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

雏形时期

荆州花鼓戏雏形时期,丑角在鼻梁上涂以简单的“豆腐块”(白鼻孔)。随着丑行的技艺发展,在大多数对子戏、三小戏中,均有由丑角扮演之人物。艺人们为不同的丑角造型,逐渐创造积累,出现了 “画眉” “呆子” “蝴蝶” “寿字” “水巴虫” “三头”等二十余种各具性格特征的脸谱。这些脸谱中虽有的是借鉴于其它剧种的,但经过改造皆具本剧种的特色。

早期

早期荆州花鼓戏净行戏很少,在仅有的几出净行戏中,人物开脸亦无定谱,如有关戏中之人物张龙、李虎、孙龙、孙虎、高峰、李云、赵老大、马三 蓬等,净角应行,开脸是“千个师傅千个法”,随意勾画。所用颜料仅水粉(白)、水墨 (黑)、银珠(红)三色,多以食油拌合使用。

至清同治年间

经艺人们不断探索提髙,约至清同治年间, 戏中人物如吴汉、蟾蜍、雷公、阎王、吊颈鬼等的脸谱,基本稳定,已为南北戏班通用。

至清末、民国初年以后

至清末、民国初年以后,艺人们进一步学习借鉴汉剧脸谱艺术,色调中增加了蓝、绿等 色,逐渐改进固定了包公、杨凡、胡奎、劳宝童等净角脸谱。制作调料采用了白糖拌合、 高温蒸煮的方法,既清除毒素,又增强色泽和粘附性能。

脸谱选例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1)

《何叶保写状》剧照

余时喜,沔阳(今仙桃市)郭河镇埠湾村人。著名花鼓名丑,是誉满江汉平原沔阳花鼓戏三个半(匡四苟、刘兴祥、王金苟)丑角之一。他是唯一载入《沔阳县志》的花鼓艺人,他的事迹前些年已编入《荆州花鼓戏志》和《沔城风情》等书籍。

螃蟹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2)

螃蟹脸

大白块漫铺鼻梁呈六方棱形,以黑色套边画出螃蟹身形,连双眉勾螃蟹大夹,两旁各引出四条黑线作八条蟹足,近似脸上皱纹。白须中间设一绺小辫,内藏一 小棍,用牙一咬,小辫可以随意翘动。《柳林写状》中之老痞专用。老痞大白天怂恿一伙赌痞拦路强抢杨素珍,还以小辫戏弄万氏妈,横行霸道。

画眉脸

取为人们喜爱之画眉鸟的特征,眼睛上下各画一条白线,嘴上也用白线条,简洁突出,还伴以特别的发型,后颈上蓄一条长长的小辫子,在磨坊推磨时即以小辫作磨绳套在真实的磨杆上表演,别具风情。《打豆腐》中之黄德安,又《掐菜苔》中之张三,双眼上白粉笔一划,嘴抿着齐缝白粉笔一划,亦取画眉鸟之特征,简洁勾画出此类小丑人物角色机灵活跃、明快爽朗、惹人喜爱之性格特征。此外不加任何其它饰扮点染,名为“小画眉脸”。

白蛹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3)

白蛹脸

其眉毛、眼睛、鼻端、脸上皱纹都是用水粉以蛹形勾画而成。蛹属冬眠, 以突出其七十三岁老态龙钟。如《常相公卖妻》中之胡大兴。

水巴虫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4)

水巴虫脸

脸上勾画一条水巴虫子(俗话“水巴虫子变蜻蜓,飞起来害人”),上眼皮点两点白粉,意示雷标痣,必遭雷打。其发型定为丁弓鬓,斜插一支银簪,应俗话 “头上挽个丁弓簪,走尽天下无人管”,皆象征此人刁奸厉害,心狠手毒。如《朱氏割肝》中之崔氏大娘。

丑旦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5)

丑旦脸

净面粉底,黑墨勾画出一只眼皮往上翻,一只眼皮往下扯,歪嘴,满脸点黑麻子,丑陋难看。如《双别窑》中之杨姑娘。

摇旦净扮脸

从剧情和人物的心理性格同时协调戏中几个人物色彩而定。如《吴三保游春》中之王干妈、《送香茶》中之寡妇娘,为摇旦净扮。

三环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6)

三环脸

双眼和嘴皆用白粉重画一圈。意为眼、嘴均不能张开自如,既不便看也不便说,足够“苕”了。如《打哈》中之哈巴、《鹞子卖鞋》中之鹞子。

叶五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7)

叶五脸

《叶五过门》中之叶五专用。依“头上的癞痢堆成饼,脸上的麻子像粪坑”而造型,满脸白粉点天花,两鬓白粉厚堆成壳状,加上其人身躯佝偻、鸡胸、驼背、两腿弯曲,两手僵瘸的特殊造型,成为戏中独一无二的形象。

肉眼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8)

肉眼脸

《淘气闹馆》中之秦官保专用。画眉眼、小嘴巴,左耳画一只环子,额上画一只肉眼。在闹学时,沉香就是用砚击中此肉眼使其丧命的。

瞎子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9)

瞎子脸

眼瞠漫黑显示眼眶窝凹,下眼皮底下描一小白条,以突出眼球,太阳穴勾画黑方膏药形,嘴唇两边上边画成八字胡。表演时只把嘴一张,稍带微笑,盲人之特征尽展。如《王瞎子闹店》中之王先生。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10)

《王瞎子闹店》 王先生(左二)

花子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11)

花子脸

以淡黑漫涂满脸作底色,两眼四角点白点,鼻孔、两眼下各加一条白线,两嘴角亦点白点。布巾缠头,加上身披半块破扫脚,肩背一束齐草,双肩从耸,乞丐之造型逼真。如《熊子贵卖儿女》中之张仁。

和尚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12)

和尚脸

鼻梁涂以白圆块上加黑佛字,两眼上画一长白条示佛旁两条飘带,嘴巴上下左右各点一白点,象征四方施主给食,头戴峨嵋豆巾。如《吕蒙正赶斋》中之小尚。

歪嘴和尚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13)

歪嘴和尚脸

《韩湘子化斋》中之歪嘴和尚专用,眼上下画两条白线,双眼翻起,嘴形画歪,加之扮出鸡胸驼背,如其所唱“头又大,嘴又歪,一对眼皮翻转来,手又僵来脚又瘸,前后长出驼子来”,脸上还加点几颗小麻子。

赃官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14)

赃官脸

鼻梁上用黑墨连画两个古铜眼钱,并用白粉勾画连绕成一个女字形状。意喻此官眼中只有金钱和美女。如《婊子过关》中之守关老爷。

狗头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15)

狗头脸

以白粉在鼻梁及其周围勾画成一个狗头形状,嘴唇外画上几条黑须。意讽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的人是条看门狗。如《陈世美不认前妻》中之门官, 《大劈棺》中之苍头管家。

元宝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16)

元宝脸

鼻梁上画出一个倒挂的白元宝。讽其只会想钱,毫无真才实学。如《王小闹年》中之县太爷,此人审案时,命衙役打“犯人”三板半,衙役不会打半板,他下位亲自举起板子也无法打出半板。

三头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17)

三头脸

《游地府》中之判官,分别以两眼一嘴作为三张口,其上分别勾画出眉、眼:鼻、耳,成为相连的三个头面。上部并列二头,分别主管阴界(地狱)、 阳界(人间),下部一头位于鼻下,仰向天空,主管天界,含意三头共同审察三界善恶, 判断奖惩。

蛤蟆嘴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18)

蛤蟆嘴脸

《刘海砍樵》中之刘海,勾画嘴形成一只白色三脚的蛤蟆, 象征其人以后可胜擒蟾蜍之意。

蝙蝠脸

鼻梁上画一白桃形,上勾画一只黑蝙蝠。不戴帽头,旱网上系一条水纱。

意在其人善夜行劳作,性格善良而恢谐。如《海螺墩》中之李天方。

人妖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19)

人妖脸

《双同像》中之刘崇景,有人妖两像。人像鼻梁上勾画一白虱子,妖像鼻梁上勾画一白老鼠,均是一双鸳鸯八字杂色胡。前者刻意其人为赌博佬;后者刻意为白鼠精妖所变。

蝴蝶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20)

蝴蝶脸

鼻梁上勾画一白蝴蝶,刻意于此人是个好色之徒。如《熊子贵卖儿女》中之胡可仁。

刁徒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21)

刁徒脸

鼻梁上涂画圆角形豆腐块,块上勾出一支黑色绅根草。刻意于此人骗卖亲妹,刁奸圆滑成性。如《柳林写状》中之杨青。

阴阳先生脸

《择期》中之苟四爷,一双白眉毛,一只眼形勾画成红色,一只眼形勾画成黑色,刻意于太极阴阳先生之特征,加之用上一副以稻草编成的眼镜,构成被讽刺人物的特殊造型。

酒鬼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22)

酒鬼脸

眉毛眼睛涂画成细眯一缝,鼻梁勾画一倒着的酒杯,鼻尖涂红。刻意于细眉眯眼、酒糟鼻子,酒杯喝掉底的好酒贪杯之徒的形象。如《诊酒病》中之祝九。

先生脸

荆州花鼓戏四大腔调(全的荆州花鼓戏脸谱选例介绍)(23)

先生脸

丑角净扮,墨画八字胡,戴一副老式平光眼镜。但有众多扮演者为了运用眼神表演,不戴真眼镜,亦用墨勾画眼镜,造型及喜剧色彩更浓。如《讨学钱》中之张先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