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纯原和正品的区别(为以假乱真竟搞起了)

lv纯原和正品的区别(为以假乱真竟搞起了)(1)

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对30余名被告人提起公诉。

这一犯罪团伙涉及勾结正品专柜柜员利用正品非法拆解制版、原材料生产制造、成品包袋生产加工、伪造正品销售单据、跨境分销“一条龙产业链”,涉案金额达1亿余元。

为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他们甚至在假冒包袋里植入芯片,通过扫描就可访问官网的正品链接,以此蒙骗消费者。

lv纯原和正品的区别(为以假乱真竟搞起了)(2)

“产品链”齐全,从新款包具到五金配件一应俱全

2019年12月,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有人通过朋友圈常年对外销售疑似假冒LV品牌包袋。

深入侦查发现,该账号还对外销售LV包袋的五金配件,而且销量巨大。

顺藤摸瓜后,一个庞大的制假售假网络逐渐浮出水面。

在其四十多个窝点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包袋与五金制作的作坊。

经调查,杨其伟、杨其轩、杨其正、杨其慧兄妹四人被抓捕到案,他们均是假LV包袋皮料与五金的提供者。

从2015年开始,杨其伟兄弟三人合伙在广东省广州市一家五金皮料城租下一间档口,取名“长发皮业”,寓意“长长久久,生意兴隆”,专门从事鹿皮绒布、棉布等个体经营。

兄弟几人的生意做得很顺利,慢慢发展壮大,后因人手不足,又雇佣了四名员工从事销售。

到了2018年,陆续有客户上门询问能否制作带“LV”logo或棋盘格花样的PVC皮料,问的人多了,杨其伟有些心动,但杨其轩与杨其正心生胆怯,两人劝说大哥不要做这行。

杨其伟起初还听从两个弟弟的劝告,但家中妻子刚生下三胎,最大的孩子也上了初中,他心想自己也年将四十,不如借此机会大赚一笔,也算有所“作为”。

因此,杨其伟率先开始承接制作LV箱包皮料的生意,起初他从市场上买了PVC的底料,找人打印LV的老花或者棋盘格子,一共做了100多卷(每卷30米左右,宽度1米3左右),卖了十多卷后市场反响不好,存在掉色、花型不对的问题,这些料都烂在他的手上了。

之后他找到了自己亲戚杨春尚,2020年3月至同年7月14日,杨其伟将LV品牌标识的图案以及自有皮料提供给杨春尚进行加工,让杨春尚按照其提供的LV标识的图案喷涂在皮料上,共计打印蓝色、粉色等带有LV品牌标识的渐变色图案2300余码(每码可制作3个包袋)。

未料,这批假LV皮料销路异常火爆,杨其轩、杨其正兄弟最终也经不住诱惑,认为行事隐秘不会被发现,随即陆续“下场”,共同经营这一行当。

他们甚至将自己的小妹杨其慧也招揽过来,让其帮忙负责送货等相关事宜,而“长发皮业”内的几名员工也未能抵挡高工资与可观提成的诱惑,纷纷加入。

据“长发皮业”一名员工招供:“我是在‘LV’生意发展起来后被招进来的,从2019年5月起负责档口皮料的销售业务,原先就另有两名员工负责在档口开具皮料进、销货清单,一名负责档口裁剪皮料、布料和搬运工作,还有一名最资深的负责开具包袋布料的进、销货清单,同时根据几位老板的要求将制作假冒LV品牌包袋所需的皮料、布料对应型号绘制成图表以便客户挑选使用。”

这名名叫黄柏的年轻员工在2005年因贩毒被刑事拘留,后由深圳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刚刚出狱不久,就又跌入了这起特大制假售假案的深渊。

杨氏兄妹最大的客户之一是一名叫许忠义的包袋工厂老板,他在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共支付了49万余元货款用于采购仿制假冒LV品牌包袋的皮料,案发后,公安机关从许忠义处查获使用“长发皮业”提供的原材料所制作的计价值人民币1200万余元的假冒LV成品包袋。

据许忠义交代,他的包袋最远能卖到中东地区。

而此时的几位“杨老板”,在皮料的压印和激光打印之余又发展出了五金的精细加工和筛选生意,大量的皮料和五金堆放在他们档口与仓库内,他们特地与皮料城商议租仓库不签合同。

杨其伟交代说:“我也知道卖印有LV标识的皮料肯定是违法犯罪的,不签合同的话,如果仓库被警察查到,那警察应该也不会找到我。”自以为聪明的他们最终仍难逃法网。

lv纯原和正品的区别(为以假乱真竟搞起了)(3)

里应外合,专柜柜员提供新款包袋内部资料

同在广东的林氏姐弟林学敏、林学达、林学纳三人也是这条制假售假链上的重要一环。

他们所负责的,就是在微信朋友圈内进行“推广”,与此同时,熟知消费者喜好与需求的他们也担负起了“选品”的“重责”。

为了提高销量,杨氏兄妹、许忠义与林氏姐弟打通了销售链,林学敏会先了解的最新的LV产品的信息,比如最新和最热门的款式,然后发给许忠义工厂,许忠义找杨氏兄妹定制所需的五金和皮料,杨其伟就去找商场内专柜的柜员将真包买回进行拆解,将仿制样板和全套原材料提供给许忠义,在工厂仿制生产完之后就会给林学敏等销售人员去销售。

然而从了解到新款,到拿到正品,再拆解制版,这其中耗时良久,该团伙考虑到假包要与真包一同上市,才能迎合那些试图赶在潮流第一线的“客户群”,遂着手将LV内部员工“拉下水”。

杨其伟瞄准了自己一直购买包袋的某商场柜员施云琴,为了制假,他已在施云琴处购买了十几个包袋。

几次接触后,施云琴最终同意加入,而后,杨其伟总能从施云琴处得到第一手的LV内部员工培训保密资料,这些资料中有尚未发售的新品款式,以及详细的图解,待拿到这些资料以后,他们再进行仿制,甚至能做到比正品更早上市。

在他们的皮具档口内,共搜查出了三十余个正品LV包袋,大小不一,从经典款到最新款一应俱全。

最终在他们的皮具档口内,共搜查出了三十余个正品LV包袋,大小不一,从经典款到最新款一应俱全。

自2018年4月起林学敏以房租冲抵工资的方式雇佣其22岁的侄女谢小丽为其售卖的仿冒LV包袋拍摄宣传照片、管理账目。

又将其日常用于卖货的微信号交予侄女黄筠筠管理使用,以帮助自己客户维护和代付调货款项,林学敏允许其使用该号在不影响原有客户的情况下自行揽客销售,所得获利充当工资。

又以每月4500元的工资雇佣另一侄女黄钰钰,为其打理两个微信小号,用以销售假冒LY 品牌包袋和售后修理的接待工作。

这一违法犯罪行为俨然被他们干成了一个“家族企业”。

林学敏等人除了自行售卖,也发展了众多“下家”,他们将成本仅100至200元的仿制包袋以每只300至500元价格大批量出售给一级经销商,一级经销商在加价40%后,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大肆批发、分销至全国多地,甚至销往境外。

自2018年至2020年,林学敏售假团伙向许忠义制假工厂购买仿冒LV包袋货款共计人民币71万元。

在林学敏位于广东省的住处,共当场查获没来得及卖出去的各式假冒LV包袋310个,市场正品价格高达1100万余元。

lv纯原和正品的区别(为以假乱真竟搞起了)(4)

“自主研发”,假冒包袋植入NFC芯片

这一犯罪团伙在贯通“产业链”后,竟还开始思考如何“留住客户,提高竞争力”的问题,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以迷惑广大消费者,他们搞起“自主研发”。

据杨其正说:“这两年我看到市场上芯片包开始流行起来,我就看到网上有NFC门禁卡刷标签的教程,就自己试着把LV官网上的信息刷到NFC芯片里。”

经植入芯片的包袋,只要用手机对其扫描,就会跳转至LV品牌官网对该款包袋介绍的页面上去,众多没有深入研究了解的“小白”买家就被此效果所迷惑,从而确信这是正品。

杨氏兄妹研发成功后与许忠义、林学敏等人建立了“芯片群”,共同商议此项技术的运用。

他们以0.1元每个的价格购入一大批NFC芯片,将其植入包袋中,多余的就以0.2元每个的价格售卖给其他制假工厂。

杨其正将资料导入芯片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亲妹妹杨其慧,杨其正交给妹妹一部事先准备好的手机,并将需要导入到芯片的LV包袋型号发给她,型号有的是阿拉伯数字,还有的是字母加数字。

由杨其慧在淘宝上自己搜索相应的包袋款式图片,再登录手机上事先下载好的一个图标,找到相对应的型号链接网址,将手机的背面靠近芯片,过了大概十几秒的样子,手机会发出“滴”的声响,也标志着整个导入过程顺利完成。

这一流程,杨其正手把手地教会了杨其慧。

被问起完成一个“LV”包袋的芯片需要多长时间,杨其慧交代:“需要十几秒、二十几秒的样子,有快有慢的。”

仅仅一个小时,她一个人就能完成近150个包袋的芯片导入。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据品牌权利人介绍,LV正品包袋没有此类NFC感应芯片,但凡能够使用手机NFC感应功能感应识别的包袋均为假冒仿制品。

一位不愿具名的奢侈品鉴定行业资深从业者坦言道:“这个团伙在包里装芯片,说实话,我不懂这是为什么,因为真的包袋是没有芯片的。

lv纯原和正品的区别(为以假乱真竟搞起了)(5)

细节“到位”,防尘袋、保养书等成套制作

制作、销售的链条已然打通,这个犯罪团伙依然没有停下“完善”的脚步,包袋已经“完美无缺”,他们就考虑起了辅料配件等细节部分。

家住广东省汕头市的被告人吴光在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后也交代了自己的罪行:“我负责的是辅料的加工,也就是防尘袋。2005年左右,我就开始经营皮具的防尘袋生意,这些防尘袋都是我从布料市场里面买了布料以后自己加工的。到2018年底,开始有人就通过微信及各种渠道问我做不做LV的东西,因为考虑到目前市场上的客户都会选择购买有国际大品牌的包袋,这样的生意也比较好做,所以我就开始慢慢接触有LV字样的辅料了。”

不久,吴光就发现制作假冒LV品牌的防尘袋确实有利可图,遂勾结同在广东省的张雄为固定“合作伙伴”,由吴光负责提供布料和涂刷LV字样的模版,张雄则负责制作加工,加工完成后,张雄会根据吴光提供的客户信息将防尘袋直接打包快递至客户处,其中最大的客户自然就是杨氏等人的团伙。

张雄以每个防尘袋0.5至0.6元的价格向吴光收取加工费,而吴光则以2至6元的价格售出。

截至案发,单单是吴光向张雄提供的布料价值就已达10万余元,数百万只“LV”防尘袋从这家面积仅15平方米的小作坊里源源不断流向市场。

不久之后,吴光发现真包往往配套齐全,他交代:“我经人介绍,微信添加了一个‘说明书’的男子,姓赵,具体印刷厂在哪里我不知道。”

这名赵姓男子就是专门制作包袋印刷品的,与该男子谈好价格后,吴光在他这里定制印有LV字样的质量保证书、保养书、名片等等,每套价格为0.4元,而他转头就以0.7至0.8元一套的价格随防尘袋一同卖出,利润可观,自此,整个LV包袋制版链全部完成,无数假冒包袋以包装精美、配套完整,甚至自带“防伪”芯片的姿态流入千万名世界各地的不知情的消费者手中。

2020年7月14日,警方在吴光住处查获假冒LV品牌名片1200张、信封3170个、感谢信800封、证书62400张、标签36000个、品牌标识数123690个;从张雄住处查获700个假冒LV防尘袋和1600个假冒LV防尘袋半成品、印染模板25个。

历经数月审查,检察机关认定该制假售假产业链中30余名被告人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予以销售,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当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遂批准逮捕。(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来源:方圆(ID:fangyuanmagazin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