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剃头的正确方式(剃头挑子一头热)

#农科上#六七十年代,农村常有剃头挑子遛乡。“剃头挑子一头热。”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歇后语。比喻一件事情,只有一方情愿,另一方不同意。一头热,一头冷。

正月剃头的正确方式(剃头挑子一头热)(1)

实际当年的剃头挑子,就是这样。剃头挑子,一头是一个四条腿外撇的小凳子,凳子下面有三个小抽屉,上层的抽屉最小,是放钱的。二层三层是放置围布、刀子、剪子、梳子、篦子等剃头工具;另一头是个盆架子,上面放个铜盆,下面是个小火炉,脸盆的水始终保持是温乎的,冒着热气。盆架子一条腿向上延伸,成“丁”字状,杆上挂着钢刀布和毛巾。

正月剃头的正确方式(剃头挑子一头热)(2)

剃头匠遛乡是不吆喝的,手里拿个钳子形的钢片,和铁棍组成的“唤头”,进行击打,发出“当啷...当啷...”的声响,来招揽生意。

剃头匠到村里,选个十字路口或牲口屋门口,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拉开摊子。摊子放在树底下或支撑个布棚,再鸣“唤头”招来客人。

当年我有六七岁,每次听见“唤头”响,都和小朋友追着围着看,主要是看他鸣“唤头”好玩。剃头匠一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头,手艺非常精湛。

客人落座,剃头匠用温水先洗头,用毛巾擦干,拿起刀子,在钢布上反正的“嚓嚓”钢几下,一手扶头,一手握刀,“唰唰”刀起发落。剃完头用热毛巾再擦一下,热毛巾塌在脸上,剃头匠少停片刻,说两句笑话,取下毛巾刮脸、掏耳朵、剪鼻毛;最后再捏两把肩膀。剃完头的人,面目一新,而且头肩部位舒适清爽,递上两毛钱,光脸再加五分,剃头匠笑迷迷的将钱放进抽屉里。

正月剃头的正确方式(剃头挑子一头热)(3)

特别是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剃头匠是最忙的。二月二“龙抬头”,农村的孩子要剃“龙头”。都是排队候着,大人在一旁等待,小孩子剃头都是前面留个“信子”,后边留一撮“八岁毛”。剃头匠很快,不用洗,几分钟一个。一天下来剃一二十个,剃头匠最开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剃头挑子逐渐被“发郎”、“发屋”所替代,剃头匠也很难揽着生意,这套手艺慢慢失传,匠师们也在家安度晚年。

正月剃头的正确方式(剃头挑子一头热)(4)

如今,再也看不到“剃头挑子”,听不到“唤头”的声音了,只有回忆中那“当啷、当啷”的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