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省级优秀教师(百年兰理工张凤羽)

青岛理工大学省级优秀教师(百年兰理工张凤羽)(1)

张凤羽,辽宁人,1941年8月生,中共党员,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流体机械流体动力学的研究与流体力学的教学工作,2001年9月退休,而后返聘工作到2013年12月。在30余年的教学工作中,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流体力学及叶栅理论》、《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等课程。他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始终全身心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

青岛理工大学省级优秀教师(百年兰理工张凤羽)(2)

张凤羽很小便遭遇家庭变故,父母相继离世,他和姐姐成为烈士子弟,是姐姐抚养他长大。命运的不公并没有使他屈服,反而让他更加明白顽强拼搏的可贵。青年时代,他自强不息,于1962年考入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前身)水机专业,通过努力获得国家奖学金,并于大学三年级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如今回想过去,张凤羽老师笑着说:“我感谢国家,正是由于国家的培养才能使自己完成学业,并找到了一生热爱的事业。”

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就是要靠得住,顶得上

1965年7月,张凤羽和同学们在校外接受社会主义教育,期间接到老师返校的通知。回校后,他得知,根据国家当时要求,学校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三个专业要整建制搬迁到位于甘肃兰州的甘肃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前身)。

“系领导当时指派我和另一名老师卢堃护送学校的图书仪器和师生生活用品先期抵达兰州。”张凤羽并没有迟疑,因为任务紧急,他没来得及回家看一眼姐姐,就出发了。路上,他们和物资一起呆在两节闷罐车里,遇上路况不好的时候,车厢会稍显颠簸,他担心仪器受损,就把一些仪器抱在怀里。“我记得当时有个八线示波仪,里面有个小阵子非常容易损坏,所以我们会特别小心,路上一颠簸,我就赶紧抱起来。”就这样,张凤羽和同伴一路“呵护”物资,经过7天7夜,于8月5日顺利抵达甘肃工业大学。

当时的甘肃工业大学,条件艰苦,校舍简陋。可张凤羽没有灰心,刚到学校,他就投入到相关工作中,开始为后续师生大部队的到来做准备。“当时我是因为党员的身份,才被老师选中来做这项工作,所以想法只有一个,克服困难,认真负责完成任务。”张凤羽说,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他才被党组织吸纳,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是党员,就要在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

教师就是要敬业 奉献 友善

从1980年正式站上讲台,到2013年底彻底离开讲台,张凤羽在工大,奉献了他30余年潜心治学的宝贵时光。

说起张凤羽老师的课堂,同学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从不看讲稿,教学深入浅出,灵活多样。虽然流体力学是他从任教就开始的课程,但是期间对这门课的研究更新,张凤羽是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每一堂课都要上的好,要对课程有奉献、对学生有奉献、对学校有奉献。

从讲稿的准备到每堂课教学难点、重点及例题等内容的精心组织,张凤羽都一一在每天晚上的备课中做到了,他的教学方法多以启发、引导与深入浅出讲授相结合,将抽象复杂的流体力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学生说,他讲授的内容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节奏感强。在多年的学生评教中,张凤羽的成绩均位于学院前茅。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每个班级都有固定的教室,如果晚上有流体力学习题课,我一定要去教室和学生一起度过。”对课后教学环节的重视,也是张凤羽对做一名好教师的一种坚守。从任教初期,他每天都要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和答疑。对待学生的作业,他的做法是将错误的习题逐一改正,并将错误较多的习题重新做出来发给学生。张凤羽说,只要同学们肯学,他就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他将批改作业、辅导、答疑看做加强师生沟通联系的主要途径。

张凤羽多次担任学生班主任,他始终将班级的学风建设和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并积极努力发展学生党员,使其在班级中起到模范表率作用。他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为遇到学习生活困难的同学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和学生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他关心学生就业工作,每当毕业季,他都会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为学生就业助力,得到用人单位、学生的一致称赞。1987年和1991年,张凤羽两次荣获“甘肃省高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光荣称号,2007年获得兰州理工大学“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奖”。

青岛理工大学省级优秀教师(百年兰理工张凤羽)(3)

当好青年教师领路人

如今能动学院已经成长起来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而作为他们引路人之一的张凤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将如何在备课中设计教案、设计教学特定环节,如何写好讲稿、课堂板书的布局书写、课后和学生的沟通交流等等几十年的经验,都一点一滴的教给了他的“接班人们”,特别是在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责任感方面树立了榜样和模范。他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认真备课,功到自然成。

多年来,张凤羽先后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10余人,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指导的青年教师近年来逐渐成长为学院专业基础课的骨干任课教师,且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好评,仅流体力学教研室教师近年来在各级各类讲课竞赛中获奖20余人次。

张凤羽退休后,怀着对专业的无限热爱,不顾子女的规劝安度晚年,也多次拒绝外单位的高薪聘请,仍然将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工作上,站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值得学习,为青年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退休返聘的十几年里,他作为负责人成立了工业泵研究团队,培养出一批青年科研骨干,先后与沈阳鼓风机集团合作完成5项国家重大装备成套项目的子课题,累计科研进款500多万元。张凤羽的团队承担完成的上述国防和国家重大成套装备项目为我国国防建设和核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600MW-10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高压锅炉给水泵水力模型优化设计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半个世纪,张凤羽成长在工大、奉献在工大、收获在工大。这段浓浓的工大情,如今已化作最深的祝福,赠予站在百年新起点的兰州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省级优秀教师(百年兰理工张凤羽)(4)

◆ 开学第一课丨不忘初心使命 勇做红柳英才

◆ 永葆创新思维 永攀科学高峰 丨兰理工举行2019级研生开学典礼

◆ 骄傲!兰理工杰出校友黄志伟研究成果再登《自然》

◆ 中国教育报丨兰州理工大学传承红柳坚韧品格 履行立德树人使命

青岛理工大学省级优秀教师(百年兰理工张凤羽)(5)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文字:朱莉萍

编辑:杨文杰

主编:朱莉萍

青岛理工大学省级优秀教师(百年兰理工张凤羽)(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