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

一棵树走到我的身边,一棵树也在等待月亮。——张枣《夜》

设计师应当是诗人,在时间的斟酌下,将建筑蜕变为带有回响的诗篇。当苫也与蜚声同频,将建筑落于山林之中时,吟诵的乐声里便多了生命的韵律与感佩。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1)

雾霭氤氲,暮云叆叇,空间在叶落花开中低语,在日夜更替中生长。它随着人与景致的加入,逐渐变化了模样。人也在微妙的空间情绪中发生了变化,静默间变成了一棵树,一棵等待月亮的树。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2)

-

一:林中剪影

-

山是用石头和河流说话,

海洋用砂砾与海岸说话,

祖先用神话跟子孙沟通,

自己用梦跟自己对话。

——甘耀明《邦查女孩》

山是静默的,无言间却又藏着惊喜。入山开始,脚踏在石与泥混合而成的原始土地之上,从脚心弥漫而来的酥麻感,将浮躁的灵魂安抚。于是在思绪逐渐清明中,才发现关于到访者的惊喜,正在开启。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3)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4)

图片来源:曾瑜松

计成在《园冶》中点出,“园地惟山林最胜”。山林地势多样,有高有凹,有曲有深,在此处建成的房子,便自成天然之趣。蜚声依据地势的起伏,设计六栋建筑将最佳处围合,打造一片天然的林间栖所。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5)

入目满是轻灵流动的绿意,为了避免打乱自然的调性,于是选用了传统的白墙黛瓦,将林间居所低调融入。几何线条描摹着理性思维,却在岭南山林的人文意境中变得感性起来。光影投射下的平行线,随着林海摇曳在空间中沉浮,明暗交替着拨动琴弦,于平实中寓深情之致,空间的艺术维度于此间尽然丰裕。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6)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7)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8)

-

二:眼前花

-

你笑着说这不是松

管它是什么深远的黑透明的蓝

一点点淡青一片片银白

还有那幽幽的绿映照着映照着

林中的你在你的林中

——《山月(一)》席慕容

中国文化的含蓄使得入户之门,也将将藏在一条蜿蜒的山道之后。推门而入,功能分区便在动线的分化指引下豁然开朗。不规则的装置长廊强势抢占了人的第一道目光,在一众谦虚而低调的配置中展现着自己的个性。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9)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10)

图片来源:曾瑜松

穿廊而过,微光在线条与缝隙间随意穿梭,色彩交替中投下一片影绰。松鸣鸟语间,交叠的建筑群缓缓流入视线,山林草木间就此生发开来不一样的雅致趣味。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11)

山间建筑的外在有着平和的松弛感,无意于强调艺术的笔法,将设计的亮点谦让给室内。接待空间由正中的门一分为二,应承不同人的需求。隐去的功能区的边界,由室内领域自成的不同气质所承担,触不到,却足够分明。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12)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13)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14)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15)

清幽烛火,素手烹茶,卷帘轻掩细雨,氤氲的是一个“雅”字。而另一侧的下午茶休息区,则匹配了充满文艺感的雕塑与家具,给予更放松的度假氛围。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16)

图片来源:曾瑜松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17)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18)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19)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20)

古典衔接着现代,光影在不同物件上轻柔拂过,为空间赋予了一种侘寂的时间感,一种不同于别处的情境体验。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21)

图片来源:曾瑜松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22)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23)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24)

餐厅独占一栋,微几何的墙体如白练当空,舒展间将两端的建筑体块相连,绵延的大片留白,展现出一种平静的张力。其下的空间全部弱化,只留一池春水,一株松木。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25)

图片来源:曾瑜松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26)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27)

室外提供艺术想象,而室内则倾向于回归日常。基本的布置模式满足食客的多种需求,方形镂空的墙体半虚半实地划分着专人领地。墙体间跳跃的光影增加了空间的通透性,也赋予了一分轻盈的休闲感。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28)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29)

“希声听者难,至味乃可寻”,在日夜更迭中,品人生百态,何不是生活的一种浪漫。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30)

-

叶子已拿定绿色的主意

让花朵放心

去做那些万紫千红的事

——海桑《叶子已拿定绿色的主意》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31)

借一缕阳光,山中便多了一抹灿然的暖意。在上下往返间竖立的巨大墙体,将整体空间解构,光明与黑暗割半而分,却又被圆窗引入的天光修补而合。油画般浓郁的色彩生发出斑驳的层次感,在空间内自由伸展,最终复融于梯形窗景明媚的日光中。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32)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33)

生于此地,归于此方。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34)

掩于门扉后的空间,在归家人到来时悄悄苏醒。石、木是客厅的主材,与枝枝绿意一同,呼应着山林的气质,低调简素却又生机勃发。白色棉凳、布艺沙发、中古木椅沿着动线齐整分布,在光线的明暗流动中氤氲出独有的肌理质感。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35)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36)

山间幽阳踏过庭院落入室内,在墙柜、布艺上晕染着玲珑光影。室外青绿顺着清风借势流入,与室内空间萦绕相融,三笔两画,同描一幅动态变化着的四季光景。

山林之间,闲行徜徉,空间在时间的浸润之下,给予到访者温柔守候。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37)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38)

图片来源:曾瑜松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39)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40)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41)

青琅泳池庭院套房

被山拥入怀中时,便知千峦环翠,万壑流青。岭南的气候养育了山的气韵,居此间,择床榻或是沙发坐下,对望间便感知了“澄心味象,心纳万物”的精神状态。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42)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43)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44)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45)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46)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47)

青琅露台大床房

室内规划随着空间的转移,产生了动态的变化。原本平铺的天花在此处向上抬升,将柱体的原始形态自然袒露。穿插于线条之中,构筑出不规则的几何美感。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48)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49)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50)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51)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52)

荔雪山景大床房

木色的主色调是森林的延续,铺排中与山的本体链接,便由此获得了山林慷慨的滋养。集中于精神的疗愈,外物的搭配选择便更为克制。屋内陈设不多,简单质朴,却又细致而考究。石材敦厚,木材温润,在恰到好处地展现着设计美学的同时,予以朴素的生活哲学。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53)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54)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55)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56)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57)

青琅海景大床房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58)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59)

图片来源:曾瑜松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60)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61)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62)

青琅泳池庭院套房

山间逸境的宽广,给了设计师更多一点的任性。独占一片空地,从满山遍野的绿意,跳入另一片绿。方圆的拼接,打破泳池的固定形态,将设计的趣味性外化。

身在水中,不觉水流,就如时光一样。我们在其间安静浮沉,亦或是力争上游,各有各的心之所向。值得庆幸的是,生活并不只存在一种选择,依心而定,总有所达。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63)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64)

图片来源:曾瑜松

随流水而行,动线止步于山林晚宴的温柔迷离。烛光荧荧,繁星点点,美酒佳肴,舒心惬意。在花香树影、水月朦胧的世界里,品一杯文火温热的月光,安心坠入一个期盼已久的美梦。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65)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66)

图片来源:曾瑜松

-

三:心里事

-

我要从山上带给你快乐的花朵

带给你风铃草,黑榛实

和一篮子野生的吻

——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北纬22°的深圳,拥有蜿蜒美丽的海岸线。自由浪漫是这里的生活主调,但也因物质生活的追求,而忽视了静谧宁和的人文氛围的营造。因此,寻觅一处山林得以避世栖居、沉淀自己,属实难得。这也是苫也继【未名海】之后,选择在此处落下【不若林】的原因。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67)

蜚声意会着苫也的想法,不断调试着设计的层次与维度。自然环境是本次设计的第一秩序,实现了空间与外在的同频呼吸,设计的基调才能算完成。山林的广阔给予美学艺术、功能叠加等更多的可能性,于是在自然的依存间,抽象的思绪蕴含着无声的诗意,衍化出了具象的物质存在——满足多种体验的山间居所。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68)

图片来源:曾瑜松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69)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70)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71)

在尘嚣尽染之后,到林中,重新找回自己心里的那首诗。

我不想再听人说什么了,我想听听松树和风说了什么。——巴哑哑《词的练习》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72)

不到天明未肯休全诗(苫也不若林山间自成诗)(73)

-

项目名称:苫也·不若林

项目地点:中国 深圳

建筑/景观/室内/陈设:蜚声设计

主案设计:文志刚、李诗琪

设计团队:姚尧梦越、向维方、黄楠、李嘉豪、唐鹏山、王晶晶

软装团队:王晨曦、胡建美、苗慧

设计面积:5000㎡

项目文案:陈芊

项目摄影:欧阳云-隐象建筑摄影

项目甲方:深圳市苫也文旅发展有限公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