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为什么那么夸张(李白诗中的距离究竟有没有写实的)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俊逸清新,极富浪漫主义精神,夸张手法用的是惊天地泣鬼神。古代由于交通不便,所以对距离是比较敏感的,描写与距离有关的诗句就很多。那么李白的诗中写实的距离有没有?我们不妨选几句看看。

李白的诗为什么那么夸张(李白诗中的距离究竟有没有写实的)(1)

白帝城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的桃花潭有说是今天安徽泾县桃花潭,因年代久远难以确切考证。这里写到了潭水深千尺,这涉及到度量衡的问题了。现在考证唐代的度制中的一尺大约是如今的30厘米,那么千尺则当有300米。而我国最深的湖为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最深处373米。因此潭水深千尺与实际一定相差很远,这里的千尺是虚的,采用了夸张的手法。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两首,一为五言一为七言。“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由于诗中明确了是登香炉峰,所以这是描写的现在庐山的黄岩瀑。众所周知,我国现有瀑布最大落差也只有150米,庐山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显然三千尺与实际也是相差很大,所以这也是虚的夸张手法。不过有趣的是李白在这两首描写同一个瀑布的诗中分别用了两个度制单位,一个是丈一个是尺,1丈=10尺,这就是唐代的度制。

庐山瀑布群还有一个三叠泉瀑布,有一种说法是李白在太白读书堂中隐居半年,太白读书堂就在屏风迭上。这显然是谬论,因为屏风迭下便是三叠泉瀑布跌落的九迭谷。李白既然看过了黄岩瀑,证明当时水量是充足的,不会三叠泉瀑布是干涸的。古代庐山可不是现在的风景区,入夜后当是寂静的,绝不会不闻瀑布声。所以这一说法有两种错误可能,一是李白并未在此隐居,另一种是太白读书堂根本不在屏风迭上,而是在离此很远之处。

“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馀。”出自李白《秋浦寄内》,这首诗是李白在秋浦写给内人的,内人当时在梁苑。这里涉及三个地方,寻阳即浔阳,在今江西九江,秋浦县因秋浦水得名,在安徽省池州,梁苑为汉代梁孝王刘武所造,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一带。诗是在即将离开秋浦去寻阳时写的,所以这里的千里应是指秋浦和梁苑的距离,商丘和池州直线距离大约是在500公里左右,以现今的地面交通工具最少都在行距600公里以上,更别说古代了。所以这里的千里非但没有夸张,反而可能比实际行距还短一点。所以这句诗里的千里馀看似距离远的夸张描述,却是和实际比较接近的,更像是写实。

我们再看一首,“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到江陵,直线距离是367公里,沿长江行船的话是五百多公里。而根据郦道元《三峡》记载: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是南北朝时期的人物,所以这表明古代的里制和我们现在一里路500米是还有差异的。因此在这里李白也是在写实的,并没有夸张。

因此从李白这几首诗里看,既有虚也有实。不过总体上李白诗里用虚明显是更多,那么这两处的实是巧合还是真实就难以断定了。只能找李白自己来解释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