴龙邦,字尔雷,山西省祁县小韩村人。约生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卒于嘉庆七年,终年九十岁。为心意六合拳序言的作者,鼍、鲐二形的创始人,心意拳北派之祖。

祖传长拳,以开店为业。十三岁时即随父至安徽巴州(今贵池)经营店业。他从小热爱武术,每日起早睡晚练功习艺,常与一拳师相遇,彼之拳法奇异,劲法神妙,深为龙邦羡慕。经再三恳求,始得拜师学艺,得知拳师姓郑,拳名为《心意六合拳》,几经二十易寒署,方知郑师即秋浦曹公继武,艺成归晋时,赠与龙邦《姬际可自述》和《拳论十法摘要》。归晋途中至洛阳,遇马公学礼,得马公之助,始有《心意六合拳》之作,时在乾隆十五年。然此书为手抄著作,屡经传抄,谬误颇多。但对研究心意拳,则为一部不可多得的资料。

龙邦先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池州时,见长江边有鼍长丈余,浮于水中,龙邦心有所感,即以两手左右分拨作为鼍形练习;又见鲐鱼往来于水中,左右回游如护尾之状后以为鲐形。复经曹师赞许,终将心意十形发展为十二形。故此戴龙邦所传心意拳练有十二形,龙邦亦被称为心意拳北派之祖。龙邦先生回晋后,又于乾隆四十三年对该拳谱进行订正。有云心、意拳属:“少林外家支派”,并附有《姬际可自述》与《拳论十法摘要》等。

龙邦先生有鉴于师祖姬公反清复明之志未遂,学艺嵩山而不敢言少林;复为清代之禁武,师付曹公被排斥异已清洗而隐姓埋名,故他一生中不专外人,只传其子文亮、侄文英、文雄和文雄表兄郭维汉。故云“戴氏祖传心意拳”,“戴家拳”之说,实自龙邦先生始也。

布学宽(1876年一1971年)字子容,山西祁县巩家堡人。幼年私塾读书,后在太谷经商习武。1900年投师于车毅斋门下学形意拳,因他品学皆优,人缘好,成为车毅斋的得意门生。1918年,42岁的布学宽推选为太谷县体育会主任,自然地成为形意拳掌门人。同仁们在他组织领导下,在太谷城关十所学校开设了国术课的先河。1930年广有卓见的孔祥熙聘请布学宽为太谷铭贤学校的专职国术教师。直到1951年铭贤学校与国内其他大学合并为止。

1935年,在孔祥熙(中央政府财政部长)资助下,太谷成立了国术馆;布学宽任馆长,国术馆成为"三晋"武术活动中心。以拳会友,切磋拳艺,培育后人起到促进作用。布学宽指导下,在研究形意拳套路基础上,侧重于散打(撕扒)训练项目。吸引了省内,外形意拳爱好者参加国术馆活动。涌现出一批技击能手,如张永义、孟立纲、吕家麟、吴立孝、车采藻、孙德义、阎芝兰、吴连富、梁焕章等。都是闻名一时的形意拳技击能手。1937年后,布学宽的弟子们与日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如:候维煌、王大任、仝玉一、吴德凯、吕东宾、李士荣、郭振武等。有关他们可歌可泣故事,铭记史册。

解放后,布学宽任太谷县武术协会主任。在他的精心努力下,先后建立了武术推广站75个,有五千余名武术爱好者参加活动,使太谷形意拳之乡,重放光彩。布学宽为省体育总会委员,中国武协委员。荣获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接见,并合影留念。 "文革"时,大部分宝贵资料遗失,1971年于世长辞,终年96岁。

布学宽以武学为业70年,在形意拳的研究、教学和应用上,独树一格。在技击方面《形意拳十四处打法》,深得车毅斋教诲。运用娴熟,尤精肩打、肘打,多以巧取胜。数十年教学生涯、精心体验形意、八卦、太极和鸳鸯脚互相丰富,熔为一炉。他创编了"形意连环手"和"鸳鸯脚应用法"。特别是两臂布阵,形如狮子张口,意如蟒蛇吸食。以打陀螺原理,变化手法,讲究吞吐、舒展。随招变手防中寓攻,攻中寓防。技法上直横弧应用为主,劲力刚柔相济。巧用园球劲,弹簧力,击发如触电一般。晚年以求实为宗旨,侧重研究健身养生。将 "易筋经""八段锦""性命双修功""保健按摩"等。结合几十年练功经验加以整理,并编写了"洗髓经"一书留于后人。

孔祥熙传办的太谷铭贤学校武术兵器配备齐全,布学宽对"十八般兵器"做了系统编排、教授。在单练套路以及器械技击都有创新,达到了形意拳器械练法的顶峰。

太谷铭贤学校培养学生万余人。普遍得到布学宽老师的武术教诲。数以百计的学生随孔祥熙从政、经商、行武。在港、台以及海外拳艺也有一定的发展和影响。如巴西爵士武朝相曾在台湾传艺,后旅居巴西创办"中国文化研究院",建 "形意拳武馆",门徒达3600之众。另一弟子李英昂,在危地马拉,精心研究武术,广传弟子,著书立说。

绅士孟綍如是形意拳成名的关键人物

孟綍如(1824年一1902年),山西太谷人。自幼攻读经史,诸子百家无所不通。不乐于仕途偏爱武术。随他家镖师申天保学艺,刀、枪、剑、棍无所不精。成年后,擅长枪术,有"二杆子"之称。孟綍如文武兼通,重义广交,常为人排忧解难。深受邑人尊敬,为太谷四大绅士之一。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孟綍如家镖师申天保年老,主动推荐"神拳"李老能接替他的镖头职务。李老能受聘到孟家后,与主人孟綍如相处甚好。民间有李老能为"孟綍如先生座上客"之美誉。孟先生精心学李老能的戴氏心意拳,并物色传人。在好友"吉安堂"商号主人武柏年推荐下,看中了练少林拳七年之久的车二。经李老能的考察后,决定收车二为徒。孟綍如为师徒写拜师贴时,发现师徒二人名字不雅,当时给李老能起名为李飞羽,字能然。给车二起名为车永宏,字毅斋。从此师徒二人起用新名。孟綍如为李飞羽传拳方便,将自己的厅堂腾出来做为习武艺的场所。他和下属各商号的掌拒商量,吸收有习武素质的伙计,每晚来他家学拳。同时订了"三传","三义务","六不传"等规约,让师徒共同遵守。"三传":为国为民者、尊师敬长者、作仁作义者。"三义务";维护正义、扶助贫弱、协助师长。"六不传":欺师灭祖、危友压民、为非作歹、忘恩负义、品性不端、愚蠢狡顽。此规约渐渐成为形意拳门人共同遵守的总则传了下来。

咸丰年间,鸦片烟累禁不止,吸毒者比比皆是。民谣曰:"咸丰坐了十一年,口里口外种洋烟,染上烟瘾害杀人,家破人亡鬼吹灯。"一向忧心国事的孟綍如和李老能师徒,目睹太谷烟患现象,立志要改革拳术,以强国人。

为使学者易学易懂,广为传播。他们对拳谱中"步为一身之根基,运动之躯扭。拳法中的千变万化,莫不赖之以步。"的理论,作了认真研究。对比实践,得出了"弓步变化不灵,鸡步又显得支绌"的结论。一次,他们受到"元顺昌"化银工人剪元宝姿势的启发,通过多次实践,遂改弓步为"坐银剪步"又称"形意半马步"。并将此步定为形意拳的基本步法。继而,他们以戴氏心意拳桩功中阴阳为母,四象为根的原理,按"三节"、"六合"、"八字"、"九歌"的要求,规定起手以"鹰捉",出势以"虎抱头"两个基本动作,创立"三体式"。并以此为桩功,改革了蹲丹田的旧式桩功。

孟綍如为三体式作歌云:"三体一站四象分,下步鸡腿中龙身,熊膀猴相在上体,形意拳中此为根,起手鹰捉虎步出,身成六式寓意深。"练此桩功要求以意领气,气沉丹田,上松下实。锻炼脚腿步的稳固和姿势正确。要求抱裹严密,利干出击顾破,是谓"一桩顶三功"。并把"阴阳、八卦、四象、六合"等原理,贯穿于整个形意拳法中。

李飞羽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盘根八法"。练时以前扑、后踩、上提、下按、外云、内提、左捧、右捋八个基本动作。孟綍如为之作歌诀云:"扑踩提按劲不散,软硬相济成刚柔,云抱捧捋缓缓做,中定动静慢慢求。"赞歌为"盘根弓步岂无因,配合分明天地人;要把此身高位置,先从本实求精神;根株相蒂陈相固,盘结多端类有人;猿臂封侯谁可恨,千钧一举见其神。"之后,李飞羽在孟綍如的协助下创造了"九宫步",进一步丰富了形意拳步法。并把戴氏心意拳两肱过屈,重根节而难达稍,只利近身而忽视本身范围内的运击。

通过实践"宜屈则屈,宜伸则伸,似屈非屈,似直非直"。练功时,要求肩垂、肘坠、腕塌。由腰发劲,肩窝吐力,使丹田之力达于稍。将戴氏心意五行拳"把把不离鹰捉",改为每拳以左右式连接而使动作连贯,突出了五行各拳的特点。并以拧转步将劈、崩、钻、炮、横连接练习,为"五行合演"亦名"五行连环"。同时,将戴氏心意拳中的挪步龙形,跃步龙形,踩步龙形,综合为挪、跃、踩三结合的龙形练法。

李飞羽与弟子车毅斋根据五行生克原理在孟綍如协助下,研究创编了"五行生克拳"。为心意拳的改革创新迈出了大大一步。他们对古拳谱中"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的理论进行了多次认真深入的研讨;他们认为:心意近于一理属内,肢体属外,具有象形取意之意。孟綍如还提出"人以物之形为形,物之意以人意悟之"的理论,他们决定以"形"代"心",更符合心意拳之特点。用"形意"之名,取代"心意"更为合理。

自此"心意拳"易名为"形意拳"传于后世。

王映海传戴氏心意拳精要之序跋

序言

一、黄志宇序

我幼时就喜欢听评书《童林传》,深受中国传统武侠文化影响。

近三十年接触了很多传统武术和传承人,由形意拳术而始知戴氏心意拳,颇怀溯源之意。后结识戴氏心意拳传人王喜成,观其拳路能守古格,令人眼前一亮,为其祖父王映海先生所传。喜成居于乡野,为人干脆豁达,使我有幸能窥戴氏心意之一斑。结识喜成后,常怀心愿将他和戴氏心意拳介绍给北京的朋友。

2011 年6 月24 日,我将王映海、王喜成请到北京,在“对外经贸大学成立六十周年”活动中,王映海前辈及王喜成对戴氏心意拳的源流、拳理、技法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讲解,深受在场观摩的武术行家们的赞誉。

一次偶然的机会,喜成将日文版《戴氏心意六合拳技击精要》一书拿给我翻看,我发现这本书编写非常用心,整体框架完整系统,要领描绘细致准确。这么高质量的传统武术书籍国内少有,遂有了帮王喜成将日文版书籍翻译成中文并回归国内出版的想法。

此事得到了蒋涛、骆琛、张全海的大力响应,紧张的一年多时间完成了整个翻译、修改、校对工作,终于能够出版发行。此书我参加了部分整理工作,大量工作都是由蒋涛、骆琛、张全海完成。看到最后出版成书,遂有心愿已了的感慨。

也祝喜成能够继续精研拳理,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黄志宇

二、蒋涛序

作为 20世纪 70年代生人,小时候深受武侠小说和功夫片的影响,我对于武功绝学充满向往,大学时代学过太极拳和一指禅等,走入工作岗位后便忙碌起来,无暇顾及。2006年,因为身体方面原因,想学习传统武术。传统武术门派众多,每个门派里面又有众多流派,对于武术爱好者来说选择也不容易。我有幸结识了武术万维网创始人黄志宇,他这些年通过万维网接触到很多的武术名家,王喜成师父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位。王喜成年纪不大,但功夫很纯,讲解拳术简明扼要,没有过多的玄虚包装,都是实在的道理。他把生活的经验结合到拳谱拳理和亲身演练来讲解,很多自己不清楚的问题经他一分析,豁然开朗。

我跟随王喜成师父学习心意拳三年,收获非常大。戴家心意拳有清晰的功夫成长系统,内家拳三大流派——太极、形意、八卦,其共同核心是内功,以内动带动外动,“意到气到,气到劲动”,内功上身,才算走上功夫之路。可是如何练出内功来,各家门派或者秘而不宣,或故弄玄虚绕很多弯路,或者缺乏系统而有步骤的训练方法,所以,不少习练内家拳多年的朋友,却不知道真正的内功怎么练出来。

戴家心意拳有一套系统的练习步骤。第一步是身法——戴家拳的核心秘密蹲猴桩,也是中国功夫的瑰宝。通过蹲丹田,束展缩涨蓄养出丹田的内劲。第二步是步法——搬丹田,把丹田劲发到脚上和手上,所有的手脚动作都由丹田发动。第三步拳法,通过不同招式练习各种劲的发放。按照这个步骤,功夫成长过程一步步很清晰。

王喜成师父教拳也很有办法。身法锻炼很枯燥,就是一个束展的动作,可是要求很高,细节各部位要练好很不容易。王师父根据学生徒弟的不同功夫程度,针对性地提出不同阶段的要求,引导学生分阶段掌握要领。很多人学拳坚持不下去,就是练拳得不到有效的反馈,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进步和提高。而依照王师父的针对性要求学习身法的时候,自己能清晰感受到阶段性的进步,就有兴趣和动力能坚持学习下去。

作为忙碌的互联网从业人员,我很担心自己时间不够、练不好拳,但王喜成师父说:最关键的是练习方法正确,练拳的质量(正确率)比数量更重要,每天二十分钟到半小时正确的练习就够了,长时间练习错误率多,不如时间短却正确率高的练习。这个道理很有意思,通过正确的练习形成“身体记忆”,才能更好地掌握要领。

练习心意拳对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益处,一趟蹲猴桩练下来,手指肚、脚趾都有明显发涨的感受,气血循环达到末梢。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有紧密联系,不好的情绪和心理会导致身体的疾病,反过来身体疾病也会引发不良的情绪,而身体气血通畅会带来心情舒畅。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学习内家拳治好多年疾病的例子,民国著名人士章乃器三十多岁曾因劳疾晕倒在办公室,习练形意拳几个月后身体就感觉大好,可以健步数公里。为此他经过一番研究,专门著书《科学的内功拳》,阐述内功拳锻炼为什么带来身心健康,核心点就是避免不必要的紧张。

王喜成师父教拳最常说的一句话:生活中自然的样子是什么,练拳放松的要领就是这个。

只要按正确要领练习,健康就会来到;按照步骤逐步成长,内家功夫也会上身。戴氏心意拳是中国武术的瑰宝,衷心期待更多朋友加入戴氏心意拳的行列。

蒋涛

三、袁天辉序

2012年1月底,我拿着这本书(日文版)的稿子和录像拜访了家师王映海先生。那时候,师父已经开始了与病魔的决战。

我在祁县师父家中逗留了几天,每次去看望师父,老人家一边看着稿子和录像说:“好,很好!”一边给我讲解戴氏心意拳的历史和内容。

有一天,我去看他,他躺在床上,拉着我的手说:“这样打,得这样打才对。”老人家已经不能站起来了,但是精神和我拜师的时候一模一样。坐在他身边的我被他控制,完全失去了平衡。他病了,他瘦了,但是他的意志还是那么的坚强。师父还是师父,从来没有变。

1997年,我开始向师父学习戴氏心意拳。映海师父和仲连师兄、喜成……一起热情地教导我这个没有才华的人。

2009年,祁县映海戴氏心意拳俱乐部(此俱乐部在日本)分别在5月和9月邀请师父东渡,给日本的众多武术爱好者带来了学习戴家拳的机会,得到无数赞誉。此后,我们每年邀请喜成来日本教拳,使戴氏心意拳在日本扎根。

这本书的日文版出版于2012年3月。由师父监修,喜成老师起稿,徐濠翻译,最后由本人根据日本人的习惯加以补充,以“不愧对戴氏心意拳的传统”为目标而著。

日文版出版以来,深得读者好评。读者认为,这本书具有戴氏心意拳的科学性、哲学性和教育性,是一本超出武术书籍范围的佳作。

这次,这本书终于可以在生养戴家拳的故乡中国出版。

如果能得到中国读者的好评,我作为一个日本的戴氏心意拳练习者,会感到非常地高兴!

袁天辉于日本

后记

《王映海传戴氏心意拳精要》的成书是种种机缘和合而水到渠成的。一者戴氏心意魅力独特,二者贵人相助处处逢源。本书的日文版在国内也有流通,网上要价不菲,也有人向我高价购买。这说明戴氏心意日益受到广大武友的热爱与重视,也说明日文版的制作确实精良,能获得其他同类书籍中所没有的信息。尤其是摄影制图,丰富、全面、细致,值得国内出版武术书籍的同行学习。

序言中已经感谢了中方的各位朋友,在此也感谢本书日文版的工作人员,除了重要协助者袁天辉外,还有翻译森本濠、黄恭惠,拍摄助手村上正洋、甲斐正也、江口博、佐藤宏信,照片整理者黑葛原圭一、前田互、大浜。

另外,在制作中文版的过程中,回忆起自幼练拳时爷爷的教导、自己后来独自教学与独自练习时新的感悟,还有师徒间关于练拳的各类问题的即兴问答,其实都可以作为练习戴氏拳的参考。但是由于篇幅有限、时间有限,上述大多数内容未能载入此次出版的书中,希望今后有机会、有条件时,能将这些更具实践性、经验性、指导性的内容记录成册,以飨读者。

王喜成

《王映海传戴氏心意拳精要》一书付梓出版,我甚为喜悦欣慰。戴氏心意拳和我国许多拳种一样,是民族文化传统武学的瑰宝,其独特的拳理功法训练体系日益受到海内外武术爱好者的关注。戴氏心意拳本是戴家秘传拳法,基本是族内传承,所以有“只见戴家拳打人,不见戴家人练拳”之说。直到戴魁先生才始传与众多外姓门人。

祖父王映海作为戴魁传授的佼佼者之一,为戴氏心意拳的继承和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海内外从学者甚众。本书的面世,上可告慰祖父在天之灵,下可传留后人拳学理法,为弘扬戴氏心意拳留存了珍贵的资料。

本书出版的缘起是:祖父在日本教拳时,有位学生叫原田惠二(中文名袁天辉),是一位小学老师,多才多艺,对中国文化颇有兴趣,跟随祖父学习戴家心意拳多年,尊师重道。他用时两年多编写了日文书《戴氏心意六合拳技击精要》,在日本自费出版,并将著作权授权于我。后来国内的武友看到这本书,发现书中很多汉字能看懂意思,尤其图片制作精良,通过制图非常直观地描述拳术运动的劲路,极具参考价值。但毕竟书中日文无法理解,所以武友们很期盼出中文版。

黄志宇先生热心武术公益事业,创立武术万维网多年,吸引了全球武术圈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和各拳种门派老师及爱好者,享有极高的声誉。黄站长曾为推广戴氏心意拳而邀请祖父王映海及其弟子包括我在内到对外经贸大学做交流讲座,获得良好的效果。此次闻知广大武友出书的心声,毅然决定倾力相助,玉成此事。

黄站长邀请了武术万维网的资深网友蒋涛、张全海、骆琛等组成团队,共同整理中文译本。蒋涛先生是CSDN创始人、《程序员》杂志总编辑以及极客帮创投合伙人,喜爱传统武术,涉猎多家,经黄站长介绍与我相识,并学习戴家拳,后拜我为师。此次出书工作的场地、设备、餐饮、住宿大多为蒋涛先生提供;张全海先生为人民大学博士毕业,现为人民大学《档案学通讯》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习练河南心意拳,对心意拳史颇有研究,曾实地考察,搜集资料,谨慎考证,写过很多相关文章。骆琛先生是武术万维网传统中国版版主和佛学论坛版版主,酷爱传统文化、道佛武学,对传统武术知识了解丰富,文笔极 佳,能够将译文及我对戴家拳的理念传情达意地描述出来,且全程参与了本书的整理工作。还要感谢我新收的弟子赵肖波为本书补充资料。

我们一起逐字逐句校对译文,订正了文中错误和不通之处,原书中没有写到的祖父传的口诀和我多年的练拳经验也补充到适当章节,希望给本书增彩,给爱好戴家拳的武友多些回馈。

由于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平时都比较忙,很难聚在一起,所以这个工作持续时间也比较长,用了两年左右时间分段编校,最后完成全书的整理。在此,我对黄志宇、蒋涛、张全海和骆琛深表感谢,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本书是很难完成的。

促成本书出版的还有王跃平老师。喜欢武术的同道可能都知道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该社近年出版了很多武术专著,大部分都是王跃平老师参与策划的。王老师退休后受聘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诱惑遍地的时代,作为资深出版人,王老师坚守在传统武术这个小众文化阵地上精心耕耘,发掘整理出版了很多有价值的武学书籍,对武术的传播与继承有很大贡献。初期的组稿会谈中,王老师就问我书里有没有“干货”,意思是希望书中要有真东西,王老师还说这是要留给后人的,意思是著书立说流传后世,应该不愧对祖先、不贻误后学,留下有真材实料、有价值的东西。在此衷心感谢王跃平老师。

我从小跟祖父学拳,祖父对我耳提面命、口传心授,经过多年习练,拳艺不断提升,得到很多朋友的认可,有慕名前来与我学拳的,我也奔波于国内外去教拳,习拳、教拳都积累了很多经验。这次出书,对我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总结。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时间紧迫,书中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尚请诸位贤达多多包涵,不吝指正,以期使我们的作品更加完善圆满。

王喜成

形意拳如何当晋商保镖

史料记载:"北方陆路上,响马贼匪时出时没,虽际承平株未然尽绝,故商旅之有辎重者,必雇用镖客以保无虞。此等保镖之人素有拳勇,每有绝技,仓卒之间盗匪眼识其人翻然避去。长途夜深,重载晓行,群盗不敢即时下手,车辆乃可安然过境.然所以酬镖客者,其资亦不菲也。"

云集晋中各县商号达数千家,各大财东都有自家的镖师。清嘉庆年间,祁县形意拳师戴隆邦父子所设的"晋盛镖局",主要服务于晋商巨贾。

戴家在河南、安徽一代带经商时,戴隆邦投师于曹继武.继承和发展了祖师姬际可的"心意六合拳",成为心意拳北派祖师。裁隆邦的二子戴文雄(二闾)受父真传,功力甚深。曾与少林寺武功高手铁掌僧交手,技胜高僧,二闾名声大震。同乡人祁县"金财主'乔家、"旺财主"渠家,经商于"两湖"、"两广",往返途中常住戴家的"广盛店"。多年雇用戴家"晋盛镖局"护镖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运镖从未有闪失。嘉庆末年,戴二闾从包头"复盛公"保镖返山西。路过白泥井村,遇上强人劫镖。二闾不费吹灰之力擒巨首"黑头太岁",并令他护送入关。二人交往为友,戴二闾名震关外。

明、清以来,河北沧州一带武林名师倍出,人称"藏龙卧虎"之地,向来有镖不喊的旧规。镖车路经沧州,都掩旗不喊,登门拜访当地名师,赠金而通过沧州。一次,戴二闾的镖车路经此地,随从不知当地规矩,而引起当地拳师的麻烦。二闾给以赔礼道歉,沧州拳师则要见手比试高低。他们过招后,互相敬佩结为挚友。戴二闾名震武林,并引出河北深县拳师李飞羽到山西祁县苦心学心意拳的史话。

李飞羽(老能)艺成后,随戴二闾出外保镖。太行山牛家寨,活擒赛主,初露头角,渐有名声。后太谷富户大贾孟家所聘,为孟家保镖、护院的拳师。他与"铁掌金刚"冯克智,"神蛋子"吴本忠等常为太谷孙、孟、曹、王等大贾保镖于京、津、辽、沈及东口、西口、库伦、乌拉尔等地。走一趟镖少则数十天,多则数月。十余年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遇强人劫镖,无一次失事。武林中人都知李老能功艺不凡,他的车过处强人匿迹,无敢轻举妄动。

同治六年,李老能年事已高,将保镖重任交给弟子车毅斋。以后十数年间,车毅斋与他的弟子们成为太谷运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足迹遍及北方各省。李老能保镖时,曾多次遭强人的骚扰,但一一被制服。尔后,路霸闻李老能镖车通过,无不闻风而避。近闻护镖者为车二(车毅斋小名),各地路霸蠢蠢欲动,要与车二见高低。一次,车毅斋的镖车由哈塔(赤峰)经天义(宁城)将到塔于沟(清源)时,十儿个强人截住镖车。随后又赶来大批强人,为首者凶悍络腮胡子要强行夺镖。车毅斋好言相劝,话不投机。最后决定比试刀法以胜负决定镖车通过。于是二人交手,车二以避实击虚,连连截击对方腕部,络腮胡几乎将刀扔掉。当对方又向车二头部砍来时,车用刀背向外一拔,反手一刀将对方头巾削掉。强人大吃一惊,自觉功力远不如车二。急跳出圈外,喊了声"好刀法,山西人了不起"。交谈下知道车二是李老能之弟子,俩人和好为友,镖车顺利通过。车毅斋保镖刀胜强人名震塔于沟的事一直在后人中传颂着。

车毅斋晚年,弟子李复祯、布学宽先后继承师志,担起保镖重任,制服路霸凶汉多人。如:十八盘一带号称"青乌鹤"的凶汉,被李复祯制服。为晋、冀边民除一大害。

布学宽保镖于东、西口时,另有一凡情趣。据本人口述:"'坐骑黄驃马,腰挎盒子枪"。除有高强武功外,还有枪打香头的绝技。他精通"黑国语",保镖从未有闪失。

清代时对蒙、俄贸易中心在库伦。而张家口则为内地去库伦必经之关口(以其地往东故称东口),出关口即为口外。本国商人,尤以晋商为夥。采办两湖之茶,曲沃之烟,许昌之绸,南京之缎,以及苏,常、京、广之杂货运至库伦,销于蒙俄。复向库伦运回外蒙之牛、羊、马、骆驼、磨菇、皮毛,及俄产之回绒、哈拉、哔叽等毛织品。发售国内北平、四川、河南、两湖、两广、江浙等地.货商去蒙境交易,全系以物易物性质。其金触周转之时期约需一年。多仰赖东口金融界为之调剂。每年总结帐一次,必需以镖车运现银交解。固有一年一次的标期,按归镖期限建归标。东口之标期称为大寅标。因夏历建寅,正月为寅月。标期多在正月而故名。帷国内商人如不出库伦贸易,仅运到东口销售。则其归现之期,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标。

东口以外复有西口,西口在归绥。为去外蒙鸟里雅苏台及新疆镇西之关口,其标期较东口为迟。因由东口运镖至西口约需二十天,故西口标期较东口迟二十日,再迟二十日为太原标.太原标后五日为太谷标,太谷标后五日为太汾标。其间相隔之日期,皆为镖车运行中所留之余地。

山西之标可分两种,一为太谷标,即为太谷一县之标。一为太汾标,即太原所属祁县、榆次,与汾阳府所属的平遥、介休之标。且各路运汇来之现银,先集中于太谷。办收交、开利率,悉以太谷为先为准。又省库所收之银,其元宝上有太谷县孟家银炉所印的"孟合"二字。即当作十足银使用而不化脸。可知太谷县在当时经济势力之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