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47(长篇小说连载中学堂)

长篇小说连载47(长篇小说连载中学堂)(1)

第59期

长篇小说连载47(长篇小说连载中学堂)(2)

作者 田雁宁

第七课

2

那温暖的小舌头轻轻吮吸手指的感觉几十年都过去了,至今在我头脑中的印记还那么清晰,只要那一幕稍许浮现就有种说不出的温暖和甜蜜,像春风秋水一样慢慢从心底溢出一点一点浸润全身。这种纯真的幸福在一个人一生之中是很难得的,所以人到中年仍然珍惜,连回味也小心翼翼,生怕那美好无比的感觉遭到什么惊吓不翼而飞。

于青青乘坐每日一班的客车从州城到小城赴林家精心准备的婚礼真成了一桩惊动不少人家的大事,两座市镇之间的距离虽只有六十多公里,可那时因坎坷不平的县级公路再好的车辆也要开好几个小时,所以客车到达小城的时间连车站老站员都难说准,迎接新娘子的一大群人只好在车站停车场翘首以待,谁都不肯放过抢先一睹传说已久州城美人的机会。

我在西街茶馆林羽老师向我爸他们激动展示于青青寄来的大头照片中见过她的丽色和风采,一张线条柔美林黛玉式的瓜子脸有一对又黑亮又水灵的丹凤眼,那条恰到好处的鼻子又挺又直衬出满面风韵。教师们传看那张艺术照的时候,高云亭脱口说了一声有点像王丹凤,可随即又摇了摇头说,那面颊宽了一点,似乎不及名满全国的当红女明星那么秀气,却又有一种大巴山山地美女的俊俏野气,总之是那种让男人看了还想再看的女人。就在林母的焦急张望和众人的悄声议论中不知哪个冒失鬼叫了一声,州城的班车来啦!随着人群一阵骚动,一辆外壳破旧浑身作响的客车冲进车站来了一个急刹停在了一团灰尘里,当灰尘慢慢散去,旅客陆续下车,一个高挑白皙的姑娘朝早已因激动过分而有些不知所措的林羽轻轻叫了一声,所有在场迎接的或围观的人们都一下子认定她就是于青青了。

这个州城女子不但身材秀挺模样漂亮,那脸上的皮肤才叫小城人开了眼界,它不但洁白而且是那种青春健康的白色,简直令所有看她的无论男女都心旷神怡,如同一道柔白春光照射过来直透心底,并盘缠在里面不再出来。忍不住多看几眼又一阵心跳神荡不可收拾,用今天的说法,于青青在小城头一次亮相就把大家给完全镇住了!不少人心里忍不住叽咕林羽这小子这辈子真他妈的有艳福能娶上这么美得让人心尖尖都发痒发颤的美人儿,是林家祖坟埋得好,还是他自己前世修来的哟!

在众人惊艳的目光和感叹里于青青走过去大方主动地和林羽拉了拉手就很懂事地朝林母鞠了一躬,那带书卷气的优雅礼貌又让人赞叹,这未来新娘的第一次亮相给林家、老师们和小城人的印象堪称完美,难怪我妈回家小声跟我爸讲,难怪林羽表弟会一见钟情以至丢魂落魄,那个于青青不光是天生的美人胎子,连一举一动都那么勾人迷人哩。还啧啧轻叹担心过于漂亮的女人免不了招事生非,他们的老弟能否镇得住她。听了这不吉之语,我爸好一阵没吭声,最后淡淡说了一句,这女人是林羽的命,事到如今也只有认命了。

为了不干扰宁静校园中良好的教学秩序,我爸他们安排林羽在夜间带领他的美丽新娘参观大名在外都想一睹芳颜的小城中学,不知是哪个顺风耳听到的一丁点儿风声并悄悄在同学间散播,当于青青一踏进中学堂的大门就有上百个好奇学生等在那儿,她一出现就有人发出轻轻的啧啧声,几个女生还冒出了今天追星族般的欢声尖叫,要不是吴莹老师出面制止和温和引导,整个中学堂上夜自习的学生们真会一涌而出争相观看林羽老师美得像画上人儿一样的新媳妇,从而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骚乱。

学生群的背后还出现了柳小露俊俏丰腴的身影,由于偷男人的丑闻缠身她已好久没在学校里公开露面,大概抵不住在教师间言传已久关于州城美女的种种话题诱惑,按捺不了心底里的好奇想看看于青青的真实面目就借着夜幕掩饰冒着遭大胆学生吐口水的危险来到学校门口守候,迷濛的夜色里看不清她脸上的真实表情,只能猜想一个深陷绯闻泥潭不能自拔的女人即使显出开心的样子那也是假的。

不知是纯属巧合还是其它原因,高大健美的体育老师杨普安也扎在男生堆里朝林羽他们张望,虽然看不清他的面部表情,想必也是极为复杂,出事之后他与昔日爱恋的女人已形同陌路,就是去教工食堂打饭不期而遇也是彼此装作没看见,连一个眼神的招呼也没有。据知情人士透露,为满足物欲和情欲而跌入有妇之夫情抱的柳小露,迫于社会舆论压力以及激情过后冷静下来思前想后对自己没守住道德底线轻浮出轨有些后悔,还流泪拜托过吴萱向杨普安转达忏悔并想挽回旧情,可无论吴老师怎么劝解,体育老师从头听到尾都一声不吭。事后照高云亭的说法,他那两道目光冷得吓人。

师生们簇拥着即将举行喜礼的一对新人在中学堂校园里转了一大圈,看来这所创建于民国初期中学校气派的布局和独特的礼堂还有教学楼群搏得了于青青的极大好感,站在大操场中心发出了带乐感的好听赞叹,女校长在校长办公室的接见是当晚活动的高潮,平时高贵矜持和老师都保持一定距离的女人欣赏了于青青片刻就伸出手来与她相握,并说了祝福她和林羽老师的话语,这让一直绷紧神经的我爸和高云亭夫妇松了口气,对女校长恰到好处的表演从内心给予好评,并相信林羽的这次婚礼会是小城中学建校以来最为精彩漂亮的一次。

我、四狗和小雪一群爱看热闹的孩子也挤在跟随这对新人的人群里,照四狗看来中学堂有了于青青这么漂亮的新娘子,那个已成残花败柳的柳小露就不值一提了,他连用弹弓偷袭她那翘屁股的兴头都没了。小雪不喜欢四狗讲那些刻薄过头的话,对犯了大错的柳小露她是又恼又怜,提到大家都喜爱的杨普安老师的尴尬处境心头更不好受,有时还泪雨汪汪的弄得我哄也不是劝也不是,干脆什么也不说。

于青青的出现顿时成了中学堂的另一道别致风景,一下子转移了广大师生们对黄某人、柳小露的注意力,大家都在悄悄议论这场已经惊动整个小城的教师婚礼究竟会有多么隆重和美艳,不少师生怀着一种对盛大节日的期待,大家都殷切期望那个喜庆时刻早点到来。我和四狗他们的目标也不再是好吃的糖果、饼干、瓜子之类的喜糖喜果,第一次用少年的眼光去认真看待一对郎才女貌新婚夫妻的大喜日子,隐约感觉这桩婚事不仅只是受到全城人的关注,还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学堂里的生活,这感觉来得有点莫名其妙,但又真切得几乎可以触摸得到它的真实存在,我说不出来是奇妙还是有点古怪,反正不由你不接受它。

(未完待续)

长篇小说连载47(长篇小说连载中学堂)(3)

文学评论 | 行且吟者田永安

写在田永安《骑游日记》出版之际

作者 李正熟

田永安是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他的作品行文端庄,文风朴实,功底扎实。在金堂县作家群里,他是不多的佼佼者。

2011年,田永安出版自传体长篇小说《岁月留痕》,承蒙他不弃,赠我一本学习。我看书不积极,一般的书常常是随便翻翻就丢到一边去了。但读《岁月留痕》,却是只用了两天两夜便一气读完了的。读完后,还忍不住向文友们推荐,放胆说是金堂县少见的好文墨!这里的好,就是他平实准确的好,他真诚不虚的好。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记得当时读完《岁月留痕》已是凌晨1点过,激动不能掩卷,写了一首小诗邮箱给他:

这是一支初春的青草,

有着清新,质朴,健康的味道。

它在氲氤春气里,

讲述繁花和败草的故事。

因为真诚,它理直气壮,

可以恣意地妖娆。

这支春草,

长在我们曾经熟悉的地方,

长在我们难以抵达的故乡,

只用一种颜色,

就唤醒了我们急于成群结队回乡的焦躁。

这是一只神奇的春草,

其他的草都将死去,

它却能一直活在初春里。

或者说,它在哪里,

哪里的春天就不会老。

千年万年里,

它总能被后世踏春的人每每看到。

哦,田永安,我的兄长,

即使你一无所有,

单凭这支春草,

你就可以和世界握手,

并有资格和未来来个拥抱!

田永安写作时间较早,早在上世纪70年代,20多岁的田永安便在省内外发表作品并且获奖。比如他的四川清音:

《山湾湾来了货郎担》

凤吹麦苗绿浪翻,

山花朵朵笑开颜,

山湾湾来了货郎担,

山歌一串唱得欢。

要问唱歌的是哪一个,

供销社的售货员李小娟。

你看她:

高挑的身材圆圆的脸,

一对辫子搭在肩,

两只裤脚向上挽,

汗珠挂在眉毛尖,

穿过竹林绕小院,

爬了坎坎又转弯,

挑起担子多矫健,

迎着阳光直向前,

好似春来翩翩一只燕,

一飞飞到工地边。

(白)喂,社员同志们,

日用百货挑来了!

新到的毛巾上海产,

尼龙袜子颜色鲜,

补衣快买针和线

还有什邡的叶子烟。

牙膏、牙刷、肥皂、香皂样样随你选

日常用品都齐全。

担子刚刚才放下

人群围了一大圈。

大娘买了针和线,

大爷买了叶子烟,

姑娘选了尼龙袜,

小伙子挑了一幅新垫肩。

货物到手心头暖,

个个眉毛都笑弯,

回头来把小娟赞,

谁知她

挑着担子一闪一闪早已飞下了山。

这首四川清音作于上世纪70年代。那个时代,乡镇(当时叫公社)有文艺演出团,村上(当时叫大队)有文艺演出队。演出队除了模仿电影表演《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之外,也表演当时当地的地方剧。田永安的这首清音从村里唱到县里、市里、省里,被很多美女演唱,群众传唱,把作者田永安自己也唱成“翩翩一只春燕”。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时中国农村,电影书籍少,识文断字人少,上头号召,下面需要,田永安便“为时而著”,创作了大量的反映时政的文艺作品。他曾经下过乡,后来在供销社工作,长期担任乡供销社主任,领导和接触了很多“高挑的身材圆圆的脸,一对辫子搭在肩”的李小娟似的人物,所以,一下笔,便情不自禁地写供销社,写“李小娟”“赵小燕”,真合了“歌诗合为事而作”。后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白居易《与元九书》),到底改不了关注时政的思维习惯。

时政文难写,难在空洞无文、图解政策口号。但在田永安面前,却是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看《山湾湾来了货郎担》,作品时代感强烈、人物形象鲜明、事件简洁生动,短短30多句里,有群像,有典型,有环境。人物外貌、行动、语言俱备,一个青春健康、热情开朗的新世界女性形象呼之欲出,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刻画人物的深厚功底,的确是一件思想性、艺术性并美的难得之作。

田永安作品风格的转型,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这以后他的作品现场感强,用笔平实准确,气质真诚不虚,有非虚构写作风貌,具备了史诗品格。

田永安的文笔有洗练,准确、形象之美,读他的作品,会使人沉静下来,融入进去,与作品人物同欢喜,共悲戚。与作品中的湖光山色、历史烟云两相映照,一齐明灭。

10多年前,田永安加入了金堂的骑游队,与一批志同道合者骑上自行车,转山沟,翻丘岭,过闹市,住小店,阅历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景、小事。他不同于一般的骑友,每至夜宿,其他人倒头便睡,他却一定要蜷缩枕席,检查照片,记录历程。

他不像郦道元只注水,他还注山、注树、注花、注草,注日出月落,注飞云流水,注人物形神,注静物光影,注名山大川,也注无名小庙,注历史掌故,也注传说花边。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笔锋所至,境界全出。

现在,在广大骑友和文友的鼓动下,田永安终于要出版他的骑游日记了,这对于或懒于运动,或不良于行,或好入名山大川游的人来说,这部《骑游日记》不啻为一部补漏的好书。

祝贺,田永安先生!

祝贺,那些终于被田永安先生文字注意了的小物小事!

祝贺,如我一般尚未领略那些小物小事风华的读者朋友们!

也祝贺,成都的文坛,金堂的文坛多了一部诚实的作品!

长篇小说连载47(长篇小说连载中学堂)(4)

作者简介

李正熟,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金堂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作协主席。

长篇小说连载47(长篇小说连载中学堂)(5)

长篇小说连载47(长篇小说连载中学堂)(6)

2022年2月28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