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稻秧苗管理技术(麦茬稻机插秧栽培产量高不高)

麦稻连作在淮河流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轮作栽培制度。机插秧与传统的人工插秧相比,机插秧的特点:一是秧苗弹性小,秧田期缩短;如果农户在使用机插秧的同时采用人工插秧,为了保证 2 种插秧方法的水稻同时收获,应该选择生育时间短 5-10天的高产稳产品种。二是由于机插秧育苗的播种密度较大,为防止秧苗受到环境影响,其秧苗多为以主径为主的基本苗,所以机插秧的水稻具有中期分蘖量大且集中、高峰苗猛等特点。三是机插秧苗还具有前期生长量小、中期生长量大等特点。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希望能帮农民增产增收。

一季稻秧苗管理技术(麦茬稻机插秧栽培产量高不高)(1)

育秧前准备

1、是在营养土配制方面,应该选择稻田土、菜园土等, 并在育秧前30天对其进行深翻整地,为提高土壤肥力,可以结合深翻施入45%三元复合肥 50公斤/亩。为了保证秧田田面平整、无大块土壤,深翻后使用旋耕机对秧田连续旋耕 2- 3 遍,旋耕深度应控制在10cm 左右,在晴天对秧田进行堆制,并使用薄膜对秧田进行覆盖;在育秧前15天对苗床土进行培肥,如果不进行培肥,也可以在秧苗生长时进行追肥; 在营养土数量准备方面,需要准备营养土100 公斤/亩, 并另外准备该种素土20公斤/亩 。

2、是在苗床整理方面,应该选择在排灌良好、方便管理以及运输方便的地方作为秧田,按照秧田与大田1∶100 的比例准备秧田;在播种前10天进行耙地,并进行开沟做畦,做到畦面平整、沉实,应做成畦面宽1.4m、畦沟深15cm、畦沟宽 25cm的畦。为方便机插秧,应该提前准备适量的软盘,软盘的规格应为58cm×28cm的专用软 盘,不同品种的水稻应该准备不同数量的软盘,杂交水稻需准备18-20张/亩,糯稻、粳稻需准备20-25张/亩 。

一季稻秧苗管理技术(麦茬稻机插秧栽培产量高不高)(2)

适时播种

水稻播种的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小麦收获时间以及 水稻秧龄等因素进行确定,加上机插秧要求秧龄为18-20天,所以一般麦茬稻的播种时间在5月中下旬。如果机插面积较大,可以进行分期播种,防止水稻在移栽时出现超龄等情况。

在播种前应该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内容主要包括选种和预处理。在选种方面,为提高水稻产量,水稻品种的选择应该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在种子预处理方面,在播种前应该对其进行选种、晒种等工作, 并使用强氯精对稻种进行消毒催芽,并使用35%丁硫克百威干粉拌种剂拌种,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麦茬稻在播种时温度较高,此时水稻出芽较快,为防止其他不良因素影响水稻出芽和正常生长,可将苗床的相对 湿度控制在80%以上。如遇阴雨天气,应该及时进行排水工 作,防止秧床积水过多,影响水稻出芽和生长。水稻在不同时间对秧田内水分含量要求不同,在秧苗三叶期之前,可进行先湿后干操作,保持盘土湿润即可;在进行移栽前对秧田进行控水,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同时根据秧苗生长情况,及时施用断奶肥和送嫁肥等,保证地块肥力充足。

因为机插秧对秧苗要求较高,但是秧苗播种季节气温较高,加上雨水偏多,秧苗生长速度较快,为防止秧苗生长较快,影响后期机插秧,可使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秧苗进行控旺促壮,防止秧苗生长过快。秧苗连续阴雨天气中容易暴发苗瘟,影响秧苗质量,因此在连续阴雨天气 可使用40%稻瘟灵对秧苗进行喷施,预防苗瘟的发生。

整地与机械插秧

一季稻秧苗管理技术(麦茬稻机插秧栽培产量高不高)(3)

适时防治病虫害

病害“防重于治”,虫害“达标药治”。在注重农业防治的 基础上“一保一宽三严”,即注意保护害虫天敌;适当放宽防治标准,不滥施农药;严格农药种类、施药时间及用药数量, 同时注意轮换用药,以延缓抗药性产生。

云众地服务宗旨:一个有态度、专注农业种植技术的农业自媒体,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若有不足之处,望朋友们发表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