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三个少女的爱情悲剧(永留在白塔里的爱恋)

沈从文先生曾说过,这世界上不乏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而他的平生所愿不过建造一座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可再是精心呵护的小庙也受不了尘世磋磨迟早面临坍塌损毁。故而边城里翠翠欢喜纯粹的爱恋在磋磨里最终也落得曲终人散的结局。

边城三个少女的爱情悲剧(永留在白塔里的爱恋)(1)

这场悲剧的源头自是人们倾尽全力也难以逃脱的命运摆弄,即使是桃花源般美好的地方也会受到俗世污染,人性本初的纯白不可避免地染上悲伤和痛苦的阴霾。

先生希望用边城唤起人们对淳朴人性的回归,可连他自己都感受到了有心无力的哀伤。所以最后翠翠对心上人是否会归来的发问,亦是饱含先生对人性回归的期盼与怀疑。

一、白色小塔里供奉着最纯粹的人性是以翠翠能遇到最纯美的爱

1.远离尘嚣的地方滋养出最纯粹的人性

边城并不仅仅是一个沈从文先生塑造出来的干净自然的边陲小镇。更是他对自己的故乡湘西凤凰县的思念以及对逝去的淳朴民风的缅怀凝结出的产物。那里远离尘嚣自然而淳朴,最是能滋养纯良自然的人性。

安静的白塔,欢脱的黄狗,青山绿水船来船往之间,一个仿佛雌兽般的小女孩无拘无束地长大。恣意而没有烦恼忧愁的成长环境给了翠翠一双清澈的眼眸和简单直率的性情。跟着自己唯一的亲人,那个垂垂老矣的老船夫爷爷日日撑船摆渡,从不觉得厌烦。

边城三个少女的爱情悲剧(永留在白塔里的爱恋)(2)

在那个与桃花源无限接近的边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始终保留一份真挚而单纯。人们仿佛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虽然也有银钱生意的纠葛,但谦卑尊重与传统充斥在人们的迎来送往里。即使是从事世俗看来无比肮脏行业的女子,她们与水手间也常常真情流露不计银钱。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是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更是他记忆里真实存在过的纯良之地,他期待在这里重遇淳朴的民风与单纯的情愫,所以翠翠与那两个男孩便在这里相遇了。

2.使得正当好年龄的人们相遇

清贫灵动的翠翠与船总顺顺家的两个男孩相遇后,最开始并没有那么多的事故与阶层的隔阂。他们依从着自己的本心陷入了一场难以抵抗的爱恋中。睡在白塔里的翠翠被动人的歌声撩动心弦,不用多余的话语,她便坠入了爱河。

这便是先生向往的单纯美好的情愫,没有世俗的物欲横流,人们依从自己本心的喜好相遇相知。两个感情甚笃的兄弟爱恋上同一个女子,虽然为这段爱恋带来苦涩的滋味,但两个人之间依旧谦和友爱,都希望用自己最真诚的心意打动自己心爱的女子,没有任何算计与功利。

只有在这样一片淳朴自然的水土上才会发生如此纯美的故事。如此单纯的爱恋情愫原本就是先生耳濡目染的旧日光景,所以后来的他也用尽全力爱上了一个正当好年龄的姑娘。

边城三个少女的爱情悲剧(永留在白塔里的爱恋)(3)

世人都感慨先生痴情,可在先生眼里不过寻常。因此他想用边城唤起人们对纯真的美好回忆,期盼着世人能重回那样美好的纯真年代。

二、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但依旧会在磋磨里后天失去

1.爱是本能与劫数无人能控制和摆脱

先生认为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就藏在每个人的心底,不用刻意更无需努力。所以长到十五岁的翠翠无忧无虑,身边并没有情爱的耳濡目染,却只是看了一眼出嫁的新娘,她内心对爱的渴望就那样涌现了出来。她不爱大老,一开始不爱就永远不会爱上,对二老却是无可自拔地一见钟情。

即使顺顺家的埋怨与二老的误解间接导致了爷爷的抑郁而终,她依旧在梦里对他的歌声魂牵梦萦。而二老虽然有着碾坊的安定诱惑,却始终放不下对那个灵动撑船女子的心动。即使父亲包括自己都将哥哥的意外或多或少归结到翠翠以及她爷爷的身上。

但他依旧骗不过自己的心思,内心的爱只对翠翠有着本能的反应。先生笔下的翠翠并不是世俗认可的白皙温柔的美人而是拥有雌兽般的灵气与活力的。先生并不认可对样貌与爱的刻意雕琢,最纯的美与爱就是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朴实。

边城三个少女的爱情悲剧(永留在白塔里的爱恋)(4)

2.爱会在时光磋磨里变质

翠翠与二老的爱最开始没有一丝杂质,完全是源自内心爱的本能呼唤。可是他们的爱隔着那样多的人与事,哥哥、父亲、爷爷还有虚无缥缈却蛊惑人心的前程与安定。因为种种阻碍他们的爱永远留在了白塔里,少女的梦里以及那个表面镇定内心却无比慌张的少年心里。

即使两个人小心翼翼呵护下,那份爱也最终在重重阻碍里逐渐变质掉。或许当人们期待事物永恒的时候,就注定万事万物必定有一个期限。当孤苦的翠翠可以平静地接受爷爷的逝去以及思考那个心爱人是否会归来时,他们注定回不去了。

如同二老用一次次远行来消磨自身的爱意一般,翠翠也在无情时光磋磨里将刻骨的思绪一点点磨平。他们逝去了最初魂牵梦萦里的热烈,一点点冷却,继而再无人问津那个通往缱绻爱恋的渡口。如同再也无法寻找到桃花源入口一般,并不是入口隐秘,而是人们失去了最开始的本心。

边城三个少女的爱情悲剧(永留在白塔里的爱恋)(5)

三、为何翠翠最纯美的爱恋之歌最后曲终人散

1.这是一份走不出白塔的爱恋

翠翠与二老的爱恋并没有开花结果,早早地被俗世的霜雪吹落。如果,翠翠与二老最初能顺利地走到一起,就能保持住那份最纯美的爱直到最后?其实不然,两个人之间的差距以及情感纠葛都逃不脱俗世的加害,他们的结局又能与翠翠的父母差多少。

在淳朴人性不断被消磨的世间,那些流言蜚语与猜忌带给翠翠爷爷的伤害,便是那个俗世威力的冰山一角。即使翠翠最终嫁入了顺顺家那些猜忌与裂痕也不会被修复。那个雷雨之夜,翠翠的爷爷忧愁伤心的是翠翠根本走不出白塔。

因为白塔之外的边城之地已经逐渐丧失本心的纯良,他看到顺顺家对自己恶意的揣度与言不由衷,那是曾经淳朴的边城不会有的迂回与假意。可又有谁能真心留在这里撑船度日不受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了?人性的纯美固然吸引世人的目光,可现世的迷人诱惑确实难以抵抗。

这是人性的矛盾与悲情所在,而解脱的方法便是永不回望。先生用一生颠沛流离的经历给出了答案,他所信仰的事物也曾令自己伤痕累累。但他本人始终坚韧不屈,如边城那条河一般既温柔亦倔强。既然选择守护那座白塔他便义无反顾直到最后。

边城三个少女的爱情悲剧(永留在白塔里的爱恋)(6)

2.正因为有情才会为情所伤

最纯美的爱恋自然是人人向往的,可是世间之情并不止于爱恋。亲情、友情等都是人们无法割舍的存在。因为翠翠的心里满是充沛的爱,她才会如同自己的母亲一般义无反顾地爱上二老。可同样的她们也都受到亲情的羁绊,母亲舍不得丢下老父亲继而失去了爱人和自己的爱恋并郁郁而终。

翠翠无法抛下自己的爷爷更无法忍受爷爷遭受的猜忌与误会,选择不主动寻找心上人固守白塔。而二老虽然对翠翠满心满意,却不得不顾及哥哥的感受,父亲的为难。在家庭亲情的拉扯里,他刺痛了翠翠的爷爷,翠翠还有他自己。在边城的悲剧里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正是有情人才注定为情所困。这或许便是人性的可贵之处亦是可悲之处,人的本心教会我们走向自己渴望的未来,但生命里有太多琐碎的情愫难以割舍,规矩与法则像看不到的线将人们束缚和禁锢。

边城三个少女的爱情悲剧(永留在白塔里的爱恋)(7)

3.故事里的人终究面目全非

世间的悲剧大抵分三种:第一种因为极恶之人造就极其恶劣的影响而产生,第二种是由于极其悲壮的偶然事件促成的,这两种都太过刻意与偶然。只有第三种才是最为刻骨铭心的,那就是整个事件里并没有特定的恶人与惨烈的事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平淡生活里的普通人,谈不上恶,甚至有些善良。

但却在恪守规矩重情重义里伤痕累累面目全非。这就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人世体悟。翠翠与二老的爱恋悲剧便是第三种悲剧。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刻意去破坏,带着各自美好的期盼却最终促成了一场悲剧。

在白塔里将往昔一幕幕回望的少女再不会拥有清澈见底的眸子,因为那里有太多她想藏起来的哀伤。而二老也在自责与猜忌里变得胆怯与刻薄起来。即使在爷爷死后,所有人都在想方设法去修复种种裂痕终究都是徒劳。

过去的人们喜欢将感情与事物进行缝缝补补,绝不轻言丢弃,被如今见惯坏了即丢的人视作长情,其实不然,破镜难重圆,覆水亦难收。

边城三个少女的爱情悲剧(永留在白塔里的爱恋)(8)

无论是缓慢的流淌还是飞速消逝的节奏,本心受损根本难以修复,看似不流血的伤口亦藏满伤痛,终究都是面目全非的结局。所以沈从文先生想要建造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塔,因为人性实在太过脆弱容易受损。

四、总结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上人皆贪恋永恒以及对物欲的纠缠,不免身陷红尘无法自拔。所以沈从文先生将最纯的人性锁在白塔里,封印在翠翠的心里。希望层层保护让翠翠免受世间幻象的诱惑和折磨。

可她抵抗不了爱本能的呼唤,最终跌入爱恋的甜蜜陷阱在红尘俗世纠葛里逐渐面目全非。即使损毁的白塔被重新修缮,那些情感的裂痕与悲伤回忆也不会被拂去。就算那个人明天便回来,那份最纯的爱也已经随着时光逝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