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十首最好的诗 诗僧寒山的一首五律

历史上著名的僧人数不胜数,他们大多有比较深厚的文化涵养,这样就可以把他们日常的修持心得和证得的妙悟写出来留给后来人借鉴。他们所写的著作一部分是以经文的形式,另一部分就是偈语。有的偈语又有诗的美感,比如六祖慧能的那一首很有名气的偈诗常常令人深省: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其实就是佛家思辨的智慧以诗的形式的体现。说到诗,会写诗的僧人不在少数,并且在唐宋二朝间的诗僧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诗人群体。诗僧们所写的不仅仅涉及证悟菩提,更有很多与自然、世俗相关的诗篇,让人读后灵光忽闪,具有很强的文学艺术感染力。唐朝的诗僧有皎然、贯休、齐己、灵澈等人;宋朝的有道潜、志南、仲殊、无门慧开禅师等,而今天所说的寒山子正是唐朝诗僧中的一位。

寒山十首最好的诗 诗僧寒山的一首五律(1)

提起寒山子,我们或许会想到寒山子与他的好朋友拾得和尚的一节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则答之以“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一问一答透出空门中人忍耐处世的智慧,我们凡人通常是难以做到的。

寒山十首最好的诗 诗僧寒山的一首五律(2)

寒山子和拾得和尚在唐朝诗僧群里并称“寒拾”,都是很有名气的诗僧。两人同在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打杂,后来他们走出国清寺,去了附近的寒岩石洞中修行。在寒岩修行的寒山子写过很多诗,大多刻在树干和石头上。后人在寒岩这里收集了大约600首诗,流传下来的有300首左右,比如下面这首《杳杳寒山道》便是其中的一首。

《杳杳寒山道》

 唐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寒山十首最好的诗 诗僧寒山的一首五律(3)

诗人长期在天台山上的寒岩居住,首联以通向寒岩的羊肠小道为描摹的对象,自然地作为起句:杳杳寒山道。 这小路从山下到山顶随着嶙峋怪石的遮遮掩掩而显得若隐若现,颇有曲径通幽之意。

“杳杳”二字可以形容听得到的声响渐飘渐远,比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的第二句“杳杳钟声晚”,也可见形容看得不太清晰的那些事物,有隐隐约约之感,比如“杳杳寒山道”。

寒山十首最好的诗 诗僧寒山的一首五律(4)

诗人俯视下山的小路曲曲弯弯,山下的那条沟涧却是十分清楚地收在眼底,。这两者可谓山水相依,却都笼罩在一片寒意之中。山涧的“落落”是相对于山道的杳杳之状来说的。诗人通过对山道与溪涧的一幽一明的描写,勾勒出一个世外修行者的居所,这也正是诗人向往的地方,因与世外隔绝而显得僻静,显然这个环境十分适合诗人在这里参禅悟道。

寒山十首最好的诗 诗僧寒山的一首五律(5)

久居大自然,与之相亲相融,也只有能舍得放下尘世喧嚣的修道者能做得到,比如诗僧寒山子接下来这样写自然之亲: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平日没有什么人来到这里,诗人就与鸟为邻。啾啾而叫的山雀声时时传入耳中,更衬托出寒岩四周僻静的氛围。

同样是空门中人,诗佛 王维也有佳句以鸟叫声来衬托山溪的安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诗句显然更生动一些,他主要一直在衬托鸟鸣涧景色的无限幽意。而寒山子在他的诗中主要是为衬托出寒岩所特有的一种禅冷之境,它的幽僻与 其它三联和谐地成为一体。

寒山十首最好的诗 诗僧寒山的一首五律(6)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在北方的冬夜,时常可以听到风刮过楼房时的呼啸声,那种声音要比诗人寒山子在山中听到的这种风声大得多。淅淅的风声,算不大不小吧,吹拂在脸上虽然没有刀子割的疼感,至少也是冰凉冰凉的。山中的雪纷纷扬扬地落在身上,真是苦寒之至。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现出一位执着修道的苦行僧形象,这就是他的自画像。这样,寒山子那坚定的毅力,忘我的情怀,都不动声色地蕴含在颈联里了。

寒山十首最好的诗 诗僧寒山的一首五律(7)

前三联所描绘的景物显得那么超然物外,仿佛一切淡然无存。一切都在诗人眼前,却又不存于诗人心中,这就是忘机。所以尾联“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中的两个“不”字,犹如寒岩和外界相绝的两扇门窗,与尘世相隔,让人忘却了日月,忘却了季节。

寒山十首最好的诗 诗僧寒山的一首五律(8)

诗僧寒山这首诗叠字用得挺多的,让白马君总想到《古诗十九首》里的那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中的叠字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用得好可以增加诗歌的音乐美,继而增强诗意的感染力,令人融入诗人所构造的意境里。比如元朝元好问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信休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王摩诘的“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等等。

寒山十首最好的诗 诗僧寒山的一首五律(9)

寒山的这首诗虽然没有《迢迢牵牛星》里的叠字用得生动,但它也是难得的一篇佳作,因为这首诗每句的开头都用了一组叠字,并且用得很精当,毫无违和感。作为被后人景仰的“和合二仙”之一的和仙寒山子,这诗中叠字的运用水平之恰当,真可以当得上其名号中的“和”字。这在寒山子其它诗作中也能看到,如“月照水澄澄,风吹草猎猎”,“谿长石磊磊,涧阔草濛濛”,等等。

寒山子用叠字构勒出了自己在天台山寒岩上修行栖居之地的环境,表达出一种幽静冷僻的意境,可谓忘乎岁月,自适其适。当今之世,谁能比得上这位和尚的大自在呢? 这首诗的风格比较冷幽,感觉有点接近贾浪仙的诗风,各位诗友感觉呢?欢迎一起在评论区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