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以哭闹为手段(为啥孩子总用哭闹达到目的)

我一向自信自己很尊重孩子,和他平等交流,听见看见并允许他的自由意志。但近来的一件小事,对我提了个醒,这事,还需时刻保持觉知。

这件小事就是关于擦鼻涕。

六一儿童节带小宋去大姨家吃饭,同去的舅舅感冒了,当天晚上就看见小宋流起了鼻涕。

先说一下对于孩子得「普通感冒」这事,我的态度也就是个「普通淡定」。心里有底,对孩子有信心,知道大概十天左右病程会自然愈合。

*以前写过关于生病的文章 记我儿的两次病毒性感冒(14个月&17个月)

但是吧,我以一个凡人的意志力,哪里做得到「视鼻涕而不见」。挂在那的两条,积在那的两坨,想要清理掉的手,它止不住的躁动啊……

孩子经常以哭闹为手段(为啥孩子总用哭闹达到目的)(1)

虽然大多数时候孩子还是愿意清理掉,不舒服也会自己抽纸擦,但他的标准毕竟还是比母亲的宽得多,母亲看不下去想要下手,却屡遭拒绝。

听见孩子说不要,但覆手难收,我还是见缝插针的来那么一下,每每惹得孩子大喊着跑开。

你们瞧,尊重孩子,知易行难啊。

当我对此有所觉察,我就有意地控制自己。这孩子也确实让人充满惊喜,这两天竟然接受了吸鼻器,吸出来大坨超级有成就感(一岁多那次感冒买的吸鼻器,但孩子坚决不要用)

孩子经常以哭闹为手段(为啥孩子总用哭闹达到目的)(2)

当孩子说话做事不符合大人预期的时候,我们往往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或者用自己的力量来强行做到。

那孩子呢,他可能不会说像大人一样心平气和地再说一遍,他最正常最自然的反应方式就是哭闹,因为被大人阻止了呀,被大人强行了呀,他着急啊,难过啊,生气啊。

而且一次次下来,他发现哭闹管用,好好说话没用,每次好好说大人都会拒绝,但是一哭闹大人马上妥协。

另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就是吃饭。

大部分时候小宋都吃不完外公外婆给装的一碗饭,有时候甚至只吃上一两口,比如不饿,比如饭菜不合胃口,或者有什么别的东西吸引他着急去玩,我们还没吃两口呢,就听他大喊一句:我吃饱了!我要下桌!

外婆一看碗里饭还没吃完呢:没吃饱嘞!一碗饭还没吃完呢,再吃点吧。

小宋一听就急着大喊:吃饱了吃饱了我吃饱了!

然后外婆一看又立马改口:吃饱了吃饱了,那你下去玩吧。

孩子总通过哭闹达到目的,谁的原因呢?

孩子经常以哭闹为手段(为啥孩子总用哭闹达到目的)(3)

就不说中国家庭的普遍情况吧,就说我的亲身经历,对周围人对感受以及网络上和一些家庭的交流,我发现大家对「吃饱穿暖」这两件事在意得实在是过头了。

不尊重孩子自由意志,以及养育中的一大块矛盾都来源于这两件事。

担心孩子吃不饱,担心孩子穿不暖。

从孩子出生以来,我一直被说给孩子穿太少。回乡下这三个月,更是隔三岔五就挨说。

人家还穿两件衣服的时候,小宋光脚到处乱跑——你怎么鞋都不给他穿啊?!

阴天刮风还有些凉意的时候,小宋赤条条在水池里玩得不亦乐乎——这么冷的天你就让他这样玩啊?!

孩子经常以哭闹为手段(为啥孩子总用哭闹达到目的)(4)

我冤枉啊!是我不给他穿鞋,是我放任他玩水吗?我也担心扎脚,我也担心着凉啊,但孩子就喜欢这样,我能咋整?一定要蛮力阻止他弄得鸡飞狗跳吗?

不,非我所愿也。

光脚、玩水,都不违背自由玩耍原则,所以答案都是yes。

至于大人的那些担心,需要通过观察了解孩子,然后自己克服。

看得多了,熟悉了,乡亲们也找到解释了,每每看到这一画面,先是感叹,然后赞叹:这孩子练出来了!

孩子经常以哭闹为手段(为啥孩子总用哭闹达到目的)(5)

光脚到处跑嘛,到硌脚地方了,小宋马上要妈妈抱,然后自觉穿好鞋。

赤条条玩水嘛,天气热就水多点、玩久点,凉就水少点、玩的时间也短点。

几次下来,孩子特别好说话,孩子说要玩水妈妈都听进去了,妈妈说该出来了,孩子也听进去了。

而且我观察下来孩子是真热。

之前几个月的时间孩子都只穿个拉拉裤睡觉,拒绝穿睡袋,要盖被子。天冷的时候他都盖的不错,但最近每次我醒来都看见他把被子踢得干干净净,我给盖上,一会儿又给踢了。

就这样啥也不穿啥也不盖,小宋还是一点毛病没有,母亲真的不得不说一句佩服。

孩子经常以哭闹为手段(为啥孩子总用哭闹达到目的)(6)

但是晚上我还是会醒好几次,看见他光溜溜的摸起来凉凉的忍不住给他盖被子,当妈的操心是难免,所以这些天来我说服他穿上了夏天的睡袋。

——看,孩子是懂得配合的。

不用权威恐吓,不用利益诱惑,不打不骂不强迫,孩子成为了我们的「好队友」。

如果你对孩子吃饭和穿衣(和擦鼻涕)这些事放松下来,养育中的一大块矛盾便不攻自破,养娃难度直降好几个level,堪称开挂。

多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天和孩子的两大战争就是吃饭穿衣啊:吃那么点点饭怎么行?光脚怎么行?洗完澡不肯穿衣服怎么行?

行啊,为啥不行?

孩子经常以哭闹为手段(为啥孩子总用哭闹达到目的)(7)

有人说那我的孩子是练出来了,他们家的不行。

呐,关键词抓住没有?「练」呀!

我家小宋也没有天赋异禀啦,其实就是一直以来的养育习惯和方式,是大人的观念转变,以及有没有真正的仔细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

不过凡事都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成不变。循序渐进,发展的眼光,不是说一直给孩子捂惯了,就再也脱不掉了。如果想做,就能找到方法,如果不想,也能找到无数个理由。

我相信好的身体底子会让他受益终身。

//////////

最后回到「尊重孩子」。

在那些日常小事上,孩子还小,力量很弱,大人的力量完全可以「治住他」,可是将来呢?孩子大了,力量强了,「翅膀硬了」的时候,怎么办?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种「对抗」我治你、你反过来对抗我的方式,是我赢你输,还是我输你赢?

其实是双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