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本文承接上一篇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3)。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1)

第七到第十一章讲了儿童社会情感及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 儿童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 从出生,到母亲,到家庭, 到学校, 儿童逐渐地与他人、外界建立联系。

这些过程中,要给孩子自由和机会去发展社会情感,与他人外界建立联系的能力。

“有些孩子学不好说话的原因,是因为家人的溺爱。他们还没来得及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母亲就已经把所有事情做好了。因为他们没有感觉到语言的需要,从而丧失了与外界的接触,失去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儿童好的性格的过程。儿童社会情感的培养管理, 最重要的不是改变, 而是接纳,包容,引导。不能简单地以父母大人们的愿望去设定目标来实现。要允许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不同。

“很多人都需要与现实保持一段距离,比如作家、艺术家。科学家也需要,因为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想象能力。”

  • 家庭环境的影响

跟父母长大的和跟爷爷奶奶长大的不同影响: 父母更多的是管制压制使孩子服从的方式, 爷爷奶奶更多的可能是讨好孩子的方式。

父母相处的方式,这个表率作用很大很大。

注意出生的顺序对孩子的影响。长子长女可能会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而感受到被挑战, 弟弟妹妹会觉得被哥哥姐姐有所压制。

孩子之间的互相影响。特别要注意性格不好的儿童对性格好的儿童的影响。

  • 学校环境的影响

在学校会面对老师的权威和同学的伙伴竞争关系。

最理想的班级模式: 在合作中竞争

“对儿童在学校所取得的进步加以评估时,我们既要考虑教师的意见,也要考虑儿童的意见。有意思的是,儿童在这一方面有着极佳的判断力。他们知道谁拼写得最棒,谁画的画最好,谁的运动最出色。他们能很好地互相打分。有时候,他们未必会那么公正,但他们会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会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正确的教育方法:关注儿童的兴趣和优势。 让儿童在不断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中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而不是在不断的批评和失败中失去信心。

“除了遗传作用的错误观念之外,阻碍儿童发展的另一个最大障碍,就是家长们会因为成绩不好而惩罚他们。如果一个孩子成绩不佳,他会感到老师不怎么喜欢自己。他在学校已经为此而烦恼不已,回家后还会遭到父母的责备,甚至有时还又打又骂。”

  • 环境改变的影响

新环境的影响:环境转变是了解儿童性格的最佳时刻。比如刚上学或者家庭发生变故的时候。

环境改变时,如果儿童还没有准备好,那TA的应对可能就会出现问题。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因此而惩罚儿童的过错,而应该帮助儿童做好准备,适应新的环境。

“如果我们惩罚孩子的过错,那么,这种惩罚就会成为他继续反抗的理由。这种惩罚也能更坚定他的想法——反抗是正确的。”

  • 总结

每当孩子犯错做错没做好时,不要第一反应就去责怪孩子,要缓一缓,有没有可能是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原因。要知道,孩子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恶意的本性;孩子还在学习成长中,很多时候TA不是坏,只是不懂不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