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梅县区打好组合拳精准拔穷根(不待扬鞭自奋蹄)

1月28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奋进蓝图,也为梅州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推动高质量发展,没有捷径,唯有拼搏,拼搏,再拼搏。不待扬鞭自奋蹄,梅州抓实体经济发展、抓强县促镇带村、抓绿美梅州建设。

目标与行动背后,是梅州全面激活内生动力,再审视、再出发、再奋进的坚定信心与决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明确提出支持“加快推动梅州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

加快苏区梅州发展,带着党中央、国务院殷切期盼,带着省委、省政府的鼓与呼。

“十四五”开局以来,梅州大地春潮涌动。新机遇不断涌现,紧抓机遇,顺势而为,梅州踏浪前行,迎风高歌。

向深而立,梅州革新思想。高质量发展是等不来、要不到的,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主动出击、乘势而上,才能在机遇面前先人一步、快人一拍。

2021年11月28日,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的新思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梅州以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紧迫感,在发展中争主动、抢先机。

全市上下凝聚共识,牢固树立“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理念,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将狠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明确发展全市一盘棋。

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梅州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梅州全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通过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梅州梅县区打好组合拳精准拔穷根(不待扬鞭自奋蹄)(1)

梅州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瑞梅铁路开工,打造农业产业体系,完善产业链……动起来、干起来、紧起来、快起来,均能在梅州各行各业中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向深而立,梅州革新方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不断变通抵达目的地的方式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推动梅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是一个非常有力的答案。过去,梅州招商引资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状态,2022年,梅州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打破县(区)与县(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将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要求领导干部亲自招、带头招,坚持以商引商、以链引商、以侨引商、联合招商,探索“以投代引”资本招商模式,力争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2022年8月16日,梅州6支市级驻外招商队领旗出征,常驻“北上广深珠厦”等地,重点瞄准京津冀、长三角、厦漳泉、珠三角开展招商。

资源要进来、新产业要进来、人才要进来……更多的发展资源要素流动,推动梅州这座苏区城市不断焕发活力,激发发展新动力。

梅州梅县区打好组合拳精准拔穷根(不待扬鞭自奋蹄)(2)

向深而立,梅州革新道路。梅州地处粤北山区,不仅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红色资源更是星罗棋布,近年来,梅州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不断推动红色苏区、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美丽与发展共赢的发展之路。

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梅州正在积极拓宽高质量发展路径。

梅州梅县区打好组合拳精准拔穷根(不待扬鞭自奋蹄)(3)

向内,梅州立足全域原中央苏区定位,深刻认识欠发达这一最基本市情,坚持敢想敢为、善作善成,成功获批《支持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总体方案》。

向外,梅州打破地域局限,将目光聚焦于苏区,面向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业缘相融的赣闽粤三省,全域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让梅州成为广东省继横琴、前海、南沙之后的又一国家级战略平台。

取长补短、借外促内,站在2023年回望,我们看到了梅州向深而立取得的成绩;站在2023年远眺,我们更看到梅州向深而立的决心。

今日,向深而立的梅州,正在积累厚积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实力,向高而行;向深而立的梅州,正在全力建设先行区,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

【策划】张盛良 唐林珍

【统筹】唐林珍 黄培强

【全媒体记者】梁时禹 魏丽文

梅州梅县区打好组合拳精准拔穷根(不待扬鞭自奋蹄)(4)

【作者】 魏丽文;梁时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